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人教版九上物理整本书重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11/13 16:58:22
急求人教版九上物理整本书重点
是要整本书 各位费心了 一定要认真打 如果采纳将感激不尽 各位有什么问题也可问我 自当殚精竭虑 在此附图一张 请按图中顺序认真写
十三章
十六章 热和能一、分子: 1、 物质由 分子 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 10-10 米,合 0.1 纳米. 2、 分子的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 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 剧烈 . 3、 扩散现象 1)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 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 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 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 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 3)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 引 力,又有 斥 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 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 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J 3、大小:物体具有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温度 和 质量 有关. 对于同种物质, 质量相同时, 温度越高, 内能 越大 温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 内能 越大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传递; 例如: 烧开水(2) 做功; 例如: 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注: 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 的. 三、热传递现象 1、 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2、 产生条件: 存在温度差 终止条件: 温度相同 传递的是 内能 传递的方向: 内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传递实质: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四、热量: 1、 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叫做热量 2、 单位:J 3、 计算公式:吸收热量 Q 吸=C m △t = C m (t-t0) 放出热量 Q 放=C m △t = C m (t0-t) 4、 比热容:C (1)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和热量. (3) 单位:J/(kg.℃), 读作:焦儿每千克摄氏度 (4) 性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都没有关系 (5) 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五、燃料的热值(又叫燃烧值) 1、 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 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Q = m q 六、热机 1、定义把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的机械 蒸汽机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 压缩 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 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 4、热机的效率: (1) 定义: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A、 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b.减小热损失 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 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附:1、温室效应: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阻挡这种辐射击,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外效应. 减弱温室效应的方法:1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 多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2、热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减弱热岛效应的方法:1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 多使用公交车,限制机动车的使用. 3、多植树造林,在城市建人工湖,增大水域面积
十五章
一、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最小,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类似太阳系)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
9.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二、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负极为锌筒)
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
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4.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5.电路图:背过课本104页图5.2-8常用元件及符号.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用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3)电路图画成长方形,连线要横平竖直.
(4)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各元件要一一对应
6.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首尾连接
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流,在另一节 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开关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
用电器是否互相干扰
相互干扰,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互不干扰,任何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
小彩灯是串联,开关与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生活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路灯间是并联.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 电路为闭合电路4.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5.电流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1A=1000mA 1mA =1000μA 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
6.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有要调零.⑵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连入电路前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可用大量程试触的方法选择)⑶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⑷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⑸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7.电流表读数方法:⑴先确认所选量程(看接线柱);⑵确定分度值;⑶最后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所测电流的大小8.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十六章、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电流;二是电路是通路(或闭合回路);3、 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3V; 1V=103mV=106μV;4、 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照明电压是220V;5、 电压表的连接(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6、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7、R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阻用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3)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电阻率(即材料)越大电阻越大.9. 温度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1)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少数导体(如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某些合金(如锰铜)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较小.10.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叫这种材料的电阻率.(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1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的有硅、锗、砷化镓.12.三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1)压敏元件:受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变化 .(2)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的电阻.(3)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电阻.13.超导现象: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超导体: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超导临界温度):物质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14.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常见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常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特点:不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可连续改变连入的电阻
十七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则有
分流作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3、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4、算出电阻值;5、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对人体来说,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另外,用湿手摸电器,易使水流入电器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压和电流极大,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防雷要安避雷针.
断路:某处断开,没有接通的电路.
短路: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下面的请追问吧,字数有点多.抱歉
十六章 热和能一、分子: 1、 物质由 分子 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 10-10 米,合 0.1 纳米. 2、 分子的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 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 剧烈 . 3、 扩散现象 1)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 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 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 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 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 3)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 引 力,又有 斥 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 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 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J 3、大小:物体具有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温度 和 质量 有关. 对于同种物质, 质量相同时, 温度越高, 内能 越大 温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 内能 越大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传递; 例如: 烧开水(2) 做功; 例如: 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注: 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 的. 三、热传递现象 1、 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2、 产生条件: 存在温度差 终止条件: 温度相同 传递的是 内能 传递的方向: 内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传递实质: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四、热量: 1、 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叫做热量 2、 单位:J 3、 计算公式:吸收热量 Q 吸=C m △t = C m (t-t0) 放出热量 Q 放=C m △t = C m (t0-t) 4、 比热容:C (1)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和热量. (3) 单位:J/(kg.℃), 读作:焦儿每千克摄氏度 (4) 性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都没有关系 (5) 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五、燃料的热值(又叫燃烧值) 1、 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 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Q = m q 六、热机 1、定义把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的机械 蒸汽机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 压缩 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 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 4、热机的效率: (1) 定义: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A、 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b.减小热损失 5、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 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附:1、温室效应: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阻挡这种辐射击,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外效应. 减弱温室效应的方法:1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 多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2、热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减弱热岛效应的方法:1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 多使用公交车,限制机动车的使用. 3、多植树造林,在城市建人工湖,增大水域面积
十五章
一、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最小,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类似太阳系)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
9.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二、电路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负极为锌筒)
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
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4.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5.电路图:背过课本104页图5.2-8常用元件及符号.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1)用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3)电路图画成长方形,连线要横平竖直.
(4)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5)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各元件要一一对应
6.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
首尾连接
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路径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
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流,在另一节 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开关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
用电器是否互相干扰
相互干扰,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
互不干扰,任何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
小彩灯是串联,开关与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生活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路灯间是并联.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 电路为闭合电路4.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5.电流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1A=1000mA 1mA =1000μA 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
6.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有要调零.⑵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连入电路前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可用大量程试触的方法选择)⑶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⑷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⑸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7.电流表读数方法:⑴先确认所选量程(看接线柱);⑵确定分度值;⑶最后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所测电流的大小8.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十六章、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电流;二是电路是通路(或闭合回路);3、 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3V; 1V=103mV=106μV;4、 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照明电压是220V;5、 电压表的连接(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6、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7、R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阻用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3)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电阻率(即材料)越大电阻越大.9. 温度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1)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少数导体(如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某些合金(如锰铜)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较小.10.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叫这种材料的电阻率.(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1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的有硅、锗、砷化镓.12.三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1)压敏元件:受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变化 .(2)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的电阻.(3)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电阻.13.超导现象: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超导体: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超导临界温度):物质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14.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常见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常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特点:不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可连续改变连入的电阻
十七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的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则有
分流作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R=U/I).(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电阻最大位置;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3、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实验误差);4、算出电阻值;5、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对人体来说,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另外,用湿手摸电器,易使水流入电器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压和电流极大,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防雷要安避雷针.
断路:某处断开,没有接通的电路.
短路: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下面的请追问吧,字数有点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