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法的特征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11/19 09:58:32
现代民法的特征是什么?
现代民法的本质特征.(2007-09-27 15:27:44)转载▼
标签:学习公社\x09分类:民商法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在各国法律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法”一词有着多种含义,应分别从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在我国,虽无民法典,但有做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以及大量的单行民事法律和法规,因此,我国虽不存在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实质上的民法是存在的.《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调整的对象和任务的角度,给我国民法下了一个定义,即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具有以下本质和特征:
(一)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私法领域奉行私法自治,民事主体有权在法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民事活动,通过法律行为构建其法律关系.民法是私法表明民事法律规范的主体为任意性规范,当事人的约定优先于法律的规定.
除民法之外,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等,也应当属于私法的组成部分.
(二)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A、民法始终以保护权利为己任;B、现代民法体系的构建是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C、民法通过权利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D、民法通过救济手段确认权利.
(三)民法是实体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则
民法作为行为规范,具有确立交易规则和确立生活规则两个方面的功能.行为规范在逻辑上必然是裁判规范,否则行为规范就失去了其诱导人们从事行为的功能.但裁判规范并不必然是行为规范,例如民法关于权利能力的规定等就不是行为规范.裁判规则可以间接地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从而积极地作用于行为规范.
(四)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民法的支持,同时民法制度也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首先,从历史上看,民法始终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从民法的内容来看,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归属关系也是服务于财产交易关系的,而交易也是最终成为财产归属的转换.与之相适应,形成了以调整财产所有和财产交换为目的,由民事主体、物权、债和合同等制度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民法体系.如果我们要确认我国的经济是平等等价、自由竟争,由市场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和组合的市场经济,那么就应当充分贯彻意思自治、诚实信用、鼓励交易、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理念,需要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对民事主体的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所以市场经济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以民商事规则的成熟为标志的.
(五)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市民社会原指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与国家相分离的社会自治组织状态.黑格尔首先提出之一概念,提出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和对立.
由于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的分离,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基本法也相应的产生、发展.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他既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也是国家的公民.其以市民社会成员的身份为实现自己的权利,而与他人达成各种民事关系,必然要求获得民法上的保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权利典章,是市民社会中民事权利的保护神.而市民社会的关系都要求通过民法的调整以实现市民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市民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确立完善的民法制度来加以推动,并通过民法来规范市民社会,并大力弘扬市民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加大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
标签:学习公社\x09分类:民商法
民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在各国法律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法”一词有着多种含义,应分别从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在我国,虽无民法典,但有做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以及大量的单行民事法律和法规,因此,我国虽不存在着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实质上的民法是存在的.《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调整的对象和任务的角度,给我国民法下了一个定义,即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具有以下本质和特征:
(一)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私法领域奉行私法自治,民事主体有权在法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民事活动,通过法律行为构建其法律关系.民法是私法表明民事法律规范的主体为任意性规范,当事人的约定优先于法律的规定.
除民法之外,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等,也应当属于私法的组成部分.
(二)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A、民法始终以保护权利为己任;B、现代民法体系的构建是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C、民法通过权利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D、民法通过救济手段确认权利.
(三)民法是实体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则
民法作为行为规范,具有确立交易规则和确立生活规则两个方面的功能.行为规范在逻辑上必然是裁判规范,否则行为规范就失去了其诱导人们从事行为的功能.但裁判规范并不必然是行为规范,例如民法关于权利能力的规定等就不是行为规范.裁判规则可以间接地促使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从而积极地作用于行为规范.
(四)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民法的支持,同时民法制度也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首先,从历史上看,民法始终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从民法的内容来看,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归属关系也是服务于财产交易关系的,而交易也是最终成为财产归属的转换.与之相适应,形成了以调整财产所有和财产交换为目的,由民事主体、物权、债和合同等制度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民法体系.如果我们要确认我国的经济是平等等价、自由竟争,由市场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和组合的市场经济,那么就应当充分贯彻意思自治、诚实信用、鼓励交易、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理念,需要尽量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对民事主体的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所以市场经济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以民商事规则的成熟为标志的.
(五)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市民社会原指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与国家相分离的社会自治组织状态.黑格尔首先提出之一概念,提出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和对立.
由于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的分离,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基本法也相应的产生、发展.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他既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也是国家的公民.其以市民社会成员的身份为实现自己的权利,而与他人达成各种民事关系,必然要求获得民法上的保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权利典章,是市民社会中民事权利的保护神.而市民社会的关系都要求通过民法的调整以实现市民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市民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确立完善的民法制度来加以推动,并通过民法来规范市民社会,并大力弘扬市民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加大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