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静夜思 朱铁梅 的阅读答案阿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6 18:02:30
求静夜思 朱铁梅 的阅读答案阿
静夜思
朱铁梅
①停电了,周围一片黑暗、沉寂.
②这是冬日的傍晚,本是华灯初上家家丝竹乱耳户户饭菜飘香的时刻.但不期然的停电打乱了这一切.一个按照惯性轰轰嚷嚷运转的世界骤然停止,静了下来.·做什么呢?我突然发现整天风风火火生活在电中的人们一旦断电是多么的手足无措,百无聊赖.睡觉?不,才只有五点半.我只好坐在了窗前.
③窗外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干枯的黄叶疏疏朗朗占满了整个窗际.底子,是冬日里苍茫的暮色.夕阳熟透了的橘红散漫开来,和着天空那一汪水晶蓝涂抹出一方晶莹剔透瑰丽的夜空.起风了,宁静得近乎神秘的夜空被沙沙作响的梧桐叶子分割开来,斑斑驳驳,摇荡成一片片美人飘飞的裙裾,在风中沉醉地歌着舞着.
④忽然生出一种幽远宁静的感觉,恍若隔世.小时候,没有电的夜晚,总是坐在院子里,一个人,呆呆的看月亮,看星星.春天太招摇,夏天太吵闹,秋天里夜空太远太高,独独爱上冬天,爱它尘埃落定般的清凉和寂寥.
⑤没有电的古人在夜晚如何过呢?
⑥“危冠广袖汉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位清幽的女子独步闲庭,以钗击竹,在丁丁当当的击节声中自自在在的歌唱,清歌一曲,如水般流淌在清凉的夜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位悠然的雅士,在梅子黄时淅淅沥沥的夜雨中静听蛙声一片,抚弄棋子,在跳动的烛光中静候友人来对弈.其实,客来与否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的声息中从容地安顿着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伴一盏孤灯读书,或如现在的我,静坐窗前,看,听,或者冥想自然.我曾经惊讶于他们对于“窗”这个意象的挚爱.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但在他们,却要竭尽巧智,把窗塑造得千姿百态,再绘上飘香的花儿,游走的鱼儿,翩飞的蝴蝶,活泼泼,鲜灵灵,尽态极妍.倘还不尽兴,索性开它一面“景窗”,尽去雕饰,纯归天然,让活生生鲜亮亮的自然万象一股脑涌进来,填个满窗满眼.在他们笔下,窗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情韵与内涵.他们或取窗作意象或用窗为名字——“绿窗”、“草窗”、“竹窗”、“淡窗”、“轩窗”……南宋词人吴文英更自号“梦窗”,梦与窗相连,窗外是绿色满天,一川烟草,茂林修竹,落花无言,窗内是“梦阔水云窄”,窗外的自然与梦中的世界就这样透过窗这一众妙之门浑成一片.“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们沉醉其间,也便会这般珍视,把这一切呈给自己的窗.
⑦“来电了!”周围一片沸腾.被阻断已久的电流像冲决堤坝的洪水,以更强劲的力量撞击着眼睛,把每一个角落照得雪亮.因为双眼一时无法适应这灼热的明亮,我赶忙把目光投向窗外——呀!天地间漆黑一片,飘舞的黄叶和斑斓的夜空魔术般消失殆尽.我下意识的拉灭灯,再看,美丽如梦幻般再现,叶子依然在飘,夜空依旧绚烂.我猛然警醒,人类发明了电,在我们把自己照得雪亮的同时,自己以外的世界却黯然失色,失去了原初的美和鲜艳.中心以外的世界便越暗淡.每天被“巧夺天工”的人造像浸淫着的眼睛再也无心、无暇、无能力去看鲜活的自然.
⑧我站在窗前,贪婪的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⑨楼道里一如既往的飘出有些古怪的邻居王老师每天此刻必放的《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唱段——“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该看新闻了,我恋恋不舍地打开了灯.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9期)
14.作者在文章第③段描写窗外景色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
15.古人挚爱“窗”这个意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
答:
(2)我站在窗前,贪婪的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答:
17.文章以王老师听《牡丹亭》结尾,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
14.(1)渲染出冬天傍晚幽远宁静、清凉寂寥的气氛.(2)衬托出作者热爱自然、渴望亲近自然的情怀.(3)为下文的联想作铺垫并与后文再次描写窗外景色相呼应.[ 6分:每点2分,其中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一组)即可 ]
15.(1)“窗”是古人爱美、创造美的一种方式.(2)“商”含有无尽的情韵与内涵.(3)古人通过“窗”亲近自然,融入自然.(6分:每点2分,如照抄原句给1分)
16.(1)现代人不过把窗看作通风换气的建筑构件,不像古人把窗当作亲近自然的通道.(2分,只要答出“窗”对现代人和古人的不同作用即可)
(2)既表达了作者渴望融入自然的情怀,也表达了对自然离现代人越来越远的惋惜、无奈与遗憾.(2分:一句1分,其中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17.(1)以杜丽娘的唱词衬托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2分)
(2)以王老师爱听《牡丹亭》,表现了现代人虽渴望自然却远离自然的矛盾内心(2分),深化了主旨(2分).
朱铁梅
①停电了,周围一片黑暗、沉寂.
②这是冬日的傍晚,本是华灯初上家家丝竹乱耳户户饭菜飘香的时刻.但不期然的停电打乱了这一切.一个按照惯性轰轰嚷嚷运转的世界骤然停止,静了下来.·做什么呢?我突然发现整天风风火火生活在电中的人们一旦断电是多么的手足无措,百无聊赖.睡觉?不,才只有五点半.我只好坐在了窗前.
③窗外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干枯的黄叶疏疏朗朗占满了整个窗际.底子,是冬日里苍茫的暮色.夕阳熟透了的橘红散漫开来,和着天空那一汪水晶蓝涂抹出一方晶莹剔透瑰丽的夜空.起风了,宁静得近乎神秘的夜空被沙沙作响的梧桐叶子分割开来,斑斑驳驳,摇荡成一片片美人飘飞的裙裾,在风中沉醉地歌着舞着.
④忽然生出一种幽远宁静的感觉,恍若隔世.小时候,没有电的夜晚,总是坐在院子里,一个人,呆呆的看月亮,看星星.春天太招摇,夏天太吵闹,秋天里夜空太远太高,独独爱上冬天,爱它尘埃落定般的清凉和寂寥.
⑤没有电的古人在夜晚如何过呢?
⑥“危冠广袖汉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位清幽的女子独步闲庭,以钗击竹,在丁丁当当的击节声中自自在在的歌唱,清歌一曲,如水般流淌在清凉的夜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位悠然的雅士,在梅子黄时淅淅沥沥的夜雨中静听蛙声一片,抚弄棋子,在跳动的烛光中静候友人来对弈.其实,客来与否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的声息中从容地安顿着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伴一盏孤灯读书,或如现在的我,静坐窗前,看,听,或者冥想自然.我曾经惊讶于他们对于“窗”这个意象的挚爱.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但在他们,却要竭尽巧智,把窗塑造得千姿百态,再绘上飘香的花儿,游走的鱼儿,翩飞的蝴蝶,活泼泼,鲜灵灵,尽态极妍.倘还不尽兴,索性开它一面“景窗”,尽去雕饰,纯归天然,让活生生鲜亮亮的自然万象一股脑涌进来,填个满窗满眼.在他们笔下,窗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情韵与内涵.他们或取窗作意象或用窗为名字——“绿窗”、“草窗”、“竹窗”、“淡窗”、“轩窗”……南宋词人吴文英更自号“梦窗”,梦与窗相连,窗外是绿色满天,一川烟草,茂林修竹,落花无言,窗内是“梦阔水云窄”,窗外的自然与梦中的世界就这样透过窗这一众妙之门浑成一片.“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们沉醉其间,也便会这般珍视,把这一切呈给自己的窗.
⑦“来电了!”周围一片沸腾.被阻断已久的电流像冲决堤坝的洪水,以更强劲的力量撞击着眼睛,把每一个角落照得雪亮.因为双眼一时无法适应这灼热的明亮,我赶忙把目光投向窗外——呀!天地间漆黑一片,飘舞的黄叶和斑斓的夜空魔术般消失殆尽.我下意识的拉灭灯,再看,美丽如梦幻般再现,叶子依然在飘,夜空依旧绚烂.我猛然警醒,人类发明了电,在我们把自己照得雪亮的同时,自己以外的世界却黯然失色,失去了原初的美和鲜艳.中心以外的世界便越暗淡.每天被“巧夺天工”的人造像浸淫着的眼睛再也无心、无暇、无能力去看鲜活的自然.
⑧我站在窗前,贪婪的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⑨楼道里一如既往的飘出有些古怪的邻居王老师每天此刻必放的《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唱段——“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该看新闻了,我恋恋不舍地打开了灯.
(选自《散文百家》2007年第9期)
14.作者在文章第③段描写窗外景色的用意是什么?(6分)
答:
15.古人挚爱“窗”这个意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
答:
(2)我站在窗前,贪婪的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答:
17.文章以王老师听《牡丹亭》结尾,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
14.(1)渲染出冬天傍晚幽远宁静、清凉寂寥的气氛.(2)衬托出作者热爱自然、渴望亲近自然的情怀.(3)为下文的联想作铺垫并与后文再次描写窗外景色相呼应.[ 6分:每点2分,其中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一组)即可 ]
15.(1)“窗”是古人爱美、创造美的一种方式.(2)“商”含有无尽的情韵与内涵.(3)古人通过“窗”亲近自然,融入自然.(6分:每点2分,如照抄原句给1分)
16.(1)现代人不过把窗看作通风换气的建筑构件,不像古人把窗当作亲近自然的通道.(2分,只要答出“窗”对现代人和古人的不同作用即可)
(2)既表达了作者渴望融入自然的情怀,也表达了对自然离现代人越来越远的惋惜、无奈与遗憾.(2分:一句1分,其中加点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17.(1)以杜丽娘的唱词衬托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2分)
(2)以王老师爱听《牡丹亭》,表现了现代人虽渴望自然却远离自然的矛盾内心(2分),深化了主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