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欣赏喜爱 林徽因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4:04:31
求欣赏喜爱 林徽因的文章,
不是要林徽因的文章,是求赞美欣赏林徽因的文章.
不是要林徽因的文章,是求赞美欣赏林徽因的文章.
1 西方教育的影响
林徽因继承了父亲的聪慧以及浪漫的气息,对文学有非常好的悟性.林徽因8岁的时候,随父亲迁到上海,就读于家附近的爱国小学,上二年级.12岁,全家迁到北京,与其他的表姊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并且跟那里的外国教员学会了一口相当流利的英语.
1920年父亲因为受官场的排挤,辞去司法总长得职务,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名义赴欧洲游历.四月,携徽音同行.在给女儿写得信函中,说明此次游历的目的:“第一汝多观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16岁的林徽因此时来到父亲身边,有幸随父一起欧洲之行,住在伦敦,林徽因在寓所经常和房东英国女建筑师接触,她受这位女建筑师的影响,励志将来学建筑. 另外,也有说是受她的女同学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样,建筑尤其是文学和艺术中的建筑已经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下根.
1920年7月,开始了欧洲之旅,先后访问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古建筑深深吸引着林徽因,探索中国的古建筑,从古建筑当中找寻中国所特有的东西,而不是西方的宗教建筑,也不是现代化的设计气息.9月回到伦敦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St.Mary’s College学习.1921年7月归国之后,继续进入培华女学校学习.
2 国学教育的影响
林徽因自幼聪颖,蒙学教育始与五岁,当时的老师是自己的姑母林泽民,同学是自己的表姊妹,其中她年龄最小,但异常聪颖,担任老师的姑母评价她说“似不经意听讲,叫她背书则无不成诵”. 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教育,使得今后在美国留学期间,徽音的穿着依旧和在国内一样,浅色的中式上衣,深色的裙子.中国式的谦逊和矜持也影响着她,使得她“从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儿时住在祖父家,看过诸多的宋元名家的山水画,这些艺术上的熏陶培养了她的艺术灵感.为她今后的绘画设计,线条的掌握以及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文提到,林徽因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的包办婚姻,父亲林长民在徽因2岁的时候留学日本,思想比较开放.而林徽因的母亲虽然容貌端庄,但是却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旧式妇女;出自于富商家庭,也不擅长女红和持家,因此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欢心.母亲从31岁开始过着被丈夫冷落的遗忘生活. 家庭的矛盾困惑着儿时的林徽因.她爱父亲,但是恨他对母亲的无情;她爱母亲,却又恨他不争气;她以长姊的真挚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但是却小心翼翼的怕伤了母亲的心.儿时的痛苦回忆,那半封建的家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折磨着她,使她后来的一生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不断的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 .
3 总结
中西兼顾的文化背景,为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成长创造了丰富的养料.16岁之前的国学教育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教会学习为她接触西方文化打下语言基础;16岁之后的欧洲的游学经历,让她开始接触西方的文学和建筑学,并且开始产生对建筑的兴趣,这对之后赴美国学习建筑打下良好的基础.封建文化的束缚给予她精神上的压力,但是能够灵活的应对这些压力,并且始终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学术上的追求.自由的穿梭在中西文化中间,不屈服于中国的封建伦理教育,纲常教育;也不盲目追求西方的开放和时髦,钟情于中国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待多元文化冲突的态度,对于现在的社会依旧适用,林徽因总能在两种文化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文化,从中作为自己实践的精神养料.
(二)接受的教育
16岁之后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正规的教育固然对她的影响深远,不过非正规的教育由兴趣出发,对于擅长融会贯通的林徽因来说,非正规的课程文学,英语对她的影响更深远.总体看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与非正规的校外教育课程对林徽因的影响没有什么先后,这些都融合于她的生活中,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将结合展开论述.
1 建筑学课程
(1)校内课程
1924年6月林徽因考取半官费留学,随大病初愈的未婚夫一同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林徽因利用7月份的暑假开始补课,她选了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两门课程.梁思成进入建筑系,林徽因则因该系当时不受女学生而改入美术学院,但主要选修课都是建筑系的课程,后来被该系聘为辅导员.
当时教授建筑设计的两位著名教授,斯敦凡尔特和保尔.克雷,都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是当时欧美学院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当时正是“包豪斯” 建筑学思潮在国际建筑学流行的年代,它强调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提倡建筑学要综合各门艺术,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在这门课程当中还有音乐家、著名画家、摄影家、雕塑家、城市规划家.这门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理论指导与车间操作、实际训练相结合.大纲规定课程中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各占一半,在实际操作课上,学生要学会使用各种建筑材料和工具, 还要学会工程估价和拟定投标估价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各种材料的特性,研究内部空间、色彩和形体的最佳配合.同时教学中还经常辅之以各种学术报告和客串讲座.宾夕法尼亚的建筑学课程巧妙的融合了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思想和“包豪斯”思潮,这种教学风格和理念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学习以及在国内创办建筑学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校外实习
1927年梁思成获得建筑系的硕士学位,林徽因获得美术学院的学士学位.此后他们一道在Paul.P.Crade建筑师事务所实习,这是对建筑学学生最大的奖励.虽然事务所的实习工作,给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但是他们担心毫无创意的重复性工作会让人匠气十足,此时梁思成爱好中国建筑史,但是苦于没有资料,国内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迟迟未能着手.待到梁任公寄来北宋时期的李诫编写整理的《营造法式》一书时,他们才开始寄希望于中国的古建筑,但是苦于当时的语汇是宋朝的,读起来如从天书,无从下手.不过正是这部书使得他们也开始关注中国的古建筑.1927年下半年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而梁思成则进入哈佛大学的研究生班,攻读东方建筑史的博士,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但思成的专业选择,更倾向于建筑美学的探究,这与徽音不谋而合.但是苦于当时没有中国的资料,思成向导师申请,回国收集资料,两年之后交毕业论文.
1928年3月婚后的蜜月旅行,同时也是建筑实习旅行,选在林徽因少女时的旧游之地欧洲.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罗马中心广场…… 后来林徽因曾写过一篇散文《贡纳达之夜》,以纪念在这个西班牙小城中的感受.这次蜜月之行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梁任公的贡献都是功不可没的.鼓励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寄去重要的中国古建筑学资料,同时为他们筹划今后工作的路线,从梁任公写给他们的信中可见梁任公的用心良苦. 梁任公一生崇拜墨子的人格精神,字号“任公”,寄终极关怀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种情愫影响着他的儿女们.
2 文学课程
(1)校内课程
如果16岁之前从蒙学教育开始,到爱国学校的小学教育再到培华女子中学的教育中有相关的文学课程,但是那时的课程仅仅能够显示出林徽因对文学的独特的感悟以及超强的接受能力,但是那时候的文学教育对她之后的影响最多是一种工具性的影响,为她接触更广泛的文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她后期所受到的相对正规的建筑以及艺术设计中都涉及到相应的文学书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课程以及耶鲁大学的舞台设计课程,她更多的涉猎西方文学.此时有影响的当属拉斯金,她对英国妇女的演讲辞充溢音乐般的诗情画意所感染.称其写过很多关于建筑、绘画的论文,那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才华横溢,讲究辞章,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林徽因个人的很多诗文也受其影响,充满了这种音乐般的节奏感.
(2)校外课程
可以说徐志摩是林徽因文学课程的启蒙老师. 徐志摩暗恋林徽因,这在民国时期众所周知的一段旧事.二人相识于1920年,当时徐志摩24岁的已婚者,在美国学了两年经济之后,转而到剑桥学文学,而此时的林徽因仅仅是一位16岁的稚气未脱的女中学生.当初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住在伦敦,康桥的才子徐志摩深得林长民的赏识,并且与之结成忘年交.徐经常上门拜访,故而被清新可人,聪颖伶俐的林徽因吸引,这样慢慢冷淡了此时由国内过来的陪读夫人张幼仪.浪漫的徐志摩一直把林徽因当作自己的女神来爱慕,但是这位女神并没有这番情意,差点把徐志摩叫成叔叔. 徐志摩热衷于与欧洲的文学家交往,因此为林徽因推荐很多欧洲的文学大师及其重要的作品.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早期的新月社以戏剧活动为主,林长民、梁思成、林徽因均参加新月社活动.林徽因常约她的表姐王孟瑜 、曾语儿一道参加新月社的各种文学、游艺活动.1929年林徽因夫妇回到北京,在香山疗养,此时初做母亲的快乐,北平朋友的真挚,香山的清静幽深重新燃起这位女诗人的雅兴,林徽因内心充满宁静的欣悦和温情,她留下的最初的几首诗就是那时候的.30年代初期可谓是林徽因回国后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此时她在家里办沙龙邀请北京的知识分子一起参加,徐志摩是这里的常客,还会把自己的诗“抄了去请教女诗人,敬求指正” .
林徽因的文学表征形式是多样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评论文章等,这些都是在平日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真实的文字材料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代才女的浪漫与忧伤,更多的也是一个女性眼中的那个时代的画面.不过好在这文字,诗歌善于以玲珑剔透的圆熟外形表达真挚情感和精微感觉,意象丰富,风格清莹婉丽,富于音乐美.现代评论家李健吾称其作品《九十九度中》为“最富现代性的小说”
3 艺术设计课程
(1)校内课程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林徽因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使得没有绘画、制图基础的她对线和形的把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授绘画的老师对她的这种能力赞赏有佳.在1927年下半年转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艺术设计六个月 .“据说,她是国内第一个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可惜后来只是把它当作业余爱好,没有正式从事过舞台美术活动.”这些艺术气息影响着她,艺术的为课程影响着她为曹禺的话剧作过舞台设计.
(2)校外课程
1924年泰戈尔应梁启超、林长民的邀请访华,4月23日到北京,泰戈尔发表演说,林徽因就做翻译,陪同泰戈尔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等.同年5月8日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林徽因用英语串演过泰翁的名作《齐德拉》,梁思成担任布景设置,徐志摩担当爱神玛达那.泰戈尔在自己的演说当中,提出:希望中国人不要舍弃自己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去接受和传播那些无价值的、丑恶的西方文化,不要盲目的追求工业主义、物质主义. 这对林徽因的影响是深远的,林徽因民族主义情怀的又一个根源.三十年代,也曾写过独幕多幕话剧.
林徽因骨子当中就拥有这样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同时规范的建筑学以及艺术学课程进一步使得她的设计更加系统.生活中的林徽因总是会出奇不意的运用她的设计理念,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设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会让周围的人发出赞叹之声,敬佩之感,让人喜欢跟这位多才多艺,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同时又非常乐观向上的女性在一起.1928年3月,她与梁思成的婚礼在加拿大的渥太华举行,她不愿意穿中式的礼服,便以构思舞台服装的想象力,自己设计了一套“东方式”带头式的结婚服装,曾使加拿大新闻记者大感兴趣.这是她一生追求“民族形式”的第一次幼稚的尝试.
4 英语课程
(1)校内课程
林徽因具有语言天赋和良好的悟性,这种天赋在儿时的蒙学教育中就体现出来,不喜欢背诵,但是只要让她被,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来.后期的英文教育,是同几个表姊妹在北京上海的教会学校里,跟那里的洋教员学了一口流利的英文.父亲携徽因游离欧洲,开始了她的英文本土化学习的阶段,尤其是欧陆国家的游历,让她充分了解到欧洲的文化.之后,随父亲住在伦敦——一个培养绅士和淑女的国度.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的一所女子中学,接受纯英国式教育.
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林徽因的热情和细心,学习上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绩,为她赢得了在建筑系当辅导员的机会.此时的辅导员经历也为她后期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流,亲切耐心的为学生讲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实习经历.
(2)校外课程
16岁随父亲游历欧洲,使得林徽因受到最初的英文本土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异国交流学习.父亲的社交圈影响着林徽因,尤其是热衷于和英国著名的文学人士交往的徐志摩.他不仅是林徽因的文学老师也是她的英语老师.1924年泰戈尔来华期间,林徽因利用自己流利的英文,为泰翁当翻译,深得泰翁欣赏,同时还用英文出演泰戈尔的名作《齐德拉》,庆祝泰戈尔的生日.
这些英文方面所受到教育和锻炼,不仅为她今后申请留学还是为她今后英文著作以及开设专业英语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西方就连她所熟识的好朋友费正梅也不得不惊叹她所写的英文非常的漂亮,徽因的对英语的热爱以及掌握程度让她这个英语本土国家的人都惊叹不已.
林徽因是幸运的,她能在有限的20余年中受到当时国内乃至于国外最好的建筑学课程、文学课程、艺术设计课程以及英语课程.良好的悟性带给她的是巧妙的融会贯通,她可以自由的穿行在文学和建筑间,可以用文艺的笔法写建筑的论文以及充满“建筑美”的诗歌.她所接受的这些课程对她今后在东北大学当建筑系的教师,开设的建筑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的第一个建筑系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26年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的校长,将原来的文法理工四个学科,改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工学院又设建筑系——我国最早的一个建筑系.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国后双双应聘到东北大学建立建筑系,梁任主任,林任教授,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教授 .林徽因刚回国的时候,曾应邀到乌石山第一种学和仓前山英华中学分别演讲《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这次演讲也正体现出她和梁先生所共同创设的建筑学的课程理念.他们按照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同时融会他们的建筑教育信仰,创设了中国特色的建筑系.
1课程目标——培养本土的建筑大师
早在回国之前,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关于建设建筑系的初步设想,虽然基本上是套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教学模式,但更加入众多中国建筑史的内容,同时充分注重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结合,培养本土的建筑大师.他在课堂上以及后期写给学生的信当中提到:“你们(始业)之后,出去你们创造方面,四年来已受了深切的训练,不必多说外,在于对社会上所负的责任,头一样便是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师’”“非得社会对于什么是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到最高的发达.所以你们负有宣传的使命,对于社会有指导的义务,为你们的事业,先要为自己开路,为社会破除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创造的能力.”“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的说就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的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2 课程内容
建筑系初创期间,师资不足,林梁两位先生不得不舍弃一些课程.但即使舍弃,一个人也要担负两门课程,但是这门两门课也都是先生们所擅长的领域,林徽因讲授专业英语和雕塑史. 梁思成主要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平时的课业负担是非常繁重的,他们经常批改作业到深夜.林徽因提出开设专业英语的课程,并且亲自担当专外的老师,据一位东北大学的学生回忆说,一个月的专业学习之后,学生都可以看西方的英文原版建筑学资料.雕塑史的课程也为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之上,林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和一流的口才带领学生穿行在古今中外艺术的历史长廊,书画,雕塑,音乐,语言,佛教哲学,工程技术……与其说学生接受的是知识和学问,不如说他们接受的是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两位先生并没有停止自己所钟情的古建筑的调研,特别是位于沈阳北郊5公里处清朝皇家陵寝北陵的测绘,第一次为今后漫长的中国古建筑调研之路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同时为了维持生计,和其他几位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同学共同创办“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承接了北交大锦州分校和吉林大学的设计工程.林徽因在此期间设计的东北大学的校徽“白山黑水”也一举拿下张学良校长所设置的一等奖.老师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之外都给学生一种关于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业,什么是建筑师应该做的业的初步认识.这些都成为最初的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3 课程实施
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位先生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追求“建筑的真实”.同时这40多个学生对建筑一无所知,所以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形象的向学生介绍建筑学,同时建筑学中的“比例”“尺度”这些新鲜抽象的词汇,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梁先生最擅长用形象通俗的语言以及图画向学生解释这些生疏的词汇.
其次她们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课下讨论,在家里办“建筑沙龙”,老师和学生随性地讨论课上的内容,同时两位老师旁征博引澄清概念,加深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向这些“小弟弟们”介绍建筑为何物.同时还注重课外的实践,经常带领学生进行野外的实地考察.
4课程评价
对待学生,以鼓励为主.当年东北大学的一名学生,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建筑大师的张博先生,晚年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次交作业时,他把插图的四角加上压片的三角.梁公看后一方面肯定了我的努力,同时又在三脚旁批注“费而不惠”四个字.这四个字对他一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教授学生当作看护小弟弟,“正如看见一个小弟弟刚学会走路,在旁边扶持他,保护他,引导他,鼓励他,唯恐不周密”.
学校中的学习始终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在后期关于学生的发展中,二位先生更加鼓励实践.后期日本侵占东北,解散了东北大学,同时严寒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勤奋的林先生儿时的肺病重新发作,此时北京的中国营造舍又向两位先生伸出了橄榄枝,因此梁先生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建筑系.虽然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生命仅有一年,但是扎实的理论学习以及建议学生的“要得到实际经验自然要为已有经验的建筑师服务,可以得着在学校所不能得到的许多教义.” 的建筑课程着实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本土的建筑师.很多学生成为新中国的著名的建筑大师.
三 东北大学建筑课程的影响
(一)知识层面
1928年建筑系在东北大学创设.西方借鉴过来的建筑学课程开设仅仅一年的时间,竟然能够发挥如此大的功效,让学生从对建筑一无所知到最终成为一代建筑大师,散落在世界各地.东北大学的建筑学课程强调实践,强调把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结合起来的有全面修养的综合艺术家.建筑不是土木材料,建筑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学生不是工人,老师也不是包工头;建筑家最重要的是创造而不是重复劳动的工匠.建筑系的学生为了自己,为了国家要想其他人广泛的介绍建筑学,介绍建筑师.建筑学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是当代社会最热门的专业,第一代将建筑学引进国内的建筑大师功不可没.
(二)人格层面
最初的建筑系,虽然最主要是借鉴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课程方案制作的,但是最突出的一点是加入中国的传统元素的教学,注重民族文化,培养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进而培养热爱祖国,保护祖国的古建筑的建筑大师.从最初泰戈尔访华期间作演讲提出中国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到后来林徽因在自己的婚礼上设计民族特色的服装,再到为东北大学设计的极具地域色彩的校徽“白山黑水”,又到课程中一次次古建筑的考察与古文化的欣赏.林徽因在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学生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保护祖国的古建筑.不盲目追随异国的建筑风格,不愚昧毁坏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有选择的借鉴国外科学的方法,有选择的保留优秀独特的传统文化,这在今天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社会国家层面
东北大学建筑学课程的开设培养一批建筑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与建筑相关的诸多领域,有建筑教师,有建筑设计师.东北大学的课程实践为后期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讲授《住宅概论》专题课程.两位先生对古建筑的热情也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她和梁先生的学生有一部分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与自己的老师一起为中国的古建筑而努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样的学生不再少数.在学生们晚年的时候还经常回忆起当初东北大学建筑系两位老师上课的情形.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大师,林徽因以才女的身份为身边的朋友以及后来人所熟知.她的才体现在她中西兼习,文理兼通的多才多艺;她的才体现在性格直爽,捍卫古文化的坚强执着;她的才体现在幽默风趣,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她的才体现在自由爱情,民主合作的生活追求;她的才体现在才思敏捷,悟性极高的刻苦学习;她的才体现在不畏艰辛,钟情建筑的学术理想;她的才体现在单薄名利,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她的德才兼备吸引着众多的才子佳人,即使那些开始对她并不理解的人后来也不得不佩服她的高尚品格.作为生活在一百年年的女性,她用自己的短暂的人生谱写着一首又没动听的歌曲,她的言行举止,她的为人处世,她的文学作品,她的建筑设计,她的精彩话语,都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林徽因继承了父亲的聪慧以及浪漫的气息,对文学有非常好的悟性.林徽因8岁的时候,随父亲迁到上海,就读于家附近的爱国小学,上二年级.12岁,全家迁到北京,与其他的表姊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并且跟那里的外国教员学会了一口相当流利的英语.
1920年父亲因为受官场的排挤,辞去司法总长得职务,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名义赴欧洲游历.四月,携徽音同行.在给女儿写得信函中,说明此次游历的目的:“第一汝多观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16岁的林徽因此时来到父亲身边,有幸随父一起欧洲之行,住在伦敦,林徽因在寓所经常和房东英国女建筑师接触,她受这位女建筑师的影响,励志将来学建筑. 另外,也有说是受她的女同学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样,建筑尤其是文学和艺术中的建筑已经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下根.
1920年7月,开始了欧洲之旅,先后访问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古建筑深深吸引着林徽因,探索中国的古建筑,从古建筑当中找寻中国所特有的东西,而不是西方的宗教建筑,也不是现代化的设计气息.9月回到伦敦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St.Mary’s College学习.1921年7月归国之后,继续进入培华女学校学习.
2 国学教育的影响
林徽因自幼聪颖,蒙学教育始与五岁,当时的老师是自己的姑母林泽民,同学是自己的表姊妹,其中她年龄最小,但异常聪颖,担任老师的姑母评价她说“似不经意听讲,叫她背书则无不成诵”. 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教育,使得今后在美国留学期间,徽音的穿着依旧和在国内一样,浅色的中式上衣,深色的裙子.中国式的谦逊和矜持也影响着她,使得她“从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儿时住在祖父家,看过诸多的宋元名家的山水画,这些艺术上的熏陶培养了她的艺术灵感.为她今后的绘画设计,线条的掌握以及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文提到,林徽因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的包办婚姻,父亲林长民在徽因2岁的时候留学日本,思想比较开放.而林徽因的母亲虽然容貌端庄,但是却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旧式妇女;出自于富商家庭,也不擅长女红和持家,因此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欢心.母亲从31岁开始过着被丈夫冷落的遗忘生活. 家庭的矛盾困惑着儿时的林徽因.她爱父亲,但是恨他对母亲的无情;她爱母亲,却又恨他不争气;她以长姊的真挚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但是却小心翼翼的怕伤了母亲的心.儿时的痛苦回忆,那半封建的家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折磨着她,使她后来的一生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不断的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 .
3 总结
中西兼顾的文化背景,为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成长创造了丰富的养料.16岁之前的国学教育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教会学习为她接触西方文化打下语言基础;16岁之后的欧洲的游学经历,让她开始接触西方的文学和建筑学,并且开始产生对建筑的兴趣,这对之后赴美国学习建筑打下良好的基础.封建文化的束缚给予她精神上的压力,但是能够灵活的应对这些压力,并且始终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学术上的追求.自由的穿梭在中西文化中间,不屈服于中国的封建伦理教育,纲常教育;也不盲目追求西方的开放和时髦,钟情于中国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待多元文化冲突的态度,对于现在的社会依旧适用,林徽因总能在两种文化中选择最有价值的文化,从中作为自己实践的精神养料.
(二)接受的教育
16岁之后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正规的教育固然对她的影响深远,不过非正规的教育由兴趣出发,对于擅长融会贯通的林徽因来说,非正规的课程文学,英语对她的影响更深远.总体看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与非正规的校外教育课程对林徽因的影响没有什么先后,这些都融合于她的生活中,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将结合展开论述.
1 建筑学课程
(1)校内课程
1924年6月林徽因考取半官费留学,随大病初愈的未婚夫一同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林徽因利用7月份的暑假开始补课,她选了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两门课程.梁思成进入建筑系,林徽因则因该系当时不受女学生而改入美术学院,但主要选修课都是建筑系的课程,后来被该系聘为辅导员.
当时教授建筑设计的两位著名教授,斯敦凡尔特和保尔.克雷,都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是当时欧美学院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当时正是“包豪斯” 建筑学思潮在国际建筑学流行的年代,它强调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提倡建筑学要综合各门艺术,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在这门课程当中还有音乐家、著名画家、摄影家、雕塑家、城市规划家.这门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理论指导与车间操作、实际训练相结合.大纲规定课程中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各占一半,在实际操作课上,学生要学会使用各种建筑材料和工具, 还要学会工程估价和拟定投标估价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自然事物和各种材料的特性,研究内部空间、色彩和形体的最佳配合.同时教学中还经常辅之以各种学术报告和客串讲座.宾夕法尼亚的建筑学课程巧妙的融合了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思想和“包豪斯”思潮,这种教学风格和理念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学习以及在国内创办建筑学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校外实习
1927年梁思成获得建筑系的硕士学位,林徽因获得美术学院的学士学位.此后他们一道在Paul.P.Crade建筑师事务所实习,这是对建筑学学生最大的奖励.虽然事务所的实习工作,给他们带来不菲的收入,但是他们担心毫无创意的重复性工作会让人匠气十足,此时梁思成爱好中国建筑史,但是苦于没有资料,国内的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迟迟未能着手.待到梁任公寄来北宋时期的李诫编写整理的《营造法式》一书时,他们才开始寄希望于中国的古建筑,但是苦于当时的语汇是宋朝的,读起来如从天书,无从下手.不过正是这部书使得他们也开始关注中国的古建筑.1927年下半年林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而梁思成则进入哈佛大学的研究生班,攻读东方建筑史的博士,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但思成的专业选择,更倾向于建筑美学的探究,这与徽音不谋而合.但是苦于当时没有中国的资料,思成向导师申请,回国收集资料,两年之后交毕业论文.
1928年3月婚后的蜜月旅行,同时也是建筑实习旅行,选在林徽因少女时的旧游之地欧洲.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罗马中心广场…… 后来林徽因曾写过一篇散文《贡纳达之夜》,以纪念在这个西班牙小城中的感受.这次蜜月之行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梁任公的贡献都是功不可没的.鼓励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寄去重要的中国古建筑学资料,同时为他们筹划今后工作的路线,从梁任公写给他们的信中可见梁任公的用心良苦. 梁任公一生崇拜墨子的人格精神,字号“任公”,寄终极关怀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种情愫影响着他的儿女们.
2 文学课程
(1)校内课程
如果16岁之前从蒙学教育开始,到爱国学校的小学教育再到培华女子中学的教育中有相关的文学课程,但是那时的课程仅仅能够显示出林徽因对文学的独特的感悟以及超强的接受能力,但是那时候的文学教育对她之后的影响最多是一种工具性的影响,为她接触更广泛的文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她后期所受到的相对正规的建筑以及艺术设计中都涉及到相应的文学书籍.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课程以及耶鲁大学的舞台设计课程,她更多的涉猎西方文学.此时有影响的当属拉斯金,她对英国妇女的演讲辞充溢音乐般的诗情画意所感染.称其写过很多关于建筑、绘画的论文,那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才华横溢,讲究辞章,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林徽因个人的很多诗文也受其影响,充满了这种音乐般的节奏感.
(2)校外课程
可以说徐志摩是林徽因文学课程的启蒙老师. 徐志摩暗恋林徽因,这在民国时期众所周知的一段旧事.二人相识于1920年,当时徐志摩24岁的已婚者,在美国学了两年经济之后,转而到剑桥学文学,而此时的林徽因仅仅是一位16岁的稚气未脱的女中学生.当初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住在伦敦,康桥的才子徐志摩深得林长民的赏识,并且与之结成忘年交.徐经常上门拜访,故而被清新可人,聪颖伶俐的林徽因吸引,这样慢慢冷淡了此时由国内过来的陪读夫人张幼仪.浪漫的徐志摩一直把林徽因当作自己的女神来爱慕,但是这位女神并没有这番情意,差点把徐志摩叫成叔叔. 徐志摩热衷于与欧洲的文学家交往,因此为林徽因推荐很多欧洲的文学大师及其重要的作品.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早期的新月社以戏剧活动为主,林长民、梁思成、林徽因均参加新月社活动.林徽因常约她的表姐王孟瑜 、曾语儿一道参加新月社的各种文学、游艺活动.1929年林徽因夫妇回到北京,在香山疗养,此时初做母亲的快乐,北平朋友的真挚,香山的清静幽深重新燃起这位女诗人的雅兴,林徽因内心充满宁静的欣悦和温情,她留下的最初的几首诗就是那时候的.30年代初期可谓是林徽因回国后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此时她在家里办沙龙邀请北京的知识分子一起参加,徐志摩是这里的常客,还会把自己的诗“抄了去请教女诗人,敬求指正” .
林徽因的文学表征形式是多样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评论文章等,这些都是在平日的生活中留下的,这些真实的文字材料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代才女的浪漫与忧伤,更多的也是一个女性眼中的那个时代的画面.不过好在这文字,诗歌善于以玲珑剔透的圆熟外形表达真挚情感和精微感觉,意象丰富,风格清莹婉丽,富于音乐美.现代评论家李健吾称其作品《九十九度中》为“最富现代性的小说”
3 艺术设计课程
(1)校内课程
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林徽因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使得没有绘画、制图基础的她对线和形的把握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授绘画的老师对她的这种能力赞赏有佳.在1927年下半年转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艺术设计六个月 .“据说,她是国内第一个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可惜后来只是把它当作业余爱好,没有正式从事过舞台美术活动.”这些艺术气息影响着她,艺术的为课程影响着她为曹禺的话剧作过舞台设计.
(2)校外课程
1924年泰戈尔应梁启超、林长民的邀请访华,4月23日到北京,泰戈尔发表演说,林徽因就做翻译,陪同泰戈尔的是林徽因和徐志摩等.同年5月8日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林徽因用英语串演过泰翁的名作《齐德拉》,梁思成担任布景设置,徐志摩担当爱神玛达那.泰戈尔在自己的演说当中,提出:希望中国人不要舍弃自己的宝贵的文化传统,去接受和传播那些无价值的、丑恶的西方文化,不要盲目的追求工业主义、物质主义. 这对林徽因的影响是深远的,林徽因民族主义情怀的又一个根源.三十年代,也曾写过独幕多幕话剧.
林徽因骨子当中就拥有这样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同时规范的建筑学以及艺术学课程进一步使得她的设计更加系统.生活中的林徽因总是会出奇不意的运用她的设计理念,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设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会让周围的人发出赞叹之声,敬佩之感,让人喜欢跟这位多才多艺,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同时又非常乐观向上的女性在一起.1928年3月,她与梁思成的婚礼在加拿大的渥太华举行,她不愿意穿中式的礼服,便以构思舞台服装的想象力,自己设计了一套“东方式”带头式的结婚服装,曾使加拿大新闻记者大感兴趣.这是她一生追求“民族形式”的第一次幼稚的尝试.
4 英语课程
(1)校内课程
林徽因具有语言天赋和良好的悟性,这种天赋在儿时的蒙学教育中就体现出来,不喜欢背诵,但是只要让她被,都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来.后期的英文教育,是同几个表姊妹在北京上海的教会学校里,跟那里的洋教员学了一口流利的英文.父亲携徽因游离欧洲,开始了她的英文本土化学习的阶段,尤其是欧陆国家的游历,让她充分了解到欧洲的文化.之后,随父亲住在伦敦——一个培养绅士和淑女的国度.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的一所女子中学,接受纯英国式教育.
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林徽因的热情和细心,学习上的优异表现和突出成绩,为她赢得了在建筑系当辅导员的机会.此时的辅导员经历也为她后期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流,亲切耐心的为学生讲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实习经历.
(2)校外课程
16岁随父亲游历欧洲,使得林徽因受到最初的英文本土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异国交流学习.父亲的社交圈影响着林徽因,尤其是热衷于和英国著名的文学人士交往的徐志摩.他不仅是林徽因的文学老师也是她的英语老师.1924年泰戈尔来华期间,林徽因利用自己流利的英文,为泰翁当翻译,深得泰翁欣赏,同时还用英文出演泰戈尔的名作《齐德拉》,庆祝泰戈尔的生日.
这些英文方面所受到教育和锻炼,不仅为她今后申请留学还是为她今后英文著作以及开设专业英语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西方就连她所熟识的好朋友费正梅也不得不惊叹她所写的英文非常的漂亮,徽因的对英语的热爱以及掌握程度让她这个英语本土国家的人都惊叹不已.
林徽因是幸运的,她能在有限的20余年中受到当时国内乃至于国外最好的建筑学课程、文学课程、艺术设计课程以及英语课程.良好的悟性带给她的是巧妙的融会贯通,她可以自由的穿行在文学和建筑间,可以用文艺的笔法写建筑的论文以及充满“建筑美”的诗歌.她所接受的这些课程对她今后在东北大学当建筑系的教师,开设的建筑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的第一个建筑系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26年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的校长,将原来的文法理工四个学科,改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工学院又设建筑系——我国最早的一个建筑系.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国后双双应聘到东北大学建立建筑系,梁任主任,林任教授,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教授 .林徽因刚回国的时候,曾应邀到乌石山第一种学和仓前山英华中学分别演讲《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这次演讲也正体现出她和梁先生所共同创设的建筑学的课程理念.他们按照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结合中国的具体现实,同时融会他们的建筑教育信仰,创设了中国特色的建筑系.
1课程目标——培养本土的建筑大师
早在回国之前,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关于建设建筑系的初步设想,虽然基本上是套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教学模式,但更加入众多中国建筑史的内容,同时充分注重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结合,培养本土的建筑大师.他在课堂上以及后期写给学生的信当中提到:“你们(始业)之后,出去你们创造方面,四年来已受了深切的训练,不必多说外,在于对社会上所负的责任,头一样便是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师’”“非得社会对于什么是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到最高的发达.所以你们负有宣传的使命,对于社会有指导的义务,为你们的事业,先要为自己开路,为社会破除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创造的能力.”“建筑师的业是什么,直接的说就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的说是文化的记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2 课程内容
建筑系初创期间,师资不足,林梁两位先生不得不舍弃一些课程.但即使舍弃,一个人也要担负两门课程,但是这门两门课也都是先生们所擅长的领域,林徽因讲授专业英语和雕塑史. 梁思成主要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平时的课业负担是非常繁重的,他们经常批改作业到深夜.林徽因提出开设专业英语的课程,并且亲自担当专外的老师,据一位东北大学的学生回忆说,一个月的专业学习之后,学生都可以看西方的英文原版建筑学资料.雕塑史的课程也为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之上,林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和一流的口才带领学生穿行在古今中外艺术的历史长廊,书画,雕塑,音乐,语言,佛教哲学,工程技术……与其说学生接受的是知识和学问,不如说他们接受的是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
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两位先生并没有停止自己所钟情的古建筑的调研,特别是位于沈阳北郊5公里处清朝皇家陵寝北陵的测绘,第一次为今后漫长的中国古建筑调研之路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同时为了维持生计,和其他几位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同学共同创办“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承接了北交大锦州分校和吉林大学的设计工程.林徽因在此期间设计的东北大学的校徽“白山黑水”也一举拿下张学良校长所设置的一等奖.老师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之外都给学生一种关于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业,什么是建筑师应该做的业的初步认识.这些都成为最初的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3 课程实施
建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位先生鼓励学生手脑并用,追求“建筑的真实”.同时这40多个学生对建筑一无所知,所以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形象的向学生介绍建筑学,同时建筑学中的“比例”“尺度”这些新鲜抽象的词汇,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上,梁先生最擅长用形象通俗的语言以及图画向学生解释这些生疏的词汇.
其次她们还十分重视学生的课下讨论,在家里办“建筑沙龙”,老师和学生随性地讨论课上的内容,同时两位老师旁征博引澄清概念,加深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向这些“小弟弟们”介绍建筑为何物.同时还注重课外的实践,经常带领学生进行野外的实地考察.
4课程评价
对待学生,以鼓励为主.当年东北大学的一名学生,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建筑大师的张博先生,晚年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次交作业时,他把插图的四角加上压片的三角.梁公看后一方面肯定了我的努力,同时又在三脚旁批注“费而不惠”四个字.这四个字对他一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教授学生当作看护小弟弟,“正如看见一个小弟弟刚学会走路,在旁边扶持他,保护他,引导他,鼓励他,唯恐不周密”.
学校中的学习始终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在后期关于学生的发展中,二位先生更加鼓励实践.后期日本侵占东北,解散了东北大学,同时严寒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勤奋的林先生儿时的肺病重新发作,此时北京的中国营造舍又向两位先生伸出了橄榄枝,因此梁先生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建筑系.虽然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生命仅有一年,但是扎实的理论学习以及建议学生的“要得到实际经验自然要为已有经验的建筑师服务,可以得着在学校所不能得到的许多教义.” 的建筑课程着实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本土的建筑师.很多学生成为新中国的著名的建筑大师.
三 东北大学建筑课程的影响
(一)知识层面
1928年建筑系在东北大学创设.西方借鉴过来的建筑学课程开设仅仅一年的时间,竟然能够发挥如此大的功效,让学生从对建筑一无所知到最终成为一代建筑大师,散落在世界各地.东北大学的建筑学课程强调实践,强调把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结合起来的有全面修养的综合艺术家.建筑不是土木材料,建筑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学生不是工人,老师也不是包工头;建筑家最重要的是创造而不是重复劳动的工匠.建筑系的学生为了自己,为了国家要想其他人广泛的介绍建筑学,介绍建筑师.建筑学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是当代社会最热门的专业,第一代将建筑学引进国内的建筑大师功不可没.
(二)人格层面
最初的建筑系,虽然最主要是借鉴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课程方案制作的,但是最突出的一点是加入中国的传统元素的教学,注重民族文化,培养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进而培养热爱祖国,保护祖国的古建筑的建筑大师.从最初泰戈尔访华期间作演讲提出中国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到后来林徽因在自己的婚礼上设计民族特色的服装,再到为东北大学设计的极具地域色彩的校徽“白山黑水”,又到课程中一次次古建筑的考察与古文化的欣赏.林徽因在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学生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保护祖国的古建筑.不盲目追随异国的建筑风格,不愚昧毁坏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有选择的借鉴国外科学的方法,有选择的保留优秀独特的传统文化,这在今天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社会国家层面
东北大学建筑学课程的开设培养一批建筑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世界各地,从事与建筑相关的诸多领域,有建筑教师,有建筑设计师.东北大学的课程实践为后期清华大学的建筑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讲授《住宅概论》专题课程.两位先生对古建筑的热情也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她和梁先生的学生有一部分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与自己的老师一起为中国的古建筑而努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样的学生不再少数.在学生们晚年的时候还经常回忆起当初东北大学建筑系两位老师上课的情形.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大师,林徽因以才女的身份为身边的朋友以及后来人所熟知.她的才体现在她中西兼习,文理兼通的多才多艺;她的才体现在性格直爽,捍卫古文化的坚强执着;她的才体现在幽默风趣,诗情画意的浪漫情怀;她的才体现在自由爱情,民主合作的生活追求;她的才体现在才思敏捷,悟性极高的刻苦学习;她的才体现在不畏艰辛,钟情建筑的学术理想;她的才体现在单薄名利,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她的德才兼备吸引着众多的才子佳人,即使那些开始对她并不理解的人后来也不得不佩服她的高尚品格.作为生活在一百年年的女性,她用自己的短暂的人生谱写着一首又没动听的歌曲,她的言行举止,她的为人处世,她的文学作品,她的建筑设计,她的精彩话语,都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