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西线无战事是什么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6:34:48
西线无战事是什么文章
西线无战事是什么文章
战争小说,反战内容
西线无战事

作 者: (德)雷马克 著,李清华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 字 数: 173000 页 数: 197 开 本: 32 I S B N : 9787544703291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小说 >> 军事 定价:18.00
内容简介
(德文原名:Im Westen nichts Neues 英文原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发表于1929年,以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名字发表在《福斯报》(中间名“玛利亚”用以纪念其母亲),翌年单行本出版,共分十二章.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现代著名作家,后加入美国籍.《西线无战事》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也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 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 月,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老师是一个好战分子,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去当步兵.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来到战场,我们一起来的有4 名同学,其他三个人是喜欢深思的克罗普,在炮火中还苦苦背诵物理定律的米勒,对女人兴致颇高的勒尔,那年我们都是19岁,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4 个人,有我们的“首领”、坚强机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乡与爱妻的农夫德特林,身体高大的挖煤工夫韦斯特胡斯以及食欲惊人的钳工恰登. 我们8 人虽都来到战场,但是不论是谁,都不清楚我们为什么出来打仗.初入战场,进入火线,参加战役时我们带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情同兄弟. 进入军营,我们首先受了10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10年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纽扣要比4 卷叔本华的著作更为重要.我们先是惊讶,接着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承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练. 就这样,我们这群抱着爱国热心的年轻人,怀着对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门,经过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然而一到前线,我们原先对人生乃至战争的理想以及那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全都破灭了. 在前线,我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们肮脏得自己都难以忍受,浑身虱子而且不时饥寒交迫;听到的是枪炮声与轰炸声,要不就是牺牲的人在临终前的惨叫声;看到的是硝烟弥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体.前线是一个神秘的漩涡……我总觉得那涡流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地、无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进去.我不住的为濒临死亡、走向天国的战友默默地祷告,但每次祷告都被现实彻底击碎,我在战场上变得有些唠唠叨叨,在看到一个人的死亡之后,我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亲眼看见他死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在临近敌人时,我们就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我们不是进行战斗,而是为了免遭毁灭在保卫自己.在爆炸的冲浪中,我们充满残暴,使我们变成拦路抢劫者,变成凶手,变成我们所知道的恶鬼.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们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还有士兵,赶到急救站时,人们发现他的肠子被堆放在他交叠起来的手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战争是这样残酷无情,而且,在前线,战场犹如一个笼子,没有谁能解救自己,士兵们不得不在里面担惊受怕地等待着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穿梭的炮弹的网络下,生活在茫然难知的思念之中,偶然性在我们头顶上徘徊,被炸死或能活着,都出于偶然. 这时,只有大地是士兵唯一的亲人.大地对于谁都没有像对于士兵那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士兵长久地、有力地紧贴着大地的时候,当士兵怕被炮火轰死,把脸和四肢深深地埋在大地的怀里的时候,大地就是士兵唯一的朋友,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母亲.可是,有时大地往往是永远地把他抓住了. 有谁能活着从大地上爬起来,他就是一个幸运儿,但也有活着却不能自己站起来的,于是他们就被关进了另一个没有枪炮声的战场--军医院.那里的情况也是一样糟糕,经常没有好医生和护士,伤员太多而人手太少,更缺乏医疗器具及必要的药品.这里,同样充满了疼痛、呻吟和恐惧,有的伤员没有在战场却在这里咽了气,有的没有断气,就被送进了"死屋",孤零零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伙伴们一个又一人地离去了,有的死在战场,有的死在医院.我也受过伤,痊愈后又回到前线.在一次战役中,我把我最好的朋友、受伤的卡特费尽力气从战场背到急救站,但是卫生员却告诉我说:“你本来可以不必这样费事的.”原来卡特在我背上的时候已经中弹死去了. 这样,除了恰登,我是班上其他7 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了.我终于等来了停战,对于战争毫无好感的我想着回到故乡重新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禁不住发出感叹:“要是现在回去,那我们将会厌倦、崩塌、耗竭,没有根底,也没有希望.我们将会再也找不到我们的道路.”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处,一无所知.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个职业.我们对于人生的知识仅只限于死亡.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一代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战争会被忘掉.而下一代将把我们看作是多余的人,把我们推到一边去.而我们自己,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918年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