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分析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周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23:30:09
分析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周期
答的尽量长一点
分析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周期(刘树成,1996) ,最近一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就要开始,但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出现进一步回升的迹象,经济增长率重新回到了8%以下.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进入收缩期,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经济接近衰退,日本经济低迷不振长达10年,中国经济是缘于自身周期波动的原因,即经济还没有彻底走出低谷,还是受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经济的上升势头遭到了来自外部的打压.这一问题不仅有现实的政策含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
许多研究者对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或同步性进行了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中国经济周期的著述颇丰,刘树成(1996)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刘金全、范剑青(2001)分析了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经济变量周期成分之间的关联性等等,所有这些研究都只针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本身,并未考察国际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个别学者(刘乃全,1997)也介绍了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但并没有考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本文将在介绍国外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给出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步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给出结论.
关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首先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Backus, Kehoe 和Kydland(1992)的结果(见表1),可以把美国经济周期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为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强相关(两国GDP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包括加拿大和欧洲;第二是较强相关(GDP的相关系数在0.3到0.7之间),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第三是弱相关(GDP与美国GDP的相关系数在0.1到0.3之间),包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四是不相关或负相关(GDP相关系数在0.1以下或为负数),如芬兰为不相关,南非为负相关.
表1: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
相关系数
和美国指标的相关系数
国家 产出 消费

澳大利亚 0.25 0.13
奥地利 0.31 0.07
加拿大 0.77 0.65
芬兰 0.02 -0.01
法国 0.22 -0.18
德国 0.42 0.39
意大利 0.39 0.25
日本 0.39 0.30
南非 -0.15 -0.23
瑞典 0.27 0.25
英国 0.48 0.43
欧洲 0.70 0.46

资料来源: Backus, Kehoe 和Kydland(1992)
Kontolemis和Samiei(2000)的结果,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影响的一些新特点,表现为美英之间经济周期的联系加强,美德、美意之间的联系则有所减弱.
表2:60年代至90年代末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相关系数
和美国指标的相关系数
国家 产出 经济冲击

英国 0.58 0.19
加拿大 0.74 0.31
法国 0.31 0.13
德国 0.33 0.24
意大利 0.22 0.04

资料来源: Kontolemis和Samiei (2000)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我们主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这些国家经济周期的关系.我们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的季度历史数据,时间跨度为1987年1季度到2000年2季度,中国季度GDP的数据来自施发启、李强(1999)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先看美、日等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产出波动的相关性.我们采用Hodrick-Prescott (HP) 滤波(设定参数λ=1600)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中国季度GDP 进行处理,得到HP滤波的趋势项,不变价格水平的季度GDP扣除掉这个趋势项后的余额可以看作为经济的周期项,图1所示是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计算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5和- 0.254,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中美经济周期既不如美国、加拿大那样的强相关,也不如美英那样的较强相关,甚至不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之间的相关性.超出多数人们的想象,中日之间经济周期的走势是逆道而行的.
还可以利用第二种方法考察中美、中日之间经济周期波动机制的联系,考察经济周期合拍的程度,即分析不同经济之间转折点出现的相关性,和中美、中日经济同处在衰退期或复苏期的程度.把美国、日本、中国的季度GDP数对时间趋势项T进行回归,得到GDP对时间趋势项的残差,残差为正定义为1,表明经济处在上升期(upturn);残差为负定义为0,表明经济处在下降期(downturn) .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处在不同时期的频率可以得到下表:
表3中美、中日之间经济周期机制的联系 N00 N01 N10 N11 Cramer-C 系数

美国 6 19 21 8 0.44
日本 14 11 11 18 0.17

注:N i j, i,j=0,1 代表所有样本中中国处在状态i, 美国或日本处在状态j的个数.
美国、日本季度GDP数字都经过季节调整,中国季度GDP利用X-12的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GDP数字在滤波前已取对数.
这里对上升期与下降期的定义是与Kontolemis和Samiei (2000)的定义不同的.
可以看出,虽然中美经济周期之间在周期转折点上相关性较强,但这种相关性是一种负向的相关性,即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并不具有同衰退、同复苏的合拍性,不能认为美国经济处在衰退期,必然会把中国经济拖入衰退期.
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弱相关的涵义
对国际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经济学家试图给出解释.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是造成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加强的原因之一,Ahaghil等人发现在美国和OECD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时期和浮动汇率时期,汇率机制对经济扰动的传导机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供给因素的冲击对产生国际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国际供给因素的冲击而言,各国本国供给方面的冲击是造成产出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来自劳动力投入方面的冲击.在分析开放经济下的产出波动时,应对本国劳动力市场,包括自然失业率的变化给以更多的关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实行汇率、贸易、资本帐户自由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周期的联系并非主要来自国际经济的冲击,而是源于本国的供给方面的冲击.对中国而言,经济开放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汇率机制本质上是固定汇率,国际贸易的自由度不高,资本帐户还在实行管制,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低是情理中的事,决定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关键力量来自中国经济自身,尤其是因投资者投资动力缺乏带来的失业率上升是中国经济周期不能继续维持回升势头的根本原因.投资者投资动力的缺乏,一是由于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保障不力,二是若干投资领域缺乏充分的公平的竞争.政府应尽早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专心致志地做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三是经济制度创新乏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强劲增长的源泉在于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只有在企业制度、金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中国经济长盛不衰.
结 论
既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来自内部,美国经济的衰退期到来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周期的大势将被逆转,同样也不能把中国经济内部问题归结为国际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面对美国经济的低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否调整.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美联储2001年以来的11次降息,人民币利率还存在继续下调的空间.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很大,加之我国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余地已非常有限,宏观经济政策不应采取任何过激或强烈的反应,宜保持"等一等,看一看"的态度.利率要否继续下调并不仅仅决定于是否有下调的空间,还应看到利率对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号作用,如果央行继续降息,等于向公众发布这样的信号,即货币当局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看好,降息对投资、消费的刺激作用远远不足以抵消因公众预期变坏而产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