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及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5:07:37
急急急
解题思路: 你问的是景物描写举例及作用,刚才给你的解答,因为你问的不清楚,可能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在这里一并帮你解决。你问的作用其实就是表达效果,你在详解那里看清楚。
解题过程:
高考阅读主要指古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自科文、社科文),诗歌和文学作品。而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时常会遇到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一、景物描写题型的提问方式
1 文章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者写“××事物(情)”,为何要从“××景物”写起?
3 在景物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受?
4 指出该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写景的手法及效果
(1)细描与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2 景物描写的角度
(1)颜色:暖色调代表喜悦、积极,冷色调代表忧郁、迷茫。例如,同是写荷花的,《荷花淀》中写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而《荷塘月色》中写到“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线条:单调、杂乱的线条给人以阴冷、凄凉之感,表现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柔和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作者的闲适和向往。例如,《药》中“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3)音韵:《荷花淀》中写“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一个“挺”字,读起来给人以豪壮,喜悦之感,而在《荷塘月色》中,韵就没有这么豪爽率直了。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舌音较多,发音不畅,读起来给人以阻塞之感,含蓄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 景物(场景)修饰、营造的对象
(1)人: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情感、身份……
(2)物:物具有的特点。
(3)环境(场面):环境的特点,如喧闹,宁静……
4,基本概念:铺垫、对比、反衬、渲染、烘托、呼应、蓄势……
三、景物(场景)描写的常见作用
1 渲染(衬托)气氛(宁静、秀美、阴冷、荒凉、喧闹、明快……)。
2 烘托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心理、情感、身份、预示命运……)。
3 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奠定基调,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铺垫,前后文对比,前后呼应,为文章蓄势,是全文的线索,交代背景、时间、地点……)。
四、答题思路
1 贴近段落,分析景物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指出描写了什么景物(人、物、景)。
(2)指出描写的角度:形、声、色等。
(3)指出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白描与细描的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4)指出景物具有的特征
如,2007年湖北题《日月行色》问:“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案:傍晚时分流水通澈浅亮,夕阳衔山,晚烟萦树,环境宁静,人物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傍晚的沙滩上。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问:“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答案: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出景,远近高低结合。
2 联系上下文,把握景物和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形象(作者或所描写的主人公的情感、心理、性格……)。
(1)指出描写的对象。
(2)指出景物对所描写对象产生的效果。
(3)“景、物、人合一”进行分析。
如,2006年湖北题《从阿尔卑斯山归来》问:“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
思路分析:将文中羊群之间,羊群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3 统读全文,指出景物描写在文章形式、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如,2008年四川题《我爱水》问:“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由什刹海四季景物特点可知。
答案:①表现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指出第5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作用是: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总之,在做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时,应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语文阅读知识,综合各种素养,巧妙运用解题方法,争取在高考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中取得高分。
解题过程:
高考阅读主要指古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自科文、社科文),诗歌和文学作品。而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时常会遇到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分析。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一、景物描写题型的提问方式
1 文章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者写“××事物(情)”,为何要从“××景物”写起?
3 在景物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受?
4 指出该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 写景的手法及效果
(1)细描与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2 景物描写的角度
(1)颜色:暖色调代表喜悦、积极,冷色调代表忧郁、迷茫。例如,同是写荷花的,《荷花淀》中写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而《荷塘月色》中写到“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线条:单调、杂乱的线条给人以阴冷、凄凉之感,表现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柔和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作者的闲适和向往。例如,《药》中“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3)音韵:《荷花淀》中写“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一个“挺”字,读起来给人以豪壮,喜悦之感,而在《荷塘月色》中,韵就没有这么豪爽率直了。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舌音较多,发音不畅,读起来给人以阻塞之感,含蓄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 景物(场景)修饰、营造的对象
(1)人: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情感、身份……
(2)物:物具有的特点。
(3)环境(场面):环境的特点,如喧闹,宁静……
4,基本概念:铺垫、对比、反衬、渲染、烘托、呼应、蓄势……
三、景物(场景)描写的常见作用
1 渲染(衬托)气氛(宁静、秀美、阴冷、荒凉、喧闹、明快……)。
2 烘托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心理、情感、身份、预示命运……)。
3 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奠定基调,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铺垫,前后文对比,前后呼应,为文章蓄势,是全文的线索,交代背景、时间、地点……)。
四、答题思路
1 贴近段落,分析景物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指出描写了什么景物(人、物、景)。
(2)指出描写的角度:形、声、色等。
(3)指出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白描与细描的结合、由远及近(由近及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4)指出景物具有的特征
如,2007年湖北题《日月行色》问:“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案:傍晚时分流水通澈浅亮,夕阳衔山,晚烟萦树,环境宁静,人物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傍晚的沙滩上。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问:“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答案: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出景,远近高低结合。
2 联系上下文,把握景物和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形象(作者或所描写的主人公的情感、心理、性格……)。
(1)指出描写的对象。
(2)指出景物对所描写对象产生的效果。
(3)“景、物、人合一”进行分析。
如,2006年湖北题《从阿尔卑斯山归来》问:“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
思路分析:将文中羊群之间,羊群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3 统读全文,指出景物描写在文章形式、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如,2008年四川题《我爱水》问:“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由什刹海四季景物特点可知。
答案:①表现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再如2008年浙江题《乌米》:“指出第5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作用是: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总之,在做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时,应调动各种感官,运用语文阅读知识,综合各种素养,巧妙运用解题方法,争取在高考现代文阅读景物描写题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