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形ABC中,AB,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P,求证PA等于PB等于PC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6:28:25
这个是等腰三角形,做BC边上的高(也就是中线)AD,则BD=CD=7AD=√(AB^2-BD^2)=24所以Sabc=1/2AD*BC=168
过点A做BC边垂线,交于H,因为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H=2分之1BC也就是8了,再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来AH等于15,然后三角形就等于15乘16再除2结果120..
过A作AD⊥BC于D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1/2BC=1/2*4=2由勾股定理得:AD=√(AB^2-BD^2)=√(6^2-2^2)=4√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1/2*BC*AD=1/2*4√
证明:D,E分别为BC,AC的中点,即DE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则:DE/AB=1/2;同理可证:EF/BC=1/2;DF/AC=1/2.即DE/AB=EF/BC=DF/AC.故⊿DEF∽⊿ABC.
可能这个知识点你没有学到过,用的是海伦定理.它就是根据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来求面积.S=p(p-a)(p-b)(p-c),然后把求出来的s开根号.公式当中a,b,c分别指的是三角形的三条边.而公式中的p
向量AB*向量BC+向量AB的平方=0向AB(向BC+向AB)=0向AB·向AC=0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在三角形abc中,ab=bc=5则:△ABC为等腰△底边上的高=5sinA=4底边ac=2根号(5²-4²)=6所以,△abc的面积=6×4÷2=1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海伦公式)(p=(a+b+c)/2)S=√[p(p-a)(p-b)(p-c)]=(1/4)√[(a+b+c)(a+b-c)(a+c-b)(b+c-a)]这是一个公式套公式
一令Ac边上的高为h,这样好计算如果AB上坐高不好算高将Ac分成x、y两段,则有x+y=15,x^2+h^2=14^2,y^2+h^2=13^2,第二式减第三式得x^2-y^2=(x+y)*(x-y)
这题有两种方法1:做高:(如bc边上的高,垂点为d),并设bd长为x,则dc为14-x然后分别用勾股定理求ad的两个表达式,构成方程,解方程得x,再求高ad2:余弦定理:用余弦定理求出该三角形中的任一
作CD垂直AB,设AD=x,则13的平方-x的平方=14的平方-(15-x)的平方,解得x=33/5,所以CD=11.2,S=15×11.2÷2=84
这是个直角三角形,面积=210 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来判断 过程如下图:
A²D=AD²,还真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写法,难道是新课标的新记法吗?总之,根据答案,这里应该是:AB²-BD²=AC²-CD²=AD²
S△ABC=1/2*BC*AD=1/2*AB*CE又∵AB=2厘米,BC=4厘米代入,得AD:CE=1:2
三角形面积s=1/2乘以底乘以高s=1/2*2*ad=1/2*4*ce面积相同,1/2约掉,ab:bc=1:2所以ad:ce=1:2
解题思路:要求周长,就是求各边长和,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得到线段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后即可求出.解题过程:∵△ABC中,BC=8,AB的中垂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与E,∴AD=B
内切圆半径r=2S/(a+b+c),做AD垂直BC,用勾股弦定理可得,AD=4√2;则S=8√2;代入公式得:16√2/(6+6+4)=√2就是内切圆半径.
如图:1.向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重心的性质, 1:2可得答案 A
c=AB=2,a=BC,b=AC,b=根号2*a由余弦定理得a²+b²-2abcosC=c²=4即a²+2a²-2根号2*cosCa²=4,
AD是BC边的中线所以:BD=CD=BC/2=30/2=15三角形ABD中:AB=17,AD=8,BD=15所以:AB^2=AD^2+BD^2所以:三角形ABD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DB=90°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