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1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语文考试试卷(不是什么模拟的,是真的毕业考试试卷)是语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08:39:01
201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语文考试试卷(不是什么模拟的,是真的毕业考试试卷)是语文
201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语文考试试卷(不是什么模拟的,是真的毕业考试试卷)是语文
201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附参考答案】2012年06月27日 16:14:122012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闪 ▲ (shuò) ②雄 ▲ (hún) ③等 ▲ (xián)视之 ④轻而 ▲ (yì)举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是夜,昙花已经迫不急待地绽放,迸溅着生命的火花,犹如忍俊不经的笑容.在这夜间,
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弥蔓着阵阵芳香,尽情释放着仅此一次的辉煌,充满着生命奋发与无
常的哲理!使人怜爱,亦给人震憾!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敏而好学,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②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③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会当凌绝顶, ▲ .( ▲ 《望岳》)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 ▲ 》)
⑥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⑦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⑧后值倾覆, ▲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名著阅读.(5分)
①《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
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②《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皇帝邀请格列佛观看宫廷表演前,小人国人民已经不
再觉得格列佛对他们会有危险了,有时会在格列佛的身体上玩耍.他们是怎么玩耍的?
5.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3分)
材料一: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
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
7000年前.
材料二: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
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
前列.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
前五位.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獉獉
?(2分)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獉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烆》)
B.
斯獉
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

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烆》)
C.
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烆》)
D.
可以调素


吴广素

爱人(《陈涉世家


烆》)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
獉獉
使动用法?(2分)
A.无案牍之劳


B.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C.腰

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
析.(2分)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
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
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僮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阅读《绿》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
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
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
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
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
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
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
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
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
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
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11.文章开头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紧接着却用了一大段文字写梅雨瀑,作者这样安排
有何用意?(2分)
12.“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一句中“钻”字用
得好,好在哪里?(3分)
13.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评论朱自清时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
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选文第②段朱自清选择了哪两个观察点描写
景物?抒写出了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6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谈礼貌
季羡林
  ①眼下,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人,也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这是
完全有事实做根据的.前许多年,当时我腿脚尚称灵便,出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多,几乎每一
次我都看到在车上吵架的人,甚至动武的人.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你碰了我一下,我踩了你
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拥挤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
戈吗?
  ②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关机关号召大家学习几句话:“谢谢!”“对不起!”等等.就是针对上
述的情况而发的.其用心良苦,然而我心里却觉得不是滋味.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
竟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岂不大可哀哉!
  ③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我并无资格成为新人类的同党,我已经是属于
博物馆的人物了.但是,我却要为他们打抱不平.在他们诞生以前,有人早着了先鞭【注】.不
过,话又要说了回来.新人类确实在不讲礼貌方面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们发扬光大了这种
并不美妙的传统,他们(往往是一双男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车水马龙之中,拥抱接吻,旁若无
人,洋洋自得,连在这方面比较不拘细节的老外看了都目瞪口呆,惊诧不已.古人说:“闺房之
内,有甚于画眉者.”这是两口子的私事,谁也管不着.但这是在闺房之内的事,现在竟几乎要
搬到大街上来,虽然还没有到“甚于画眉”的水平,可是已经很可观了.新人类还要新到什么程
度呢?
  ④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
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
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⑤现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不讲礼貌的恶习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而是会
流布全世界.前几年,我看到过一个什么电视片,是由一个意大利著名摄影家拍摄的,主题是
介绍北京情况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当然都包罗无遗,但是,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个光着膀子
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拳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
是野蛮无礼.这样的形象并不多见.然而却没有逃过一个老外的眼光.我相信,这个电视片
是会在全世界都放映的.它在外国人心目中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⑥最后,我想当一个文抄公,抄一段香港报纸上的话:
  ⑦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
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有删改)
  【注】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对有关部门的“用心良苦”感到“不是滋味”.(2分)
15.作者对“有人把不讲礼貌的行为归咎于新人类”持什么态度?为什么?(3分)
16.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语文试卷 第4页(共6页)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
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
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
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
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
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
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
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
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
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
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
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
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
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④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
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
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
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
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⑤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
冲地变着“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
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谁能使过
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
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
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了.十年不见,
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
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
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
语文试卷 第5页(共6页)
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
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
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
“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⑨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
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副
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作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
亮出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
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会再有那花好月圆
的岁月年华了.
⑩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
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
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
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啊!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
也不吃亏.”
(有改动)
17.小说第③段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快手刘怎样的心理变化?(3分)
18.小说第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19.小说第⑩段中我为什么要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
球塞到碗下边”?(3分)
20.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4分)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21.小说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为什么还以“快手刘”为题呢?(4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心中有支欢乐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语文试卷 第6页(共6页)
语文试卷第 1页(共6页)
2012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① 烁 ②浑 ③ 闲 ④ 易
2.
错别字 急 经 蔓 憾
改 正 及 禁 漫 撼
3.①不耻下问 ② 悠然见南山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一览众山小 杜甫 ⑤ 柳暗花明又
一村 游山西村 ⑥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⑦ 大漠孤烟直 ⑧ 受任于败军之际
4. ①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
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看女儿和妻子.
② 在格列佛的手掌上跳舞;在格列佛的头发里捉迷藏.
5.例: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6.B 7.C
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室
不陋.
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10①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②我们不知道往哪边追,所以就回来了.
11.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原因,衬托梅雨潭令人惊诧的绿.
12. 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花以生命,写出了水花的轻盈可爱,富有情趣,更显出了我的
喜爱之情.
13.①两个观察点:一是山边;二是亭边.②抒写出了惊诧、赞美、神往之情.
14.因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竟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本来就该有的礼
貌,现在社会上却普遍缺失.
15.①持反对的态度,为新人类打抱不平.②作者认为有人早已有了不讲礼貌的行为(早
着了先鞭),却把问题归咎于新人类是不合理的.
16.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证了不讲礼貌的恶习会流布全世界.
17.快手刘对我的发现感到惊奇,接着想到了应对办法却故弄玄虚,成功表演后显得十分
得意.
18.承起上文,交代了我的离开,收束对快手刘的回忆;引出下文,为再次见到快手刘做
铺垫.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快手刘人生际遇将发生改变.
19.帮助快手刘完成戏法,摆脱窘态,让孩子们相信快手刘的戏法,不再为难他.表现了
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
20.第①句表现了快手刘表演成功后神气十足;第②句中快手刘近乎在哀求,显得底气不
足.两句话都能表现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良;也使人感到快手刘手脚渐渐不灵,状况
大不如前.
21.“快手刘”是小说主人公的绰号,他始终是我心中“名副其实的快手刘”,以“快手
刘”为题,可以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遭遇,凸显人物特点,也更能表现我对“快手刘”
这类人物的喜欢和同情.
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