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开始于什么时间?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11/10 19:05:27
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开始于什么时间?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来源分为3类: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根据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的能源是从用火开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后用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现正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当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但地球上这些燃料的储量有限.未来铀和钍将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变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实际上将获得无尽的能源.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6、人们通常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把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它们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的热能.我们可以用热来取暖、做饭或制冷,也可以用热来产生蒸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使热能变成机械能;也可以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变成电能;如果把电送到工厂、企业、机关、农牧林区和住户,它又可以转换成机械能、光能或热能.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凡进入能源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均为商品能源.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均限于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农作物残余(秸秆等). 1975年,世界上的非商品能源约为0.6太瓦年,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据估计,中国1979年的非商品能源约合2.9亿吨标准煤.
8、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人们对一次能源又进一步加以分类.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可高出 5~10倍,核聚变最合适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更加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环保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会不断开发研究出更多新能源来替代现有能源,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对能源的高度需求,而且我们能够预计地球上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能源正等待我们去探寻与研究.
中国的能源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煤的探明储量达600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和天然气的理论储量也很丰富.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等实际情况,中国已确定开发与节能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将优先开发煤和水电;大力勘探并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在严重缺能地区将有计划地建设核电站;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沼气和薪炭速生林,推广新型炉灶;积极开展新能源的科学试验和示范利用工作.
中国能源形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 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其中,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四种.而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世界能源消费预测
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预测,全球2005年到2030年间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55%,年均增长率为1.8%.能源需求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而2005年为 114亿吨油当量.化石燃料仍将是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2005年到20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总量中占到84%.石油仍是最重要的单种燃料,尽管它在全球需求中的比重从35%降到了32%.2030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16亿桶/日,比2006年多出3200万桶/日(增长了37%).从绝对数量上看,煤炭需求量增幅最大,与近年来的飞速增长保持一致.在2005年到2030年间煤炭需求量将上升73%,其在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也将从25%提高到28%.煤炭用量增长大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天然气的比例适度的增加,从21%上升到22%.电力用量将翻一番,它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7%上升到22%.预计要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大概需要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方面投入22万亿美元的资金,筹措所有的投资资金将具有挑战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最快,在参考情景中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量的74%.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增长量的45%.OECD国家占五分之一,转型经济国家占其余的6%.总的来看,到了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47%,在2030年占一半以上,而目前仅为41%.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所有一次能源(非水利可再生能源除外)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将增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量约有一半用于发电,另外有五分之一用于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石油的燃料.
世界石油市场预测
1.世界石油价格
世界石油价格定义为石油精炼企业的年平均进口原油收购成本.本文描述了三种不同的油价.基准情景代表了当前对OPEC可能行为的判断,OPEC可以通过调整产量使世界石油价格维持在22-28美元/桶范围内.据估计,OPEC将是中期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因此它的产量决策将对世界油价有很大影响.世界低油价情景代表未来市场石油生产竞争激烈并且供应充足.高油价情景代表OPEC出于非经济原因,制定较低的石油产量目标,内部团结且能够形成市场垄断.
2.世界石油供应
据预测,2025年的世界石油供应将比2001年增加4400万桶/天.产量的增加不仅来自OPEC国家,也来自非OPEC产油国.然而,总增加量中可能只有40%来自非OPEC国家.在过去20年中,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导致OPEC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其历史最高市场份额 1973年的52%.新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工业成本降低、政府对厂商的财税优惠政策都有利于非OPEC产油国石油生产量的继续增加.未来20年中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60%将由OPEC成员国产量的增加来完成,而不是依靠非OPEC产油国.预计在2025年OPEC石油产量比其在2001年的产量高出 2500万桶/天.预计OPEC组织2010年的生产能力比前期预测的略少.一些分析家提出OPEC可能通过保留生产能力扩张的策略来追求价格继续攀升.
3.储量与资源量
石油资源基准可以分为三类:已探明储量(已探明但未开采的石油),储藏增长值(主要由于技术因素增加了油气的回收率,导致储量的增加),未发现储量(有待通过勘探发现的资源).美国、前苏联、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的储量增长较快,而前苏联和中南美洲的未发现储量较大.
4.世界其他机构预测的价格
数家分析机构对石油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的差别较大.原油价格在未来的20年中,价格基本维持在20~25美元/桶的水平.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又名生物质能)是利用有机物质(例如植物等)作为燃料,通过气体收集、气化(化固体为气体)、燃烧和消化作用(只限湿润废物)等技术产生能源.只要适当地执行,生物质能也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能源,但要看生物质能燃料是如何产生出来.
目前全球范围正在炒做用玉米、小麦、食糖等粮食来制造汽油等能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过高价格带来的过高成本.
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能量转化
各种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转化,在一次能源中,风、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机械能(动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种风力机械(如风力机)和水力机械(如水轮机)转换为动力或电力.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一般是通过燃烧将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将热能通过各种类型的热力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转换为动力,带动各类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工作;或是带动发电机送出电力,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发电和交通运输需要的能源占能量总消费量的很大比例.据预测,20世纪末仅发电一项的能源需要量将大于一次能源开发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转化为电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电气化程度越高,生产力越先进,生活水平越高.
节能
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 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由于常规能源资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节约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这些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尤其是石油,它的世界贮量相对很少),千方百计地寻求代用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一些既能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业内官员和学者认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即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使我国核电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我国的风电资源量在10亿千瓦左右,目前仅开发几百万千瓦,应当对风电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促进用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要加快发展核电.最近一两年,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坚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信心,今年以来核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核电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规模要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还要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
节能减排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侯云春表示,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大力节约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管理节能,大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发展,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
能源危机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1913年,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时,时任海军上将的邱吉尔就提出了“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一迄今仍未过时的能源多样化原则.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安全的内涵得到极大拓展,特别是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正式提出了以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国家也据此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世界上常规能源的储量有的只能维持半个世纪(如石油),最多的也能维持一、二百年(如煤)人类生存的需求.
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比上个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费据统计却增加了16倍多.无论多少人谈论“节约”和“利用太阳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气井”或者“发现更多更大的煤田”,能源的供应却始终跟不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呈现出与历次石油危机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它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而是包括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 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http://bbs.chinagb.net/?fromuser=婕能公主
参考资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分类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能源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来源分为3类: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2、按能源的基本形态分类,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根据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人工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一次能源包括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三种能源是一次能源的核心,它们成为全球能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也被包括在一次能源的范围内;二次能源则是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洁净煤、激光和沼气等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
3、按能源性质分,有燃料型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木材)和非燃料型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的能源是从用火开始的,最早的燃料是木材,以后用各种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泥炭等.现正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当前化石燃料消耗量很大,但地球上这些燃料的储量有限.未来铀和钍将提供世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一旦控制核聚变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人类实际上将获得无尽的能源.
4、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石油等,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等.
5、根据能源使用的类型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常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新型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由于新能源的能量密度较小,或品位较低,或有间歇性,按已有的技术条件转换利用的经济性尚差,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但新能源大多数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是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6、人们通常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把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它们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的热能.我们可以用热来取暖、做饭或制冷,也可以用热来产生蒸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使热能变成机械能;也可以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变成电能;如果把电送到工厂、企业、机关、农牧林区和住户,它又可以转换成机械能、光能或热能.
7、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凡进入能源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如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等均为商品能源.国际上的统计数字均限于商品能源.非商品能源主要指薪柴和农作物残余(秸秆等). 1975年,世界上的非商品能源约为0.6太瓦年,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据估计,中国1979年的非商品能源约合2.9亿吨标准煤.
8、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人们对一次能源又进一步加以分类.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反之称为非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非再生能源.地热能基本上是非再生能源,但从地球内部巨大的蕴藏量来看,又具有再生的性质.核能的新发展将使核燃料循环而具有增殖的性质.核聚变的能比核裂变的能可高出 5~10倍,核聚变最合适的燃料重氢(氘)又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中,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更加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环保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专家们会不断开发研究出更多新能源来替代现有能源,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对能源的高度需求,而且我们能够预计地球上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能源正等待我们去探寻与研究.
中国的能源
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煤的探明储量达600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和天然气的理论储量也很丰富.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每年的能源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等实际情况,中国已确定开发与节能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将优先开发煤和水电;大力勘探并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在严重缺能地区将有计划地建设核电站;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沼气和薪炭速生林,推广新型炉灶;积极开展新能源的科学试验和示范利用工作.
中国能源形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 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其中,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四种.而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世界能源消费预测
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07》预测,全球2005年到2030年间的一次能源需求将增加55%,年均增长率为1.8%.能源需求将达到177亿吨油当量*,而2005年为 114亿吨油当量.化石燃料仍将是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在2005年到20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总量中占到84%.石油仍是最重要的单种燃料,尽管它在全球需求中的比重从35%降到了32%.2030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16亿桶/日,比2006年多出3200万桶/日(增长了37%).从绝对数量上看,煤炭需求量增幅最大,与近年来的飞速增长保持一致.在2005年到2030年间煤炭需求量将上升73%,其在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也将从25%提高到28%.煤炭用量增长大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天然气的比例适度的增加,从21%上升到22%.电力用量将翻一番,它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7%上升到22%.预计要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大概需要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方面投入22万亿美元的资金,筹措所有的投资资金将具有挑战性.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增长最快,在参考情景中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量的74%.仅中国和印度就占全球增长量的45%.OECD国家占五分之一,转型经济国家占其余的6%.总的来看,到了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47%,在2030年占一半以上,而目前仅为41%.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所有一次能源(非水利可再生能源除外)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将增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量约有一半用于发电,另外有五分之一用于满足交通运输需求,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石油的燃料.
世界石油市场预测
1.世界石油价格
世界石油价格定义为石油精炼企业的年平均进口原油收购成本.本文描述了三种不同的油价.基准情景代表了当前对OPEC可能行为的判断,OPEC可以通过调整产量使世界石油价格维持在22-28美元/桶范围内.据估计,OPEC将是中期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因此它的产量决策将对世界油价有很大影响.世界低油价情景代表未来市场石油生产竞争激烈并且供应充足.高油价情景代表OPEC出于非经济原因,制定较低的石油产量目标,内部团结且能够形成市场垄断.
2.世界石油供应
据预测,2025年的世界石油供应将比2001年增加4400万桶/天.产量的增加不仅来自OPEC国家,也来自非OPEC产油国.然而,总增加量中可能只有40%来自非OPEC国家.在过去20年中,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导致OPEC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其历史最高市场份额 1973年的52%.新的勘探和开采技术、工业成本降低、政府对厂商的财税优惠政策都有利于非OPEC产油国石油生产量的继续增加.未来20年中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60%将由OPEC成员国产量的增加来完成,而不是依靠非OPEC产油国.预计在2025年OPEC石油产量比其在2001年的产量高出 2500万桶/天.预计OPEC组织2010年的生产能力比前期预测的略少.一些分析家提出OPEC可能通过保留生产能力扩张的策略来追求价格继续攀升.
3.储量与资源量
石油资源基准可以分为三类:已探明储量(已探明但未开采的石油),储藏增长值(主要由于技术因素增加了油气的回收率,导致储量的增加),未发现储量(有待通过勘探发现的资源).美国、前苏联、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的储量增长较快,而前苏联和中南美洲的未发现储量较大.
4.世界其他机构预测的价格
数家分析机构对石油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的差别较大.原油价格在未来的20年中,价格基本维持在20~25美元/桶的水平.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又名生物质能)是利用有机物质(例如植物等)作为燃料,通过气体收集、气化(化固体为气体)、燃烧和消化作用(只限湿润废物)等技术产生能源.只要适当地执行,生物质能也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能源,但要看生物质能燃料是如何产生出来.
目前全球范围正在炒做用玉米、小麦、食糖等粮食来制造汽油等能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过高价格带来的过高成本.
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力和动力的物质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能量转化
各种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转化,在一次能源中,风、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机械能(动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种风力机械(如风力机)和水力机械(如水轮机)转换为动力或电力.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一般是通过燃烧将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将热能通过各种类型的热力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转换为动力,带动各类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工作;或是带动发电机送出电力,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发电和交通运输需要的能源占能量总消费量的很大比例.据预测,20世纪末仅发电一项的能源需要量将大于一次能源开发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转化为电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电气化程度越高,生产力越先进,生活水平越高.
节能
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 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由于常规能源资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节约常规能源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这些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尤其是石油,它的世界贮量相对很少),千方百计地寻求代用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一些既能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业内官员和学者认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即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使我国核电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我国的风电资源量在10亿千瓦左右,目前仅开发几百万千瓦,应当对风电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促进用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要加快发展核电.最近一两年,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坚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信心,今年以来核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核电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规模要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还要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
节能减排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侯云春表示,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大力节约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管理节能,大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发展,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
能源危机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1913年,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时,时任海军上将的邱吉尔就提出了“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一迄今仍未过时的能源多样化原则.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安全的内涵得到极大拓展,特别是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正式提出了以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国家也据此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世界上常规能源的储量有的只能维持半个世纪(如石油),最多的也能维持一、二百年(如煤)人类生存的需求.
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比上个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费据统计却增加了16倍多.无论多少人谈论“节约”和“利用太阳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气井”或者“发现更多更大的煤田”,能源的供应却始终跟不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呈现出与历次石油危机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它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而是包括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 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http://bbs.chinagb.net/?fromuser=婕能公主
参考资料:http://bbs.chinagb.net/?fromuid=6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