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庸知道是谁提出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15:17:15
中庸知道是谁提出的?
中庸知道是谁提出的?
中庸之道“中庸”一词出自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缺乏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中庸”在《论语》中就出现了这么一次,仅仅从这句话确实看不出它的明确含义.不过,后人根据《论语》中记述的孔子相关的言行,对它的含义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宋代学者朱熹认为:“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也就是说:“中”就是不要太过分,也不要达不到,而“庸”,就是指一种平平常常的状态.“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选取或者把握一个中道,并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加以实践.孔子一生也确实是在实践着中庸之道的.孔子也常常是以这种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和事的,例如,他在评论他的弟子时,认为子张做事有点偏颇,他称为“过”,而子夏做事则常有点底气不足,显得拘泥,他称为“不及”,在他看来,“过犹不及”,也就是“过分”与“达不到”这两者,都不能保持中道,二者的效果也没什么两样.显然他主张的是“无过无不及”.孔子在评价《诗经》中的《关睢》一篇时,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它表达出来的情感恰到好处,快乐但不至于放荡,忧愁又过于悲伤.孔子常有“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温而厉”等等话语,就是要告诫人们:可以满足个人欲望,但不要贪婪;人要保持庄重,但不要骄傲;人要有威严,但不能显得凶猛.这些都是君子人格所具有的中庸之德的体现.我理解,中庸应该和现代哲学的矛盾论差不多.中,就是在矛盾中寻求真理;庸,就是将真理运用于实践.万事万物莫不存在矛盾,一个事物本身也有内在的矛盾,所以中庸为道,适用于万事万物.人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求真理,在困难中坚持真理,用真理指导实践,所以社会才能进步啊.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个道应该是通用的,而不能局限于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