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太阳系的概述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0 22:56:44
要太阳系的概述
太阳系
太阳系(solar system)组成
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8颗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上面的图表从一个特定的高于黄道面的透视角显示了各轨道的相对大小及关系(非圆的现象显而易见).它们绕轨道运动的方向一致(从太阳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科学家们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如此.
太阳系(solar 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这个示意图显示了各个行星与太阳的相对大小.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虽然它只是一颗中小型的恒星,但它的质量已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余下的质量中包括行星与它们的卫星、行星环,还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带天体、外海王星天体、理论中的奥尔特云、行星间的尘埃、气体和粒子等行星际物质.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的总表面面积约为17亿平方千米.太阳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紧紧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围,使它们井然有序地围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带着太阳系的全体成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太阳系内迄今发现了八颗大行星.有时称它们为“八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这八大行星依次是: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也被称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被称为远日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存在着数十万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家将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超过1000颗的彗星,以及不计其数的尘埃、冰团、碎块等小天体.
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主要由氢、氦、氖等气体,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铁、硅、镁等元素的岩石构成.类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卫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另请参看太阳系起源、太阳系形成年龄
一般以为行星系统是恒星形成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颗恒星差一点撞击而成.最普遍的理论是说太阳系是从星云形成.
恒星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此:
1. 星云中较密的核心部分变得太重,重心不稳定,开始分裂和崩溃坠落.一部分的重心能量变为放射的红外线,剩下的增加核心的温度.核心部分开始成为圆盘形状.
2. 当密度和温度道足够高, 氘融合燃烧开始发生,辐射的向外压力减慢(但不中止)临近其他核心崩溃.
3. 其他的原料继续下落到这一颗原恒星,它们的角动量的作用可能导致双极流程.
4. 最后,氢开始熔化在星的核心,外面剩余的包围材料被清除.
太阳星云这个假说,是1755年由伊曼努尔·康德提议.他说,太阳星云慢慢地转动,由于重力逐渐凝聚并且铺平,最终形成恒星和行星.一个相似的模型在1796年由拉普拉斯提出.
太阳星云开始直径大约100AU,质量是现在太阳的两三倍.在这个星云中,比较重的物质往中间落,积聚成块,是成为以后的行星.而星云外部越来越冷,因此靠里的行星有很多重的矿物质,而靠外的行星是气体或冰体.原太阳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以后八亿年中各个行星形成.
太阳系的运动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一个螺旋形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两千多亿颗星.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离星系中心大约两万五千到两万八千光年.太阳系移动速度约每秒220公里,两亿两千六百万年在星系转一圈.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
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对太阳系的探索与研究
人类出于对自身生存环境了解的渴望以及日益紧张的地球资源,从1959年开始不断的通过空间探测器等进行空间探测,研究太阳系.目前主要集中在月球和火星的探测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 太阳系化学:空间化学的一个重要分科,研究太阳系诸天体的化学组成(包括物质来源、元素与同位素丰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年代学和化学演化问题.太阳系化学与太阳系起源有密切关系.
* 太阳系物理学: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 太阳系内的引力定律:太阳系内各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 太阳系稳定性问题:天体演化学和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
虽然学者同意另外还有其他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但直到1992年才发现别的行星系.至今已发现几十个行星系,但是详细材料还是很少.这些行星系的发现是依靠多普勒效应,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分析恒星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推断是否有行星存在,并且可以计算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应用这项技术只能发现木星级的大行星,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太阳与八大行星的一些资料
下表的数据都是相对于地球的数值:(卫星数截至2005年底)
太阳与八大行星数据对照表(赤道直径以地球直径6370公里为单位),距离与轨道半径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天体 距离(AU) 赤道直径 质量 轨道半径(AU)|轨道倾角(度)|公转周期(年)|自转周期(天)|已发现卫星数
太阳 0 109 333,400 -- -- -- 27.275 --
水星 0.39 0.382 0.05528 0.38710 7.0050 0.240852 58.6 0
金星 0.72 0.949 0.82 0.72 3.4 0.615 243.0185(逆向自转) 0
地球 1.00 1.00 1.00 1.00 0 1.00 0.9973 1
火星 1.5 0.53 0.11 1.52 1.9 1.88 1.0260 2
木星 5.2 11.2 318 5.20 1.3 11.86 0.4135 63
土星 9.5 9.41 95 9.54 2.5 29.46 0.444 47(有34颗已命名)
天王星 19.2 3.98 14.6 19.22 0.8 84.01 0.7183 29
海王星 30.1 3.81 17.2 30.06 1.8 164.79 0.6713 13
*1930年,冥王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确认为行星,但一些天文学家对其行星的身份仍持怀疑态度.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在19世纪末,很多天文学家推测海王星之外还有别的行星,因为测试海王星的轨道和理论算出的轨道不一样.他们叫这颗星“行星X”,是未知行星的意思.
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在1909年和1913年两次寻找海王星之外的行星,但是没有找到.1915年结束之后,罗威尔发表论文,写出估测的行星数据.其实在那一年,他所在的天文台照到了冥王星的照片,但是直到1930年才认出这是一颗行星.
可是冥王星的质量太小,无法解释海王星的轨道.天文学家继续寻找“行星X”,但是这个名字又有了第十大行星的意思,因为X是拉丁文的10.直到“旅行者2 号”探测器临近海王星,才发现海王星的质量一直算错很多.用正确的质量,加上冥王星的影响,海王星的现实轨道和计算轨道一致.
按照行星轨道计算,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不可能在60AU之内(冥王星现在离太阳大约30AU).如果确实有第十大行星,它的轨道会很倾斜,很可能是外星系的天体,靠太阳太近,而被太阳吸引入轨.
一直以来,天文界对冥王星的地位一直有所争议.甚至有些地方的天文馆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的地位中剔除.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自21世纪以来,科学家在冥王星更远的外围分别发现了三颗较大的行星.依序为2004年所发现的“Sedna”,代号为 2003 VB12;2005年同时发表的“Santa”,代号为2003 EL61及代号为2003 UB313(发现者未公布其名称)的行星.
2005年7月19日美国科学家发现的2003 UB313,研究人员估算其直径达3,000公里,被一些人认为很可能是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发现者已向国际天文学协会提出申请等待批准.
“水内行星”
天文学家曾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天文学家怀疑可能有一个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行星的引力引起的,并用一个火神的名字给这个行星起名为“祝融星”(中文常译为“火神星”),但天文学家们观测了五十多年仍然未找到这颗行星.
“水内行星”的假设,已被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排除.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解释了水星的奇怪运动,但天文学家们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其他资料
太阳系内众多包含固态表面,而其直径超过1公里的天体,它们的总表面积达17亿平方公里.
有人认为太阳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主星,在遥远的地方存在著一个伴星,名为“涅米西斯” (Nemesis).该假设是用作解释地球出现生物大灭绝的一些规则性,认为其伴星会摄动系内的小行星和彗星,使其改变轨道冲进太阳系,增加撞击地球的机会并出现定期生物灭绝.
行 星 的 形 成
类地行星是经由碰撞聚集固态的物质颗粒成为微小行星 ,再聚集微小行星形成的.
类木行星以水冰相互吸附为起点,质量够大后,进一步吸附氢、甲烷,形成气体行星.
太阳系的行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
成员包括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
是小而密的岩石世界,具有较稀少的大气.
内部结构:中心有金属核心,外为石质的地壳所包围,表面有相当多的坑洞,平均密度约为3-5g/cm3 .
类木行星
成员包括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是体积大、质量大、但是密度小的气体世界,具有浓密的大气.平均密度约≤1.75 g/cm3,土星的密度约为0.7g/cm3,木星 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
结构:由内而外,中心有岩石核心、液态金属氢、液态分子氢、充满气体的大气层,表面有漩涡状的云层.另有行星环及为 数众多的卫星环绕著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太阳为中心依序为: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图中各行星的大小代表其真实的相对大小.
到底谁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
从1999年2月11日开始,冥王星终於变成太阳系中名符其实的最远的行星.根据JPL天文学家们的计算,从国际标准时(UT)9:08a.m.(中原标准时间17:08)开始的228年内,冥王星都会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1930年2月18日,Clyde Tombaugh研究Lowell天文台望远镜所拍摄的天空照片时发现了冥王星.冥王星绕日周期为248年,轨道倾角约为17度,轨道偏心率约为0.2480.它主要是由岩石和冰所组成,有四季的变化.冥王星只有一颗卫星,名为查龙(Charon),在1978年才发现它的存在.由於冥王星轨道倾角及偏心率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也就是说,冥王星近日点附近的轨道,有部份会落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见附图),所以从1979年2月7日开始到1999年2月11日为止的20年间,冥王星至太阳的距离比海王星还近.
这样看来,2月11日时,冥王星会不会和海王星发生碰撞呢?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呢?冥王星和海王星若要相撞,则两者必须同时到达它们的轨道交点.冥王星和海王星的会合周期大约是497年,即冥王星每绕日二周,海王星已绕日三周.所以每当冥王星经过轨道交点的时候,海王星总会绕到别的地方,发生碰撞的机会微乎其微.此外,冥王星相对於黄道面的轨道倾角比其他行星都大很多,也是不会发生碰撞的原因之一.
冥王星的直径大约是2300公里左右,在所有行星中,它比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小很多,甚至比月球还小;它的性质跟巨大且为气态的类木行星(木、土、天王、海王)不一样;轨道倾角及偏心率也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所以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应不属於「行星」一族,而应是归类於「库伯带(Kuiper Belt)」的成员.柯依伯带位于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外的区域,带中的天体都比冥王星小很多,而且大多是由冰所组成,可能是太阳系演化早期的残片.不过,冥王星的外形是成圆球形,与这些库伯带天体多为不规则状又有些许的不同;而且冥王星很规律地绕日旋转,所以,在经过众多争议之后,它仍被归为「行星」族. 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所以我们对冥王星的认识非常有限.美国太空总署(NASA)下所属的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目前正在进行一个称为「冥王星?w伯带(Pluto-Kuiper Express)」的计划,预计在公元2004年发射太空船,大约再10年之后,太空船就会飞掠冥王星和查龙,并探测库伯带中的天体.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从这一天起,冥王星不再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代替了它的地位.
水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
直径 4,878 km
质量 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转 87.97 地球天
自转 58.65 地球天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於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於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 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当黑夜降临时,由於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金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
直径 12,103.6 km
质量 4.869e24 kg
密度 5.24 gm/cm
重力 0.903 G
公转 224.7 地球天
自转 243 地球天
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在古代的西方世界,金星代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金星比地球稍微小一点,内部构造或许也类似.金星是除了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温室效应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厚的云层内含有硫酸的小滴,并由风以每小时接近360公 里的速度吹向行星各处.虽然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自转一周,但高速的风只需4个地球日就把云吹得环绕行星一圈.高温、酸云和极高的大气压力,(大约是地球表面的90倍),显示金星的环境恶劣.
地球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9,600,000 km (1.00 AU)
直径 12,756.3 km
质量 5.976e24 kg
密度 5.52 gm/cm
重力 1 G(9.8 m/s2)
公转 365.26 地球天
自转 1 地球天
美丽的地球,生命的奇迹,是宇宙的巧合或是上帝的杰作?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有一卫星称为月亮,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及距离太阳位置的适当,是生命起源的重要条件.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也是直径最大和比重最大的岩石行星,同时也是唯一 己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内部的岩石和金属显示它是一颗典型的板块组成,由於板块推挤,因此交界处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等活动.地球的大气层和同一张保护层,它能阻挡来自太阳有害人体的辐射,并防止流星撞击行星表面,除此之外,还能积存足 够的热,防止气温急遽下降.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为水所包围,其他行星的表面都未发现这类液态形式的水.地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它大得足以把这两个天体视为一个双行星系统.
火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27,940,000 km (1.52 AU)
直径 6,794 km
质量 6.4219e23 kg
密度 3.94 gm/cm
重力 0.38 G
公转 686.98 地球天
自转 1.026 地球天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个行星,在晴朗的夜空里,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万人的视线.十万年前有一颗来自火星的岩石坠落於地球的极区,冰封.人们在此陨石里发现了,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化石,这化石是三十亿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科学家正积极的研究,并探测这颗表面充满神密河道及火山的星球,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吗?
生命如何形成
火星即常所说的红色行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三小的行星直径约为地求的二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表面的重力约地球的三分之一强.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层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少量的云层和晨雾.因为大气层很薄,在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火星赤道附近温度白天可达到27C,在夜晚可降至零下111C.
火星的北半球有许多由凝固的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大平原,南半球有许多环形山与大的撞击盆地,另外还有几个大的、己熄灭的火山,例如奥林帕斯山,宽600公里,还有许多峡谷和分岔的河床.峡谷是 地壳移动所 造成的而河床一般认为是己乾涸的河流形成的.在火星上高纬度的地方,冬天时由於温度太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冻结,而在五十公里高的地方形成云,到了春天便消失.夏天时由於日照强烈,地面温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气 因受热而产生强劲的上什气流.这个股气流会将地面的灰尘往上卷,在空中吸收阳光的热而进一步提高大气的温度,使上升的速度增快,因此火星上常可看到大规模的暴石砂.
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奥林柏斯山,高出地面24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高山3倍,同时也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木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778,330,000 km (5.20 AU)
直径 142,984 km (equatorial)
质量 1.900e27 kg
密度 1.31 gm/cm
重力 2.34 G
公转 11.86 地球年
自转 0.414 地球天
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位於火星於土星之间,用一般的天文望远镜(60mm 72倍)即可看到它表面的条纹及四颗明亮的卫星,是全天第二亮的行星仅次於金星,木星的亮度最高可超过 -2.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也是四大气体行星中的第一个 .它是最大且重的行星,直径有地球的11倍,质量是其他八个行星总和的2.5倍.木星可能有个小的石质核心 ,四周是由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所构成的内地函.内土诡函的外面是由液愈氢和氦所构成的 外地函,它们融合成气态的大气层.木星的快速自转使大气层中的云形成带状与区层 稳定的乱流形成白与红斑等特别的云,这两种都是巨大的风暴.最有名的云是一个称为大红斑的风暴,它由一个比地球宽三倍, 升起於高云之上约七公里的旋涡圆 柱状云所构成.
木星有一个薄、暗的主环,里面有个由朝向行星延伸的微粒所形成稀薄光环.目前己知有16个卫星.四个最大的卫星(称为伽利略木卫)是甘尼八德、卡利斯、埃欧和欧罗巴.甘尼八德与卡利斯多表面有许多坑洞,或许还有冰.欧罗巴表面表滑, 并覆著冰,或许还有水.埃欧表面有许多发亮的红色、橘色和黄色的斑点.这些颜色来自于活火山的硫磺物质,由喷出表面高达数百公里的绒毛状熔岩所造成的.
土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29,400,000 km (9.54 AU)
直径 120,536 km (equatorial)
质量 5.688e26 kg
密度 0.69 gm/cm
重力 1.16G
公转 29.46 地球年
自转 0.436 地球天
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也是体积第二大的行星,有着美丽的环,在地球以一般的望远镜即可看见,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是气体,故自转都相当快.土星的环主要是由冰及尘粒构成,据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某卫星受不了土星强大的吸引力而解体成碎片.
土星的环平面与土星公转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当土星公转至某一位置时,土星的环平面刚好与我们的视线平行,我们在地球上便无法看到此一土星环,因为土星环实在太薄了,我们无法从侧面看到,另外,当土星环与阳光平行时,因环平面没有受光,故我们也无法看到.
土星是从太阳算起的第六颗行星,也是一个几乎和木星一样大的气体巨星,赤道直径约 120500公里.土星可能有一个岩石与冰构成的小核心,周围是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构成的内地函.在内地函的外面是是由液态氢构成的外地函、融合成为气态的大气层.
土星的云层形成带状与区层,颇似木星,但由於外层的云薄而显得较模糊.风暴和漩涡发生在云中,看起来为呈红或白色椭圆.
土星有一个极薄但却很宽的环状系统,虽然厚不到一公里,却从行星表面朝外延伸约420000公里.主环包括数千条狭窄的细环, 由小微粒和大到数公尺宽的冰块所构成.土星己有18颗卫星,其中有些在光环内运行, 这会施加重力,影响到环的形状.有趣的是,卫星中的7颗为共内轨道,与别的卫星分享同一个轨道.天文学家相信这些共用轨道的卫星为来自同一,但后来碎裂的卫星.
天王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870,990,000 km (19.218 AU)
直径 51,118 km (equatorial)
质量 8.686e25 kg
密度 1.28 gm/cm
重力 1.15G
公转 84.81 地球年
自转 0.72 地球天
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在太空船未到以前,人类并不知道它也有如土星一样美丽的环,天王星是人类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最远的一颗行星,但,如果你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的话,是很难在众星里寻到的天王星(Uranus)的最大特徵是自转的倾斜度很大.一般行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面都很接近垂共直,唯独天王星的自转轴成九十八度的倾斜,几乎是横躺著运行.因此, 太阳有时整天都照在北极上,而这时的南半球就全天黑暗.天王星表面发出带有白色的蓝绿光彩,因此推测它的大气可能含有很多甲烷.而天王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倍,质量约十四倍,但密度
太阳系(solar system)组成
太阳系(solar system)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由太阳、8颗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66颗卫星(原有67颗,冥王星的卫星被剔除)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这些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以椭圆轨道公转,虽然除了水星的十分接近于圆.行星轨道中或多或少在同一平面内(称为黄道面并以地球公转轨道面为基准).黄道面与太阳赤道仅有7度的倾斜.冥王星的轨道大都脱离了黄道面,倾斜度达17度.上面的图表从一个特定的高于黄道面的透视角显示了各轨道的相对大小及关系(非圆的现象显而易见).它们绕轨道运动的方向一致(从太阳北极上看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科学家们把冥王星排除在九大行星之外.除金星和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如此.
太阳系(solar system)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缘
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这个示意图显示了各个行星与太阳的相对大小.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虽然它只是一颗中小型的恒星,但它的质量已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余下的质量中包括行星与它们的卫星、行星环,还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带天体、外海王星天体、理论中的奥尔特云、行星间的尘埃、气体和粒子等行星际物质.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的总表面面积约为17亿平方千米.太阳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紧紧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围,使它们井然有序地围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带着太阳系的全体成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太阳系内迄今发现了八颗大行星.有时称它们为“八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这八大行星依次是: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也被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也被称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也被称为远日行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卫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存在着数十万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家将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此外,太阳系中还有超过1000颗的彗星,以及不计其数的尘埃、冰团、碎块等小天体.
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主要由氢、氦、氖等气体,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铁、硅、镁等元素的岩石构成.类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卫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
另请参看太阳系起源、太阳系形成年龄
一般以为行星系统是恒星形成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颗恒星差一点撞击而成.最普遍的理论是说太阳系是从星云形成.
恒星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此:
1. 星云中较密的核心部分变得太重,重心不稳定,开始分裂和崩溃坠落.一部分的重心能量变为放射的红外线,剩下的增加核心的温度.核心部分开始成为圆盘形状.
2. 当密度和温度道足够高, 氘融合燃烧开始发生,辐射的向外压力减慢(但不中止)临近其他核心崩溃.
3. 其他的原料继续下落到这一颗原恒星,它们的角动量的作用可能导致双极流程.
4. 最后,氢开始熔化在星的核心,外面剩余的包围材料被清除.
太阳星云这个假说,是1755年由伊曼努尔·康德提议.他说,太阳星云慢慢地转动,由于重力逐渐凝聚并且铺平,最终形成恒星和行星.一个相似的模型在1796年由拉普拉斯提出.
太阳星云开始直径大约100AU,质量是现在太阳的两三倍.在这个星云中,比较重的物质往中间落,积聚成块,是成为以后的行星.而星云外部越来越冷,因此靠里的行星有很多重的矿物质,而靠外的行星是气体或冰体.原太阳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以后八亿年中各个行星形成.
太阳系的运动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一个螺旋形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两千多亿颗星.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离星系中心大约两万五千到两万八千光年.太阳系移动速度约每秒220公里,两亿两千六百万年在星系转一圈.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
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大都相同,多数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
对太阳系的探索与研究
人类出于对自身生存环境了解的渴望以及日益紧张的地球资源,从1959年开始不断的通过空间探测器等进行空间探测,研究太阳系.目前主要集中在月球和火星的探测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 太阳系化学:空间化学的一个重要分科,研究太阳系诸天体的化学组成(包括物质来源、元素与同位素丰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年代学和化学演化问题.太阳系化学与太阳系起源有密切关系.
* 太阳系物理学: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 太阳系内的引力定律:太阳系内各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 太阳系稳定性问题:天体演化学和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太阳系和其他行星系
虽然学者同意另外还有其他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但直到1992年才发现别的行星系.至今已发现几十个行星系,但是详细材料还是很少.这些行星系的发现是依靠多普勒效应,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分析恒星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推断是否有行星存在,并且可以计算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应用这项技术只能发现木星级的大行星,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太阳与八大行星的一些资料
下表的数据都是相对于地球的数值:(卫星数截至2005年底)
太阳与八大行星数据对照表(赤道直径以地球直径6370公里为单位),距离与轨道半径以天文单位为单位.
天体 距离(AU) 赤道直径 质量 轨道半径(AU)|轨道倾角(度)|公转周期(年)|自转周期(天)|已发现卫星数
太阳 0 109 333,400 -- -- -- 27.275 --
水星 0.39 0.382 0.05528 0.38710 7.0050 0.240852 58.6 0
金星 0.72 0.949 0.82 0.72 3.4 0.615 243.0185(逆向自转) 0
地球 1.00 1.00 1.00 1.00 0 1.00 0.9973 1
火星 1.5 0.53 0.11 1.52 1.9 1.88 1.0260 2
木星 5.2 11.2 318 5.20 1.3 11.86 0.4135 63
土星 9.5 9.41 95 9.54 2.5 29.46 0.444 47(有34颗已命名)
天王星 19.2 3.98 14.6 19.22 0.8 84.01 0.7183 29
海王星 30.1 3.81 17.2 30.06 1.8 164.79 0.6713 13
*1930年,冥王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确认为行星,但一些天文学家对其行星的身份仍持怀疑态度.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在19世纪末,很多天文学家推测海王星之外还有别的行星,因为测试海王星的轨道和理论算出的轨道不一样.他们叫这颗星“行星X”,是未知行星的意思.
美国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在1909年和1913年两次寻找海王星之外的行星,但是没有找到.1915年结束之后,罗威尔发表论文,写出估测的行星数据.其实在那一年,他所在的天文台照到了冥王星的照片,但是直到1930年才认出这是一颗行星.
可是冥王星的质量太小,无法解释海王星的轨道.天文学家继续寻找“行星X”,但是这个名字又有了第十大行星的意思,因为X是拉丁文的10.直到“旅行者2 号”探测器临近海王星,才发现海王星的质量一直算错很多.用正确的质量,加上冥王星的影响,海王星的现实轨道和计算轨道一致.
按照行星轨道计算,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不可能在60AU之内(冥王星现在离太阳大约30AU).如果确实有第十大行星,它的轨道会很倾斜,很可能是外星系的天体,靠太阳太近,而被太阳吸引入轨.
一直以来,天文界对冥王星的地位一直有所争议.甚至有些地方的天文馆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的地位中剔除.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自21世纪以来,科学家在冥王星更远的外围分别发现了三颗较大的行星.依序为2004年所发现的“Sedna”,代号为 2003 VB12;2005年同时发表的“Santa”,代号为2003 EL61及代号为2003 UB313(发现者未公布其名称)的行星.
2005年7月19日美国科学家发现的2003 UB313,研究人员估算其直径达3,000公里,被一些人认为很可能是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发现者已向国际天文学协会提出申请等待批准.
“水内行星”
天文学家曾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天文学家怀疑可能有一个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行星的引力引起的,并用一个火神的名字给这个行星起名为“祝融星”(中文常译为“火神星”),但天文学家们观测了五十多年仍然未找到这颗行星.
“水内行星”的假设,已被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排除.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解释了水星的奇怪运动,但天文学家们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其他资料
太阳系内众多包含固态表面,而其直径超过1公里的天体,它们的总表面积达17亿平方公里.
有人认为太阳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主星,在遥远的地方存在著一个伴星,名为“涅米西斯” (Nemesis).该假设是用作解释地球出现生物大灭绝的一些规则性,认为其伴星会摄动系内的小行星和彗星,使其改变轨道冲进太阳系,增加撞击地球的机会并出现定期生物灭绝.
行 星 的 形 成
类地行星是经由碰撞聚集固态的物质颗粒成为微小行星 ,再聚集微小行星形成的.
类木行星以水冰相互吸附为起点,质量够大后,进一步吸附氢、甲烷,形成气体行星.
太阳系的行星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
成员包括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
是小而密的岩石世界,具有较稀少的大气.
内部结构:中心有金属核心,外为石质的地壳所包围,表面有相当多的坑洞,平均密度约为3-5g/cm3 .
类木行星
成员包括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是体积大、质量大、但是密度小的气体世界,具有浓密的大气.平均密度约≤1.75 g/cm3,土星的密度约为0.7g/cm3,木星 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
结构:由内而外,中心有岩石核心、液态金属氢、液态分子氢、充满气体的大气层,表面有漩涡状的云层.另有行星环及为 数众多的卫星环绕著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太阳为中心依序为: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图中各行星的大小代表其真实的相对大小.
到底谁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
从1999年2月11日开始,冥王星终於变成太阳系中名符其实的最远的行星.根据JPL天文学家们的计算,从国际标准时(UT)9:08a.m.(中原标准时间17:08)开始的228年内,冥王星都会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1930年2月18日,Clyde Tombaugh研究Lowell天文台望远镜所拍摄的天空照片时发现了冥王星.冥王星绕日周期为248年,轨道倾角约为17度,轨道偏心率约为0.2480.它主要是由岩石和冰所组成,有四季的变化.冥王星只有一颗卫星,名为查龙(Charon),在1978年才发现它的存在.由於冥王星轨道倾角及偏心率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也就是说,冥王星近日点附近的轨道,有部份会落在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见附图),所以从1979年2月7日开始到1999年2月11日为止的20年间,冥王星至太阳的距离比海王星还近.
这样看来,2月11日时,冥王星会不会和海王星发生碰撞呢?答案是:不会!为什么呢?冥王星和海王星若要相撞,则两者必须同时到达它们的轨道交点.冥王星和海王星的会合周期大约是497年,即冥王星每绕日二周,海王星已绕日三周.所以每当冥王星经过轨道交点的时候,海王星总会绕到别的地方,发生碰撞的机会微乎其微.此外,冥王星相对於黄道面的轨道倾角比其他行星都大很多,也是不会发生碰撞的原因之一.
冥王星的直径大约是2300公里左右,在所有行星中,它比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小很多,甚至比月球还小;它的性质跟巨大且为气态的类木行星(木、土、天王、海王)不一样;轨道倾角及偏心率也都比其他行星大很多.所以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应不属於「行星」一族,而应是归类於「库伯带(Kuiper Belt)」的成员.柯依伯带位于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外的区域,带中的天体都比冥王星小很多,而且大多是由冰所组成,可能是太阳系演化早期的残片.不过,冥王星的外形是成圆球形,与这些库伯带天体多为不规则状又有些许的不同;而且冥王星很规律地绕日旋转,所以,在经过众多争议之后,它仍被归为「行星」族. 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
所以我们对冥王星的认识非常有限.美国太空总署(NASA)下所属的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目前正在进行一个称为「冥王星?w伯带(Pluto-Kuiper Express)」的计划,预计在公元2004年发射太空船,大约再10年之后,太空船就会飞掠冥王星和查龙,并探测库伯带中的天体.
根据2006年0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决议:冥王星被视为是太阳系的“矮行星”,不再被视为行星.从这一天起,冥王星不再是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代替了它的地位.
水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57,910,000 km (0.38 AU)
直径 4,878 km
质量 3.30e23 kg
密度 5.43 gm/cm
重力 0.376 G
公转 87.97 地球天
自转 58.65 地球天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由於水星距离太阳实在太近了,表面温度很高,太空船不易接近,在地球上也不容易观测,因为可观测的时间都集中在清晨太阳出来的前几分钟,和夕阳落下后的几分钟,时间不容易掌握,而且,在背景亮度尚高的情况下,要去找一颗比月亮大不了多少的水星,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所以它运行的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每秒的速度接近48公里,并且不到88天就公转太阳一周.水星非常小,是由岩石构成的,表面布满被流星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山和坑洞,另外有平滑,稀疏的坑洞平原.水星表面另外还有山脊,这是行星在40亿年前核心逐渐冷却与收缩所形成的,因此表面起伏不平.水星自转的速度非常缓慢,自转一周将近59个地球日,所以水星的一个太阳日(从日出到另一个日出)差不多要176个地球日—相当於水星一年88日的两倍长.水星的表面温度很悬殊, 向阳面高达摄氏430度,阴暗面则在摄氏零下170 度.当黑夜降临时,由於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温度下降很快.大气成分包括由太阳风所捕捉到的微量氦和氢,或许还有一点其他的气体.
金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08,200,000 km (0.72 AU)
直径 12,103.6 km
质量 4.869e24 kg
密度 5.24 gm/cm
重力 0.903 G
公转 224.7 地球天
自转 243 地球天
金星是太阳系第二颗行星,全天最亮的行星就是金星,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才看得到,最亮时的亮度可超过 -4,有如一盏挂在山边的路灯,一般的望远镜即可观测,常可看到如月球的盈亏现象.在古代的西方世界,金星代表著美丽的女神金星是一颗岩石构成的行星,也是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金星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缓慢的反方向自转,因此使它成为太阳系中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大约需243个地球日.
金星比地球稍微小一点,内部构造或许也类似.金星是除了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温室效应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厚的云层内含有硫酸的小滴,并由风以每小时接近360公 里的速度吹向行星各处.虽然金星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自转一周,但高速的风只需4个地球日就把云吹得环绕行星一圈.高温、酸云和极高的大气压力,(大约是地球表面的90倍),显示金星的环境恶劣.
地球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9,600,000 km (1.00 AU)
直径 12,756.3 km
质量 5.976e24 kg
密度 5.52 gm/cm
重力 1 G(9.8 m/s2)
公转 365.26 地球天
自转 1 地球天
美丽的地球,生命的奇迹,是宇宙的巧合或是上帝的杰作?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有一卫星称为月亮,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及距离太阳位置的适当,是生命起源的重要条件.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远的行星,也是直径最大和比重最大的岩石行星,同时也是唯一 己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内部的岩石和金属显示它是一颗典型的板块组成,由於板块推挤,因此交界处会发生地震和火山等活动.地球的大气层和同一张保护层,它能阻挡来自太阳有害人体的辐射,并防止流星撞击行星表面,除此之外,还能积存足 够的热,防止气温急遽下降.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为水所包围,其他行星的表面都未发现这类液态形式的水.地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它大得足以把这两个天体视为一个双行星系统.
火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27,940,000 km (1.52 AU)
直径 6,794 km
质量 6.4219e23 kg
密度 3.94 gm/cm
重力 0.38 G
公转 686.98 地球天
自转 1.026 地球天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个行星,在晴朗的夜空里,代表战神的火星闪著火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万人的视线.十万年前有一颗来自火星的岩石坠落於地球的极区,冰封.人们在此陨石里发现了,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化石,这化石是三十亿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科学家正积极的研究,并探测这颗表面充满神密河道及火山的星球,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吗?
生命如何形成
火星即常所说的红色行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三小的行星直径约为地求的二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表面的重力约地球的三分之一强.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只有地球大气层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少量的云层和晨雾.因为大气层很薄,在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火星赤道附近温度白天可达到27C,在夜晚可降至零下111C.
火星的北半球有许多由凝固的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大平原,南半球有许多环形山与大的撞击盆地,另外还有几个大的、己熄灭的火山,例如奥林帕斯山,宽600公里,还有许多峡谷和分岔的河床.峡谷是 地壳移动所 造成的而河床一般认为是己乾涸的河流形成的.在火星上高纬度的地方,冬天时由於温度太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冻结,而在五十公里高的地方形成云,到了春天便消失.夏天时由於日照强烈,地面温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气 因受热而产生强劲的上什气流.这个股气流会将地面的灰尘往上卷,在空中吸收阳光的热而进一步提高大气的温度,使上升的速度增快,因此火星上常可看到大规模的暴石砂.
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奥林柏斯山,高出地面24公里,几乎是地球上最高山3倍,同时也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木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778,330,000 km (5.20 AU)
直径 142,984 km (equatorial)
质量 1.900e27 kg
密度 1.31 gm/cm
重力 2.34 G
公转 11.86 地球年
自转 0.414 地球天
木星是太阳系第五颗行星,也是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位於火星於土星之间,用一般的天文望远镜(60mm 72倍)即可看到它表面的条纹及四颗明亮的卫星,是全天第二亮的行星仅次於金星,木星的亮度最高可超过 -2.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远的行星,也是四大气体行星中的第一个 .它是最大且重的行星,直径有地球的11倍,质量是其他八个行星总和的2.5倍.木星可能有个小的石质核心 ,四周是由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所构成的内地函.内土诡函的外面是由液愈氢和氦所构成的 外地函,它们融合成气态的大气层.木星的快速自转使大气层中的云形成带状与区层 稳定的乱流形成白与红斑等特别的云,这两种都是巨大的风暴.最有名的云是一个称为大红斑的风暴,它由一个比地球宽三倍, 升起於高云之上约七公里的旋涡圆 柱状云所构成.
木星有一个薄、暗的主环,里面有个由朝向行星延伸的微粒所形成稀薄光环.目前己知有16个卫星.四个最大的卫星(称为伽利略木卫)是甘尼八德、卡利斯、埃欧和欧罗巴.甘尼八德与卡利斯多表面有许多坑洞,或许还有冰.欧罗巴表面表滑, 并覆著冰,或许还有水.埃欧表面有许多发亮的红色、橘色和黄色的斑点.这些颜色来自于活火山的硫磺物质,由喷出表面高达数百公里的绒毛状熔岩所造成的.
土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1,429,400,000 km (9.54 AU)
直径 120,536 km (equatorial)
质量 5.688e26 kg
密度 0.69 gm/cm
重力 1.16G
公转 29.46 地球年
自转 0.436 地球天
土星是太阳系第六颗行星,也是体积第二大的行星,有着美丽的环,在地球以一般的望远镜即可看见,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是气体,故自转都相当快.土星的环主要是由冰及尘粒构成,据科学家推测,可能是因某卫星受不了土星强大的吸引力而解体成碎片.
土星的环平面与土星公转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当土星公转至某一位置时,土星的环平面刚好与我们的视线平行,我们在地球上便无法看到此一土星环,因为土星环实在太薄了,我们无法从侧面看到,另外,当土星环与阳光平行时,因环平面没有受光,故我们也无法看到.
土星是从太阳算起的第六颗行星,也是一个几乎和木星一样大的气体巨星,赤道直径约 120500公里.土星可能有一个岩石与冰构成的小核心,周围是金属氢(液态氢,性质如同金属)构成的内地函.在内地函的外面是是由液态氢构成的外地函、融合成为气态的大气层.
土星的云层形成带状与区层,颇似木星,但由於外层的云薄而显得较模糊.风暴和漩涡发生在云中,看起来为呈红或白色椭圆.
土星有一个极薄但却很宽的环状系统,虽然厚不到一公里,却从行星表面朝外延伸约420000公里.主环包括数千条狭窄的细环, 由小微粒和大到数公尺宽的冰块所构成.土星己有18颗卫星,其中有些在光环内运行, 这会施加重力,影响到环的形状.有趣的是,卫星中的7颗为共内轨道,与别的卫星分享同一个轨道.天文学家相信这些共用轨道的卫星为来自同一,但后来碎裂的卫星.
天王星的小档案:
平均日距 2,870,990,000 km (19.218 AU)
直径 51,118 km (equatorial)
质量 8.686e25 kg
密度 1.28 gm/cm
重力 1.15G
公转 84.81 地球年
自转 0.72 地球天
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七颗行星,在太空船未到以前,人类并不知道它也有如土星一样美丽的环,天王星是人类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最远的一颗行星,但,如果你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的话,是很难在众星里寻到的天王星(Uranus)的最大特徵是自转的倾斜度很大.一般行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面都很接近垂共直,唯独天王星的自转轴成九十八度的倾斜,几乎是横躺著运行.因此, 太阳有时整天都照在北极上,而这时的南半球就全天黑暗.天王星表面发出带有白色的蓝绿光彩,因此推测它的大气可能含有很多甲烷.而天王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倍,质量约十四倍,但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