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永动机分多少类?各是什么?为什么不可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22:00:27
永动机分多少类?各是什么?为什么不可能?
如果答得好,我会提高悬赏分再采纳.
永动机分多少类?各是什么?为什么不可能?
永动机的神话

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
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生,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右图中所画的位置上.
从哥特时代起,这类设计方案越来越多.17世纪和18世纪时期,人们又提出过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有采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轮子的惯性、水的浮力或毛细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极之间排斥作用的.宫廷里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图以这种虚幻的发明来挣钱的方案设计师.有学识的和无学识的人都相信永动机是可能的.这一任务像海市蜃楼一样吸引着研究者们,但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无一例外的以失败告终.他们长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转,创造不出任何成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机器对外界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机器是无法做功的.这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斯台文、惠更斯等都开始认识到了用力学方法不可能制成永动机.
19世纪中叶,一系列科学工作者为正确认识热功能转化和其它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久后伟大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发现了.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能量守恒的转化定律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更精确、更丰富的科学基础.有力地打击了那些认为物质运动可以随意创造和消灭的唯心主义观点,它使永动机幻梦被彻底的打破了.
在制造第一类永动机的一切尝试失败之后,一些人又梦想着制造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比如,这种热机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机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如左图所示:
然而,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了一条新的普遍原理:物质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这样,第二类永动机的想法也破产了.
永动机的想法在人类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这个神话的被驳倒,不仅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科学,也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永动机违背了物理原理,是不可能建成的.
在科学界一般把永动机分成两类:第一类永动机声称一旦让其运转起来,就不再需要继续提供能量,而能自动不断地做功.这类永动机自古以来就有人设计过,我们所听说的永动机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它实际上是认为能量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这条定律上过中学物理课的人都知道,所以其漏洞很容易被识破.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此不死心.从中国专利信息网可以检索到1985年以来有超过50件“永动机”的申请,像“重力曲柄永动机”、“坡道及重力能永动车运动系统”、“浮重永动机”、“利用过渡永磁体和运行永磁体制成的永动机”等等,都是其变种.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它也给机器提供能量,只不过是从单一和均匀的热源(例如海洋、大气层)吸取能量.这一类永动机在设计循环过程时,都要让热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或让热能百分之百转化成机械能.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方式,其中比较通俗的一种是:自然界中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没有学过大学物理的人不了解热力学定律,因此第二类永动机不容易识破,比较有欺骗性.第一台这样的永动机是1881年约翰·嘎姆吉(John Gamgee)为美国海军设计的“零发动机”,设想让汽缸内的液氨从海水中吸收热量汽化产生蒸气推动活塞,氨蒸气冷却后又凝结成液氨,如此循环往复.这台机器从未能完成一个循环(因为氨蒸气不可能自动冷却到凝结成液体),但是嘎姆吉还是设法把它卖给了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部长还拿去展示给美国总统看.
有的永动机表面上不违背热力学定律,然而它所利用的能源,却是科学界认为不存在的某种神秘能源,事实上还是要让能量无中生有,属于第一类永动机.梁星人的“宇宙引力能永动机”就属于这一种情形,其“永动原理”号称不仅推翻了“西方科学权威作茧自缚的所谓能量守恒定律”,而且利用了“引力线束”:“即将永恒使地球永动的‘加速引力’,通过电脑,扭曲其引力线束,用在任意粒子上,使之自然作圆周式循环加速永动——这就是‘永动机’的永动原理.”这“加速引力”、“引力线束”都是什么意思,除了梁星人,无人知晓,而能够扭曲引力的“电脑”,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制造出来.梁星人其实是把他觉得很神秘、很“科学”而不知什么意思的术语——“引力”、“粒子”、“电脑”——糅合在一起,捏造出了一句不知所云的话蒙人而已.
自古至今,声称自己发明了永动机的人,无非是两种人:那些只是在嘴上、纸上宣布自己设计出了永动机的人,可能是由于无知(不知道物理学定律)或偏执(认定物理学定律不成立)的可怜的空想家,当然也可能是骗子.而那些已制造出了永动机,到处推销的人,则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的骗子.在历史上,有的这类骗子相当成功,骗取了大量的投资.即使后来被发现他们展示的永动机其实暗藏着能量供应,他们也能轻易找到借口而逃脱.常用的借口是受到科技界的迫害,或以宗教为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