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模数为1,齿数为50,571,齿节圆50,公法线长度上公差和下公差是多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数学作业 时间:2024/11/18 05:23:29
齿轮模数为1,齿数为50,571,齿节圆50,公法线长度上公差和下公差是多少?
跨齿数K,K = α×Z÷180+0.5 ,计算结果,人为取整数.α,齿轮压力角,一般都是20.Z,齿轮齿数.在计算公法线W时,需要参数(K-1),可以直接输入数字k,k=(K-1).
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其中m是齿轮模数;S是齿轮齿厚.注意齿厚S,是图纸表明的最大齿厚,和最小齿厚,要分别代入计算,获得两个公法线的数值,构成公法线长度的两个极限值.
上述计算方法,适用于20度压力角的渐开线齿轮,不论是否变位,都能使用.
依你齿轮参数,跨6齿公法线长度基本尺寸16.937 .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需要实际齿厚及上下偏差,才能计算出来.
再问: 齿厚上偏差为-0.01,下偏差为-0.03,怎么算出公法线的上下公差?
再答: 依你所述,“齿高1.571”——这个其实是齿厚S(名义值) ;1.571-0.01=1.561 (齿厚最大值);1.571-0.03=1.541 (齿厚最小值);分别将3个齿厚数值,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 名义值齿数计算出的公法线长度是基本尺寸;同理,分别计算出两个极限齿厚的公法线长度尺寸;接下来,以公法线基本尺寸为基本数值,两个极限公法线减基本尺寸,分别是公法线上下偏差。
公法线W,W=(k×π×m + S + m×Z×0.014904384)× cos20 .其中m是齿轮模数;S是齿轮齿厚.注意齿厚S,是图纸表明的最大齿厚,和最小齿厚,要分别代入计算,获得两个公法线的数值,构成公法线长度的两个极限值.
上述计算方法,适用于20度压力角的渐开线齿轮,不论是否变位,都能使用.
依你齿轮参数,跨6齿公法线长度基本尺寸16.937 .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需要实际齿厚及上下偏差,才能计算出来.
再问: 齿厚上偏差为-0.01,下偏差为-0.03,怎么算出公法线的上下公差?
再答: 依你所述,“齿高1.571”——这个其实是齿厚S(名义值) ;1.571-0.01=1.561 (齿厚最大值);1.571-0.03=1.541 (齿厚最小值);分别将3个齿厚数值,代入上面的公式计算; 名义值齿数计算出的公法线长度是基本尺寸;同理,分别计算出两个极限齿厚的公法线长度尺寸;接下来,以公法线基本尺寸为基本数值,两个极限公法线减基本尺寸,分别是公法线上下偏差。
齿轮模数为1,齿数为50,571,齿节圆50,公法线长度上公差和下公差是多少?
模数为1,齿数为50,齿厚为1.571,齿厚的上公差为-0.01,下公差为-0.03,公法线长度及公差为多少?
已知模数,齿数,怎样计算直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公差,齿向公差和周节极限偏差?
齿数为90,公差等级8 的公法线平均长度及其偏差怎么确定?
公法线长度 齿轮一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50,跨7个齿的公法线长度L7=49.5mm,跨6个齿的公法线长度为L6=42.
直齿轮,Z=20、变位系数为-0.532,模数为1,压力角α=20°,问公法线长度和跨测齿数是多少
已知齿轮齿数、模数、压力角、变位系数.如何求跨测齿数和公法线长度?
齿轮的齿数是120,压力角20,模数0.75,跨齿数14 公法线31.15,公法线公差怎么标注?
模数3齿数26,压力角20.精度8.跨齿数3.公法线平均长度是23.377的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是多少
斜齿轮?齿数36、 模数2、 螺旋角18.6721°、 压力角为20°、 变位系数为0,求公法线长度?
模数5齿数52的圆柱渐开线齿轮 跨齿数和公法线长度应该是多少
已知模数2.5,齿数84,怎样计算直齿轮公法线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