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将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00:48:09
能听到“兹喇兹喇”的声音,因为西红柿电池产生电能了,使得耳机有电流音.苹果一样的.同学最好自己实验一下,印象比较深刻.
反应的主要是锌片和溶液中的H+反应,而SO42-只是一个导电介质不参加反应且在反应时间内溶液中的离子分部大致不会变化你的题目还有点歧义
锌片、铜片、稀硫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导致负极附近硫酸
锌片负极铜片正极看电子层的外围电子.
D.负极(活泼金属做负极)
锌做负极,Zn-2e=Zn+铜极上的反应是:2H++2e=H2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锌被氧化,氢离子被还原0.2mol电子流到正极,产生2.24升气体
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入插入稀硫酸中,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片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则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选D.
甲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Zn和稀硫酸发生化学腐蚀;乙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乙为原电池,(1)A.装置甲中Cu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无气泡产生,乙中构成原电池,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
(6分,每空2分)(1)BD(2)Zn+2H+=Zn2++H2↑; 6.5
整个装置构成一个原电池,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锌片将逐渐变小,铜片表面产生气泡,生成氢气.
哈哈,楼主又见面了.这次怎么没有物理呢?化学1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硫酸根的浓度逐渐增大B负极附近硫酸根的浓度逐渐减小C负极附近硫酸根的浓度逐渐增到D正
不会同时反应,如果锌片也有气泡那么说明锌片不纯,锌片内部可能有C之类的杂质,在内部有形成了一个原电池,有气泡产生
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是铜片上(产生无色气体)原因:H+在铜片上被还原,2H++2e=H2↑锌片(溶解),原因:Zn被氧化为Zn2+进入溶液
D是正确的.这三者构成的原电池,都知道原电池是较活泼的一方与溶液之间间接的发生反应,锌片失电子,由导线传递到达正极,那么正极就带负电,负极(即锌片一极)带正电,硫酸根离子带的是负电,所以说理应向带正电
当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中时,就会形成一组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锌原子中的电子通过导线传导于铜原子表面,并释放电子给铜原子周围的氢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形成氢气并聚集成气泡逸出
锌片溶解,电流表指针转动,铜片上有气泡.原因:锌和铜通过导线连接插入同一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通过导线从锌流向铜,在铜表面被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生成氢气,所以铜片上有气泡,
对再问:为什么?再答:Zn片自身产生了原电池
锌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氢离子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冒出.对于整个原电池回路,电流在溶液中的方向是从锌片端指向铜片端,则氢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方向是从锌片端移动到铜片端,以至于大量氢离子在
铜片-锌片-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原电池放电时,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析出,发生还原反应,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溶
补充“110.247.97.*”的答案:这个现象的原理在于:锌的电极电位很负,铜的电极电位很正,而西红柿液体中含有足够的醋酸,由此构成了阳极(锌)、电解质(西红柿液)、铜的原电池,但由于体系属于弱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