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我们还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11:46:15
我们还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
我们还有必要全民学英语吗?
我愿恭听大家的意见,特别是那些与我相左的意见. 改革开放让人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有些不尽如意.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就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及时改正,亡羊补牢还不算迟,但如果还是执迷不悟,其后患无穷.作为一名教师,我当然关心的是我们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当然想的更多的还是英语教育.早在1998年,我就曾经上书当时的朱熔基总理,就我们的英语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脸面,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首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的劳动者,当然也就包括各个专业部门的专业人才,其中包含着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现行的教育政策和考试制度则完全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将英语作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也已经有近三十多年了,我们的教育成果是什么呢?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或更早就开始学习英语,经过中学的六年的时间,按说我们花废了这么大的代价,应该说这些孩子们都能流利地说英语了.可事实却让我们感到很遗憾,即便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也少有这个能力.是他们没有努力吗?当然不是,看看他们的考试成绩,我们就能明白他们付出了多少代价,不然他们是上不了本科大学的.除了孩子自己努力之外,他们的家长,亲戚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部门似乎都在为此努力.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没有条件的家长瞪眼睛干着急,有条件的恨不得在孩子还不会自己的母语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孩子们没有学好英语,而且还很讨厌英语.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让孩子们学习一点他们力所能及或者感兴趣的东西,这肯定是一种收获.即便是什么都不学,孩子们能尽情地去玩,也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当然,能够多方面综合发展更好,就是不能全面发展,那一方面发展了,都是一件好事情.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英语学习而把这些都耽误了,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更可恨的是一些社会上的投机分子,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大肆煽动,就好象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普救众生的神仙,因为他们发明了能让所有想学会英语的孩子们能在一夜间就如愿地学会流利的英语的办法,从而实现所有家长们的愿望.他们说只要你的孩子会说话就能学会英语.这话是很好听的,但的确是很不科学的.稍微有一点思考的人都知道,人的素质有千变万化,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即便都是会说话的人,说话的水平和专业取向也有很大的区别.就说话的质量来说,有的人就说话清晰而响亮,有的人就含糊不清,这与人们的听力和发音器官有关.听力比较好的人,接受的效果比较好,如果没有心理障碍和发音器官的毛病,一般都能比较好地反映出听的结果,具体表现在说话上,就给人的感觉他发音清晰而响亮.而听力不太好的人,则在辨别语音的时候感到困难.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则更多地注意说话对方的表情和口型.尽管他们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还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和其他人相比,他们所发出的声音则是含糊不清的.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人的说话质量都与他的听力有关.从理论上讲,输入和输出的量是成正比的.我们都知道十聋九哑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哑巴都不会说话.事实上,有很多哑巴都可以经过专业训练之后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的.尽管这些话让我们正常人听起来很别扭,但确实起到了交流沟通的目的.其实,他们所说的话他们自己是听不到的.也就是说,哑巴之所以不会说话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说话,而是他们听不到别人说话,因而他们学到的语言是不地道的语言,只是语言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内涵.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正常人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只是我们感觉不到就是了,但这一点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学习一门外语的质量.可我们很多人,包括那些高级领导人,都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就说话的专业取向来说,差别也是很大的,这主要与人们的思维有关.有的人善于做思想工作,他们有耐心,肯思考,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人适合于做政治教员.有的人善于讲解,且思路清晰,这样的人适合做教师.有的人有号召力,在人群中可以一呼百应,他们有头脑,善于捕捉人们的思想,这样的人若培养得当且时机好能成为人们的领袖.有的人则能够准确地将文字转换成语音,这种人经过专业训练后可以成为播音员.有的人善于模仿,如果善于发挥,再经过专业训练,就能成为很不错的演员.尽管这些人在某一方面可以做的很出色,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很强,但他们不一定都是学外语的好手.历史上虽然也有个周恩来,他不但能讲多国外语,而且还是治国安帮的能手,可我们也必须明白,象这样的人才,天下能有几人.而能够学好外语的人,必须具备很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首先,他们应该具备极好的听力和语言转换的能力,有能在非语言环境里理解这种陌生语言的能力,有超乎一般人的想象能力,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其次,他们还必须有相当的耐性,反复记忆枯燥的单词而不烦.他们还必须有毅力,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儿.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千分之一怎样?万分之一如何?可那不是太少了吗.不,不少,有这些就够了.既然有这么一点人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的的力气开展轰轰烈烈的全民学习英语的运动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了.每当我们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学英语的时候,得到的答复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能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学校.当我们问家长为什么要付出那么的代价让孩子那么小就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答案也是那么的一致,“我们就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才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所以我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我们的专家和领袖们则不是这么认为.他们说我们之所以这么重视英语教学,是要提高国民素质.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们的老师们也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其结果真的是如愿以尝了吗?没有!从小学到大学寒窗十几年,除了学习英语专业的和有能力出国深造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听不懂说不出的半拉子英语.我们的孩子并非都那么不努力,应该说我们有很多的学生都是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学习英语的,他们的考试成绩就足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的家长们也不是不吐血,他们终日辛劳,几乎搭上了所有的积蓄,恨不得将英语单词全部都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领导并不是不重视英语教学,我们的李岚清副总理就亲自主抓英语教学,并且还搞了个张思卿英语教学法.而我们的英语老师们有何尝不是日夜辛劳战斗在第一线.又是多少年过去了,当年号召全民努力学习英语的副总理也退到了第二线,真正能够流利讲英语的人才还是那么少,这和我们的期望相差的真是太远了.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不尊重教学规律,不尊重人才规律,不实事求是,想当然.应当承认,我们的领袖们当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其出发点是好的,决心是大的,投入也是有力度的.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世界文化的飞速发展,科技领域的日新月异,与我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留下的空白,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对人才的渴求,特别是对外语人才的期望更是到了极点.满腔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领袖们太激动了.他们盲目地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政策,并年复一年地延续到现在,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呢.首先说,英语教学是一种实践课,因此英语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外语的教学又不同于母语的教学,因为母语在课堂以外有很多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则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思考使之进一步的提高.可外语则没有这样一个实践的机会了,所以我们只能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尽管这些实践过程都是虚拟的.简单的讲解是有必要的,但真正能够掌握一个语言点,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的.当所有这些过程都进行完了以后,我们还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掌握其要领,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他们是否还需要继续学习外语.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大批的淘汰是有必要的.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是怎么教的,我们的学生是怎样学的.如果说英语课是从初中开始的,前两年的教学过程还可以说是实践课,但很多却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两年中,其实就已经有很多的学生表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用简单的记忆就能满足了考试的需要,因而也就不注重实践的要求,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到后来就越来越感到吃力的原因,当然,生理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初中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的这四年,备考的弦就总是紧绷着.作为老师,从高一开始就制定了准备高考的计划.在实施这样一个计划的过程中,老师一直都是以讲解为主,学生也主要是听课,记笔记,然后背笔记.在讲解题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这些基础知识的运用,而丝毫没有实践的机会.讲解一套试题,老师往往将大部分的经历都放在单项填空上,因为只有这道提才能有个非此及彼的答案,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其次是完型填空,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关键词,关键句子进而最大可能地推测出准确的答案.即便如此,很多答案也是不能自圆其说.至于阅读理解,就更没有时间去研究了.到了大学,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成绩没有了直接的联系.有了外教,也只是为了摆样子,装面子.学习全靠学生自己,因为他们如果不过关是不能毕业的.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但就是因此而没有得到毕业证书,为他们以后的就业造成很大的不便,难道这就不是一种遗憾吗? 所以说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得英语教学不能当作实践课来教,学生也不能当作实践课来学.从人才的角度考虑,那些学不好英语的学生并非就不是人才,我们只能说他们不适合学习英语,或者说他们不喜欢学习英语.当然也有特殊情况,这就需要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当他们知道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可以继续学习.而那些选择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则可以集中精力学好其他课程.我相信这样做对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积累一定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一再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逼迫那些不愿意学习英语或学不好英语的学生继续做无用功,无疑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的浪费.下一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那些适合学习英语的学生,和那些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培养好的问题.首先,我们的英语老师应该不但是熟练掌握英语的高手,而且还是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教学手段的能手.为了能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机制.他们必须能够在有限的活动范围之内,比如说,办公室,用英语交流思想,交流工作,以保持语言的鲜活性.他们还必须利用假期或其他一定的时间到讲英语的国家去进行语言实践,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质量.然后要考虑的是如何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除了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还要有相应的设备.闭路电视是不可少的,当然还要有模仿自然的生活和生产设备,以供语言实践时使用.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真正习得.因此我们就必须考虑在说英语的国家寻找语言基地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能联系好,让他们到那里去做工,去阶段地谋生,这样他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即便是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也不一定能胜任工作.这就需要考虑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最后是对资金支持的考虑.当我们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学生自己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的时候,我们会考虑收取更多的学费.但如果要把这一项工作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大事,是对中华民族智慧的爱护,开发,培养和利用的大事,我们就会投入相当的资金.当然,我也做了充分的估计,这个资金的数量要远远少与我们现在对英语教学的投资,不过我敢肯定,象我们现在对英语教学的投入,有很多资金是浪费的,是不被人认可的,因为他来自民间,又流向民间,因而也就不被重视.既然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外语人才,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多的人去陪着呢?如果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地作出理智的选择,我们可以节省很多智慧资源去做其他的事情.既然不需要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热衷于那轰轰烈烈的全民学习英语的运动呢?这就是不实事求是,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习惯了发号司令.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英语考试的问题,当然这里也包括所谓的托福考试,雅思考试以及相关的英语培训.可以不客气地说正是英语考试才使得英语教育走向了歧途,才使得英语培训如雨后春笋而朝气蓬勃,甚至有多少外国投机分子也跟着趁火打劫.其实他们都很明白语言习得的真正途径是语言的实践和使用,而没有语言实践和使用机会的学习是徒劳的.他们之所以这样推波助澜地怂恿着中国人,特别是高级领导人这样盲目地苦“学”英语,其目的何在,岂不一目了然了吗?象这样的事例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在战国时期,某一小国得知秦国已作好准备攻打他们,于是他们就派了一个谋士到了秦国.这个谋士通过他国到了秦国,上书秦国国君要想称霸,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武器精良了,称霸是很容易的事.当问及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他说,首先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开河渠,筑提防,方能抵御自然灾害,收获更多的粮食.秦君一听很有道理,于是就封他为主管这一方面的大臣.他也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在他的治理下,农业年年丰收,粮仓见满,秦君大喜.可等秦君再次准备攻打这个国家的时候,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也就丧失了最佳时机.我们不妨将这个故事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做一下比较,其中的道理就很清楚了.如果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能够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将有限的钱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有计划地将我们所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好,我可以肯定,我们的国家一定要比现在更富强.可事实上,我们现行的英语考试不仅浪费了我们的钱财和精力,更污染了我们的灵魂.英语考试不但表现在高考过程中,而且还蔓延到其他领域,比如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其后果可想而知.在高考中,找人替考英语的最多,一味地责怪他们,只能说明我们的愚昧.英语考试是为特殊专业选拔人才提供的一个平台,而不是为他们求学的障碍.回归英语考试的本来面目,英语教学从初中三年级开始设选修课,这就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