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秋节月亮照得地面特别明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3 15:58:36
为什么中秋节月亮照得地面特别明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皎皎明月,真对故乡情有独钟么?从科学上是不然的.月球距离地球38万千米,地球1.2万千米的直径,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
这不,白居易还有一句诗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倘若各地看到的月亮阴晴众壑殊,怎能引起五地亲人的思乡之情呢?
落花无意,人却有情.到了中秋时节,月犹如此,不同的,只是人的心情.
一定要说自然的原因,或许也有些,秋高气爽的季节,晴天会比平日多些,空气会比平日透彻些.
再问: http://wenku.baidu.com/view/8e000503bb68a98270fefa03.html 月光有季节变化,秋分、春分前后地球照射到的月光最多,秋分前后的中秋节地面照射到的月光最多,你想想对不对啊?
再答: 这篇文库是楼主自己的大作吧?很明显,属于民科。对这个词我没有什么负面看法,不过这个问题,只想就事论事,不想上升到和民科的争论。 春分秋分前后,满月的的赤纬接近于零,因此说月球的辐射最强。咋看起来,是有一些道理。赤道地区不是最热么?那不是因为太阳直射么?那现在月亮接近赤道,那月光的辐射岂不是会更强一些么?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把环境放大到整个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和太阳辐射点无关。而某地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只和当地太阳高度有关,而不是当太阳直射赤道,接受的能量最大。楼主巧妙地偷换了,某地辐射量和全球辐射量这两个概念。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哪个季节接收到太阳辐射量最多?不是春分和秋分,而是夏至,没人反对吧?那什么季节接收到满月的辐射最多(不考虑月球偏心率)?冬至,此时满月最接近天顶,而不是春分和秋分。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如果一定要去抠字眼,这首诗从科学性上是站不住的。因为冬日的满月,才有最多的月光,然而,谁愿意在凌冽的寒风中,专门去望月呢?即便我一大男孩,也受不了呀。月光几何,心理作用远大于天文上的作用。 至于楼主的观点,我不愿意展开了,只想提醒几点: 1.理解主流观点之后,再去批判,创新。“在望日阳光和月光的引力差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应该出现小潮,这和实际是完全不符的。”譬如这句,引潮力是万有引力加速度,是双向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我一化学系的学生,大物四年没碰,也能把公式给推导出来。都能定量推导,更别说定性分析了。 2.解释必要的现象。楼主的论点,必须要解释三个问题。1.为什么朔日或出现大潮,此时不是没有月光么? 2.为什么不是太阳,而是月球影响潮汐的大小?太阳的辐射强度,是月球的三十万倍。那应该是白天涨潮,晚上落潮。而不是一潮一汐。 3.天气气候对太阳辐射量的影响继而对潮汐的影响。 3.注意细节的准确。“望日晚上地球照射到的月光可见光,主要来自于月球表面一个半径30公里的圆形区域”。楼主是认为月球只有30千米的直径么?如果能证实这点,那必然是诺贝尔奖了。 4.错误的条件,错误的推理,即便得到正确的结果,也是没有意义的。 行吧,就唠叨这些了。总之,楼主的观点,连我一个化学系本科生的关过不了,自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了。
再问: 你回答这么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望日晚上地球照射到的月光可见光,主要来自于月球表面一个半径30多公里的圆形区域。这句话应该加个“多”字,这句话的前提是月球是个标准的球体,球体反射光是发散的,平行的太阳光被月球的球形表面反射,直射光发散小,斜射光发散大,直射光照射月球,月球表面半径30多公里的反射光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斜射光更小的面积就可以了,如果月球是标准球体,其他地方的反射光就不能照到地球。
再答: 不敢当,随口说几句,没想到停不下来了,呵呵~ 说来惭愧,烦劳您费了这么多言语,才疏学浅的我还是没有理解这个30是何以得出的。 凑了下数字,πr*2=π(Rm)^2*[π(Re)^2/4π(Rme)^2] Rm是月球半径,Re是地球半径,Rme是地月距离。带入上面的公式,得出的r大约是28.9km,和楼主说的数字比较接近(大多数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散射到星际空间)。 如果我这样的猜测没错,这个数字的物理意义是:地球接收到的月光,相当于一个直径28.9km,光学性质和月球完全相同,在于地球相同距离上的假想球体反射出的光芒。 不知道上面的理解是不是准确?如果不准确的话,不管理论如何,文字表达还请楼主稍稍琢磨。不敢说自己多了解天文,文学功底有多好,但至少在公众之上吧?倘若我都难以领会,况公众何? PS 如何解释30km,和楼主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最好能把握主要矛盾,或许会有助于宣传你的观点吧?
再问: 正是你所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半径,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半径应该更大一些,还有月球一些其他地方的反射光。 你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一看就明白了。
再答: 你这么表述有谁能看得懂呢?这数字也是我凑出来的,然后向想你的说法靠拢,建议你修改表述。和原题已经差得很远了,很高兴和你讨论,不妨到此为止吧。
皎皎明月,真对故乡情有独钟么?从科学上是不然的.月球距离地球38万千米,地球1.2万千米的直径,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
这不,白居易还有一句诗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倘若各地看到的月亮阴晴众壑殊,怎能引起五地亲人的思乡之情呢?
落花无意,人却有情.到了中秋时节,月犹如此,不同的,只是人的心情.
一定要说自然的原因,或许也有些,秋高气爽的季节,晴天会比平日多些,空气会比平日透彻些.
再问: http://wenku.baidu.com/view/8e000503bb68a98270fefa03.html 月光有季节变化,秋分、春分前后地球照射到的月光最多,秋分前后的中秋节地面照射到的月光最多,你想想对不对啊?
再答: 这篇文库是楼主自己的大作吧?很明显,属于民科。对这个词我没有什么负面看法,不过这个问题,只想就事论事,不想上升到和民科的争论。 春分秋分前后,满月的的赤纬接近于零,因此说月球的辐射最强。咋看起来,是有一些道理。赤道地区不是最热么?那不是因为太阳直射么?那现在月亮接近赤道,那月光的辐射岂不是会更强一些么?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把环境放大到整个地球,接受太阳辐射量和太阳辐射点无关。而某地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只和当地太阳高度有关,而不是当太阳直射赤道,接受的能量最大。楼主巧妙地偷换了,某地辐射量和全球辐射量这两个概念。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哪个季节接收到太阳辐射量最多?不是春分和秋分,而是夏至,没人反对吧?那什么季节接收到满月的辐射最多(不考虑月球偏心率)?冬至,此时满月最接近天顶,而不是春分和秋分。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如果一定要去抠字眼,这首诗从科学性上是站不住的。因为冬日的满月,才有最多的月光,然而,谁愿意在凌冽的寒风中,专门去望月呢?即便我一大男孩,也受不了呀。月光几何,心理作用远大于天文上的作用。 至于楼主的观点,我不愿意展开了,只想提醒几点: 1.理解主流观点之后,再去批判,创新。“在望日阳光和月光的引力差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应该出现小潮,这和实际是完全不符的。”譬如这句,引潮力是万有引力加速度,是双向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我一化学系的学生,大物四年没碰,也能把公式给推导出来。都能定量推导,更别说定性分析了。 2.解释必要的现象。楼主的论点,必须要解释三个问题。1.为什么朔日或出现大潮,此时不是没有月光么? 2.为什么不是太阳,而是月球影响潮汐的大小?太阳的辐射强度,是月球的三十万倍。那应该是白天涨潮,晚上落潮。而不是一潮一汐。 3.天气气候对太阳辐射量的影响继而对潮汐的影响。 3.注意细节的准确。“望日晚上地球照射到的月光可见光,主要来自于月球表面一个半径30公里的圆形区域”。楼主是认为月球只有30千米的直径么?如果能证实这点,那必然是诺贝尔奖了。 4.错误的条件,错误的推理,即便得到正确的结果,也是没有意义的。 行吧,就唠叨这些了。总之,楼主的观点,连我一个化学系本科生的关过不了,自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了。
再问: 你回答这么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望日晚上地球照射到的月光可见光,主要来自于月球表面一个半径30多公里的圆形区域。这句话应该加个“多”字,这句话的前提是月球是个标准的球体,球体反射光是发散的,平行的太阳光被月球的球形表面反射,直射光发散小,斜射光发散大,直射光照射月球,月球表面半径30多公里的反射光就可以覆盖整个地球,斜射光更小的面积就可以了,如果月球是标准球体,其他地方的反射光就不能照到地球。
再答: 不敢当,随口说几句,没想到停不下来了,呵呵~ 说来惭愧,烦劳您费了这么多言语,才疏学浅的我还是没有理解这个30是何以得出的。 凑了下数字,πr*2=π(Rm)^2*[π(Re)^2/4π(Rme)^2] Rm是月球半径,Re是地球半径,Rme是地月距离。带入上面的公式,得出的r大约是28.9km,和楼主说的数字比较接近(大多数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散射到星际空间)。 如果我这样的猜测没错,这个数字的物理意义是:地球接收到的月光,相当于一个直径28.9km,光学性质和月球完全相同,在于地球相同距离上的假想球体反射出的光芒。 不知道上面的理解是不是准确?如果不准确的话,不管理论如何,文字表达还请楼主稍稍琢磨。不敢说自己多了解天文,文学功底有多好,但至少在公众之上吧?倘若我都难以领会,况公众何? PS 如何解释30km,和楼主的观点没有直接联系。最好能把握主要矛盾,或许会有助于宣传你的观点吧?
再问: 正是你所计算得到的结果,应该是半径,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半径应该更大一些,还有月球一些其他地方的反射光。 你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一看就明白了。
再答: 你这么表述有谁能看得懂呢?这数字也是我凑出来的,然后向想你的说法靠拢,建议你修改表述。和原题已经差得很远了,很高兴和你讨论,不妨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