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汇总 要有例子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20 08:10:16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汇总 要有例子说明.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汇总 要有例子说明.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之】
  1.用作代词: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已而之细柳军.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以】
  1.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二)起提示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为】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且】
1.用作连词.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焉】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例句略.
  词类活用
  用法归纳:
  (1)使动用法:分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
  (3)名词活用为动词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的名词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