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人物 知识要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18:42:41
人教版历史选修人物 知识要点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属于晚期猿人阶段)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制造工具
会使用火
北京人 地点:在北京西南周口店
距今时间:约70万年----20万年
(属于晚期猿人阶段)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会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 采集、狩猎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遗址
(水稻)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属于长江流域.
距今时间:约7000年前 种植水稻(世界最早)
房子:干栏式房子
半坡遗址
(粟)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
距今时间:6000多年前 种植粟(世界最早)
房子:半地穴房子.
手工业:制造彩陶
第3课
华夏之祖 炎黄子孙(华夏族)的来历: 在距今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的结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人文初祖)
尧舜禹“禅让”
尧传舜,舜传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形成.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都城(阳城)建立者——禹
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都城(殷) 建立者——汤
前1046年——西周建立——都城(镐京)建立者——周武王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第6课
春秋战国
的纷争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图)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
(战国时修建) 李冰—在岷江中游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和意义: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从目的和效果看:达到了统一.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和建立封建统治的需要.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说明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和变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 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孔子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贡献:创立儒家学派.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要谦虚好学).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百家争鸣” 儒家:① 孔子——春秋晚期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②孟子——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道家: 老子——春秋晚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墨家: 创始人---墨子—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①孙武—— 春秋晚期(兵家的鼻祖 ) 著:《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②孙膑——战国时期 著:《孙膑兵法》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
(前221年) 时间---公元前221年
统一完成者----嬴政
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②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③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经济、文化上——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军事上——修筑长城和开发南疆,开凿了灵渠.
统一的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长城 秦长城的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点最为突出的贡献),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陈胜、吴广;
地点----大泽乡; 在陈建立了政权.
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2课 大统一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①重视人才.②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上:①取消地方的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②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改由中央实行专卖.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
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孔子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西汉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内容: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第14课 卫青、霍去病
破匈奴
时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作用:取得决定性胜利,使匈奴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反抗.
意义:解除了北方边疆的危患,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昭君出塞 时间:公元前一世纪
东汉汉元帝时——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丝绸和铁器,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也开通了丝绸之路这条中西交通要道.
①丝绸之路路线----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②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中西交通交通的重要渠道.是一条友谊之路,和平之路,文明之路,贸易之路.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我国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功: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②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④破格录用人才⑤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⑥在长安创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⑦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匈奴从此不能再与西汉抗衡⑧派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开通了丝绸之路
不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但巨额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张的发明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那时用麻造纸.
东汉时,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名著.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东汉:华佗---①发明了“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②“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尊称“ 医圣” 著有《伤寒杂病论》,
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尊称为张天师).
司马迁和
《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点:陕西西安临潼 (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属于晚期猿人阶段)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制造工具
会使用火
北京人 地点:在北京西南周口店
距今时间:约70万年----20万年
(属于晚期猿人阶段)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会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 采集、狩猎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遗址
(水稻)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属于长江流域.
距今时间:约7000年前 种植水稻(世界最早)
房子:干栏式房子
半坡遗址
(粟)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
距今时间:6000多年前 种植粟(世界最早)
房子:半地穴房子.
手工业:制造彩陶
第3课
华夏之祖 炎黄子孙(华夏族)的来历: 在距今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炎帝和黄帝的结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人文初祖)
尧舜禹“禅让”
尧传舜,舜传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禅让”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形成.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都城(阳城)建立者——禹
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都城(殷) 建立者——汤
前1046年——西周建立——都城(镐京)建立者——周武王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第6课
春秋战国
的纷争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图)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
(战国时修建) 李冰—在岷江中游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明的防洪灌溉工程.
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成都平原.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和意义: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从目的和效果看:达到了统一.变法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建经济,和建立封建统治的需要.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催化剂.说明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和变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 商朝人刻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孔子
春秋晚期的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贡献:创立儒家学派.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要谦虚好学).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百家争鸣” 儒家:① 孔子——春秋晚期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②孟子——战国 “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保护环境
道家: 老子——春秋晚期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墨家: 创始人---墨子—春秋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①孙武—— 春秋晚期(兵家的鼻祖 ) 著:《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②孙膑——战国时期 著:《孙膑兵法》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
(前221年) 时间---公元前221年
统一完成者----嬴政
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②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③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经济、文化上——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军事上——修筑长城和开发南疆,开凿了灵渠.
统一的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长城 秦长城的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点最为突出的贡献),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陈胜、吴广;
地点----大泽乡; 在陈建立了政权.
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12课 大统一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①重视人才.②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上:①取消地方的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②取消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改由中央实行专卖.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
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孔子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西汉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13课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内容: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
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第14课 卫青、霍去病
破匈奴
时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作用:取得决定性胜利,使匈奴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从此再也无力与西汉反抗.
意义:解除了北方边疆的危患,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昭君出塞 时间:公元前一世纪
东汉汉元帝时——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丝绸和铁器,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也开通了丝绸之路这条中西交通要道.
①丝绸之路路线----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②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条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成为中西交通交通的重要渠道.是一条友谊之路,和平之路,文明之路,贸易之路.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我国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功: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②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④破格录用人才⑤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⑥在长安创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⑦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使匈奴从此不能再与西汉抗衡⑧派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开通了丝绸之路
不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但巨额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张的发明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那时用麻造纸.
东汉时,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名著.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东汉:华佗---①发明了“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②“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尊称“ 医圣” 著有《伤寒杂病论》,
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是张陵(道教尊称为张天师).
司马迁和
《史记》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地点:陕西西安临潼 (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