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无”到底是指什么?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07:34:22
道德经中的“无”到底是指什么?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
“有”与“无”二字,《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时常提到它们,然而今人对此二字的理解却大有偏差:有的认为是指具体形物的“存在”与“不存在”而言,这个“存在”与“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觉知器官所决定的;有的干脆认为是指“某物看得见”与“某物看不见”而言,譬如将人活着称为“有”,人死火化了而称为“无”.对“不灭论”学得好一点的人则认为,无论形物存在与否或人活着与否,其中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生灭的,所以“有”与“无”是指“形”、“象”而言也. 上述诸说法不能说不对,只是不符合《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的本意而已,那么其本意是指什么呢?除了“不灭论”的一层意思之外,本质应是指我人乃至万物的识心而言也. 看过佛家《楞严经》的人都知道,我人的识心并不是那个真正的“心”,那个真正的心是“不知不觉”的,也就是《庄子》中所说的“庸矩知”,也就是“知而不用”;唯有识心才形成了万物的自身,唯有识心才能识别万物.譬如一个植物人,既不能说他死了,又不能说他不活着,若说其还活着,何以连人都认不得呢?若说其死了,又何以知道喂他而懂得张嘴呢?可以说,他的识心并未全死,只是识心中的意识心死了而已;如此说来,“有”与“无”则应是指识心中的意识心而言,《道德经》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即是指识心与识心中的意识心两方面而言也.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初只是一派浑沌,忽起一动,于是识心也就随之而渐成了,此时虽有了点识心但却未发生作用,此即谓之“无”也.由于这个“无”的作用是后来所产生万物的第一步,故曰“无,名天地之始也”.那么此处的“天”、“地”,是否就是指头上的天与脚下的地呢?非也,此二者也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如果将那个浑沌之心叫做真心或道心的话,那么它的一动即谓之“天”,它的一静即谓之“地”,一动与一静的作用就渐长了识心,故曰“天地之始”而不曰“万物之始”也. 因为“有”了识心的作用,所以才产生了万物,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说到这里不免要问,植物人为什么不认得万物的呢?你会说“那是因为他没有了意识”,由此而知,意识心才是我人认识万物的根元.人类当初并没有意识心,就连婴儿也没有意识心,人类长大了才有了意识心,所以也就能识知万物了;由此而知,万物早就存在了,只是我人不识得它们而已,不识得则等同于“无”,识得则等同于“有”,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德经》不是在讲什么世界的形成,当然也含有世界形成的原理在;《道德经》也不是在讲“如何认知世界”,当然也含有认知世界的道理在;《道德经》主要是讲如何使我人恢复道心的,而恢复道心的第一步即是除意识心,继而除识心,最终达到“五蕴皆空”的精神境界.“五蕴皆空”只算是归入道体了,但还不能发生道的“妙用”,只有体、用皆具才是完整的道,所以必须“即空即有”也;这个“即空即有”,即是“常无”与“常有”,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