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师说 一文中运用了下列三个对比,试分别说明它们对本文论说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4:35:54
师说 一文中运用了下列三个对比,试分别说明它们对本文论说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1.童子之学 和 达道之学.2.巫医药师百工之人 和 士大夫之族 3.古时圣人言行 和 今之众人
师说 一文中运用了下列三个对比,试分别说明它们对本文论说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