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观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利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11/13 09:58:03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利弊
区分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有利于更好地践行教育人性化
但在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却存在将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相混淆的倾向,影响了我们对教育人性化的正确把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本主义由于强调人的非理性、主体性和超越性而颇受青睐.一些论者试图从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汲取营养以回应新时期人们对教育人性化的要求,以为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基础教育改革,或者以之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或者心理学基础就等于“以人为本”.殊不知,分别建立在“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两种不同哲学基础上的教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不澄清二者的异同,势必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我们对教育人性化的正确理解.
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有共同点.一方面,二者都以人为目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反对把人看成“手段”和“工具”,认为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完成”、“自我生成”、“自我实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其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二者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把主体性看成一种发自生命本源的自我超越能力,甚至把人提到哲学的中心位置,强调主体不是作为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人共在.因此,它十分推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认为只有在这种教育中,师生间才能坦诚相对,各自都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实现自我.以人为本教育观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要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可见,无论是“人本主义”教育观还是“以人为本”教育观,都强调人的作用,都凸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虽然两种教育观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强调“以人性为本位”,都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批判精神.但是,由于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即一个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基础上的教育观,一个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人性基础上的教育观,因此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两者在处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的不同.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现代哲学中与所谓科学主义相并立(而非对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在这种哲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以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形成完满的人性以及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氛围.但是,它们所谓的“人”或者“人性”都是抽象意义的人和“人性”,是将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的“人性化”.在人本主义看来,学校应该是学生个体为所欲为的所在,只有这样,人的优异的“先天潜能”才能够充分地得到实现.在师生关系上,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人本主义教育观从人格、情感的视角来诠释师生关系,比之于只讲“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们眼中的“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个体”和“个体实现”,是完全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的.因此,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由于过度强调个人的需要,而对社会的需要缺少必要的责任心曾经受到批评者的指责.[4]事实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这正是以人为本教育观也是教育人性化的题中之意.
以人为本教育观是建立在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基础之上的.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这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更是社会性的存在,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关系,这是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必定属于某一个家庭、地区和国家,他总是要受到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物质的或者精神方面的影响,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个体.以人为本教育观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教育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疑是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超越.
另一方面是两者在处理科学认知与学生发展关系上的不同.
人本主义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要把握人的存在及宇宙存在的本质,只有靠非理性的直觉,强调直觉和内心的体验才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存在主义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理性,认为人们对一个对象所倾注的不只是思维,更主要的是厌恶、孤寂、恐惧、忧虑等个人的情感,因此否定科学和理性、注重内心的自由和盲目的行动等非理性因素在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认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必然导致人的异化,不利于学生做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以此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就建立在了对现代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恐惧、焦虑和反抗的基础之上,将现代科学与人的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把人的发展建立在与社会、科技相分离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束缚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教育价值的认识.由于缺乏现实的感性基础,不能正确的解释现实的人的生活和实践,从而导致了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失落,也使人本主义教育观缺乏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而以人为本教育观看到了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强调知识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如前所述,以人为本教育观中的“人”不是抽象意义的人,而是生活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人类的世界是已经被科学化了的世界,不懂科学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将无法生存.科学知识的传授在无论是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还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基本职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都不曾改变,这也是学校教育的规律和意义所在.在现代教育中,科学认知与学生发展的密切关系是不容置疑的.
但在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却存在将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相混淆的倾向,影响了我们对教育人性化的正确把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本主义由于强调人的非理性、主体性和超越性而颇受青睐.一些论者试图从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汲取营养以回应新时期人们对教育人性化的要求,以为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基础教育改革,或者以之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或者心理学基础就等于“以人为本”.殊不知,分别建立在“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两种不同哲学基础上的教育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不澄清二者的异同,势必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必将影响我们对教育人性化的正确理解.
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有共同点.一方面,二者都以人为目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反对把人看成“手段”和“工具”,认为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完成”、“自我生成”、“自我实现”.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其根本动因就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二者都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人本主义把主体性看成一种发自生命本源的自我超越能力,甚至把人提到哲学的中心位置,强调主体不是作为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人共在.因此,它十分推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认为只有在这种教育中,师生间才能坦诚相对,各自都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实现自我.以人为本教育观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要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可见,无论是“人本主义”教育观还是“以人为本”教育观,都强调人的作用,都凸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虽然两种教育观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强调“以人性为本位”,都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批判精神.但是,由于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即一个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基础上的教育观,一个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人性基础上的教育观,因此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两者在处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的不同.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现代哲学中与所谓科学主义相并立(而非对立)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在这种哲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以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形成完满的人性以及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氛围.但是,它们所谓的“人”或者“人性”都是抽象意义的人和“人性”,是将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的“人性化”.在人本主义看来,学校应该是学生个体为所欲为的所在,只有这样,人的优异的“先天潜能”才能够充分地得到实现.在师生关系上,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人本主义教育观从人格、情感的视角来诠释师生关系,比之于只讲“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们眼中的“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个体”和“个体实现”,是完全凌驾于团体法则之上的.因此,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从根本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而且由于过度强调个人的需要,而对社会的需要缺少必要的责任心曾经受到批评者的指责.[4]事实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这正是以人为本教育观也是教育人性化的题中之意.
以人为本教育观是建立在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基础之上的.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这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更是社会性的存在,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关系,这是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必定属于某一个家庭、地区和国家,他总是要受到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物质的或者精神方面的影响,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中逐渐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个体.以人为本教育观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发展对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教育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疑是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超越.
另一方面是两者在处理科学认知与学生发展关系上的不同.
人本主义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要把握人的存在及宇宙存在的本质,只有靠非理性的直觉,强调直觉和内心的体验才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存在主义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理性,认为人们对一个对象所倾注的不只是思维,更主要的是厌恶、孤寂、恐惧、忧虑等个人的情感,因此否定科学和理性、注重内心的自由和盲目的行动等非理性因素在生命中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认为,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必然导致人的异化,不利于学生做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以此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就建立在了对现代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恐惧、焦虑和反抗的基础之上,将现代科学与人的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把人的发展建立在与社会、科技相分离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束缚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教育价值的认识.由于缺乏现实的感性基础,不能正确的解释现实的人的生活和实践,从而导致了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失落,也使人本主义教育观缺乏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而以人为本教育观看到了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强调知识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如前所述,以人为本教育观中的“人”不是抽象意义的人,而是生活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人类的世界是已经被科学化了的世界,不懂科学的人在任何地方都将无法生存.科学知识的传授在无论是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还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基本职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从来都不曾改变,这也是学校教育的规律和意义所在.在现代教育中,科学认知与学生发展的密切关系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