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简要概述,以及元朝农民起义的原因?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9 19:49:03
元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简要概述,以及元朝农民起义的原因?如题
实际的
实际的
政治机构 元朝蒙古官僚和仆从中央机构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机构 除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是由中央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派出机构. 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经济发展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 由于蒙古的势力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元代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泛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元末时因滥发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农业生产和赋役制度 由于长期的战争,使得北方人口下降,农田大量荒废为牧场.在内地先进农业经济的影响下,元朝统治者逐渐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方式,实"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 忽必烈在位期间,先设立劝农司,后又更名为司农司、大司农司,派出许多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元政府又将《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各路. 元朝推行了军屯、民屯及军民和屯等屯田措施.此外,还采取了兴修水利等其它许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于是,各地的农业生产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元代棉花种植的逐渐推广,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在土地占有关系上,元代基本上沿袭辽金及南宋的传统,佃户从事生产的租佃关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元朝,佃户的地位又有所下降. 元代还存在着落后的驱口.他们另有户籍,称驱户、驱丁.非经放良或赎买,不能改籍.驱口作为奴隶制的残余形态,直到元朝灭亡才消失. 在元朝,土地兼并的趋势继续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迅速加深. 元代的赋税制度,主要有税粮和科差两项.税粮南北不同,北方分为丁税、地税;南方则沿袭宋代旧制,按地亩征收两税.科差行于北方者,包括丝料、包银和俸钞三项.南方科差则有户钞、包银. 元朝差役,按里甲户等编派,如坊正、里正、仓官及库子等.又有修城、开河、筑堤、运输等力役.元朝差役极为繁重,给劳动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手工业生产 元的官营手工业作坊,生产规模都很大,内部分工更细.官营手工作坊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统治者. 元朝实行匠户制度.工匠另编户籍,称为匠户.元代匠户分为军匠、系官人匠.此外,还有投下匠户.匠户职业世袭,非经放免,不能脱籍. 元代棉纺织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在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推动下,松江乌泥泾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同时,丝织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如杭州等地的私营丝织业作坊,在元朝后期达到较大的规模. 元代的制瓷业有新的发展.景德镇是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产品精美,其中的青花瓷最为著名.其余如龙泉窑、钧窑、定窑等,都继续得到发展,产品远销海内外. 此外,元代的矿冶、造船以及印刷等行业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商业的发展 元朝的大都,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且是当时国际上著名的大都市,吸引了东西方很多国家的商队和使团. 其它重要城市,多集中在水、陆交通沿线,其中运河和长江沿岸的商业城市进一步发展起来,如扬州(今属江苏)、集庆(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及杭州(今属浙江)等.此外,沿海的广州(今属广东)、泉州(今属福建)、福州(今属福建)、温州(今属浙江)及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等,都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元代沿袭前代的专卖制度,从盐、茶、酒、醋到农具、竹木,无不列入专卖范围.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盐.元政府也设立市舶提举司,严密控制海外贸易. 元世祖时,先后发行了中统元宝钞和至元钞.以后,几代元政府曾变更钞法,并铸造过铜钱,但都行之不久.元末,滥发纸币,结果纸币贬值,激化了社会矛盾. 斡脱原是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即商队、伙伴的意思.斡脱们放出的高利贷称斡脱钱.元朝时期,斡脱钱横行,元政府也先后设置斡脱所、斡脱总管府,以牟取暴利. 海运的利用和大运河的疏浚 元朝时期,为了满足大都的粮食、物资需要,除了利用陆路和运河交通外,又开辟海运航线.海运成本低廉,终元之世,深受重视. 元朝修治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其中主要有从山东的济宁(今属山东)到东平(今属山东)段的济州河,从山东东平到临清(今属山东)段的会通河,自大都至通州(今属北京)段的通惠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