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的哪6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9:22:35
北京地区的哪6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互相防御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在地形险要之处相继兴筑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从前的长城连接起来.在以后的几个历史时期,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毁坏,保存到今天的大都已是断断续续的遗迹.而在这些遗迹中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是明代长城.
长城绵亘中国的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约12600华里.它不仅是古代最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非凡最伟大的古老建筑之一.
天坛
天坛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古代帝王“祀天”的处所,面积273公顷,分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北为“祈谷坛”,南为“寰丘坛”,中以丹碧桥相连,形成一条南北轴线.主要建筑宏伟壮观,分布于轴线附近,周围环绕数千古柏,气氛庄严肃穆,是古代匠师的杰作、古代珍品,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园内有“祈年殿”、“皇穹宇”、“寰丘”、“斋宫”、“长廊”等名胜古迹,有回声建筑“回音壁”,有“月季园”、“双环亭”等名园景区.
天坛地处北京城区的东南,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群、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其壮丽形象今天已成为北京旅游业的标志.
故宫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左右辅以文华殿、武英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寝以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为中心,左右辅以东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明清两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多为历代艺术珍品.故宫展览有“宫廷史迹陈列”和“历代艺术陈列”两大体.前者主要是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西路养心殿、储秀宫等宫廷原状陈列;后者分布在中路各宫殿的两庑和冬路殿宇,如陶瓷馆、青铜器馆、绘画馆等,展示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陶瓷馆为“陶瓷通史陈列”,展出了各时代陶瓷精品400多件.青铜器展出了商、周、春秋、战国各时代青铜代表器物,反映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基本面貌.绘画馆以专题展览为主,轮流展出馆藏绘画精品.
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至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计养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
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明十三陵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优秀范例,规模宏大、典制完备、选址审慎、设计精到、施工精细、用材考究.其布局经营,在满足礼制功用的同时,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石牌坊、石像生、长陵祾恩门、祾恩殿以及定陵地下宫殿等建筑,造型大方,材质精良,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明十三陵既沿袭了前朝制度,又有创新,并对清朝陵的陵寝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清东陵、清西陵主陵神道由前而后依序建造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的布局,以及各陵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宝城、明楼、石供案、两柱牌楼门、三座门、隆恩殿、隆恩门纵向中轴布列的布局方式,均借鉴了明十三陵陵寝制度.清泰陵与明昭陵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布局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明十三陵在陵寝制度方面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在明十三陵营建中,还有明朝著名的工程技术人员蒯祥、陆祥等参与,明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著名书法家南云书丹,明仁宗朱高炽御制文《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及清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的御制诗文.
明十三陵所以能够让世界瞩目,因为它不仅是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明十三陵还历经清朝和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职官体制和建筑技术、工艺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也记录着清朝和民国年间的沧桑历史.
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由著名宫廷建筑师雷家玺设计,建于1750~1764年.占地约290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500余万两白银重修,改名为颐和园.园内殿堂楼阁、游廊水榭等建筑,精巧华丽,布局严整.
颐和园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境内,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1992年它被评为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园中的彩绘长廊长达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被列入吉尼斯大全.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是北京房山县的一个镇,距北京城约50公里.附近的龙骨山是“北京猿人”的故乡.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伴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互相防御和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在地形险要之处相继兴筑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从前的长城连接起来.在以后的几个历史时期,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毁坏,保存到今天的大都已是断断续续的遗迹.而在这些遗迹中保存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是明代长城.
长城绵亘中国的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约12600华里.它不仅是古代最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非凡最伟大的古老建筑之一.
天坛
天坛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古代帝王“祀天”的处所,面积273公顷,分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北为“祈谷坛”,南为“寰丘坛”,中以丹碧桥相连,形成一条南北轴线.主要建筑宏伟壮观,分布于轴线附近,周围环绕数千古柏,气氛庄严肃穆,是古代匠师的杰作、古代珍品,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园内有“祈年殿”、“皇穹宇”、“寰丘”、“斋宫”、“长廊”等名胜古迹,有回声建筑“回音壁”,有“月季园”、“双环亭”等名园景区.
天坛地处北京城区的东南,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群、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其壮丽形象今天已成为北京旅游业的标志.
故宫
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左右辅以文华殿、武英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后寝以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为中心,左右辅以东西六宫,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明清两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国家最高统治权.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多为历代艺术珍品.故宫展览有“宫廷史迹陈列”和“历代艺术陈列”两大体.前者主要是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西路养心殿、储秀宫等宫廷原状陈列;后者分布在中路各宫殿的两庑和冬路殿宇,如陶瓷馆、青铜器馆、绘画馆等,展示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陶瓷馆为“陶瓷通史陈列”,展出了各时代陶瓷精品400多件.青铜器展出了商、周、春秋、战国各时代青铜代表器物,反映了我国青铜文化的基本面貌.绘画馆以专题展览为主,轮流展出馆藏绘画精品.
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至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计养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
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明十三陵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优秀范例,规模宏大、典制完备、选址审慎、设计精到、施工精细、用材考究.其布局经营,在满足礼制功用的同时,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石牌坊、石像生、长陵祾恩门、祾恩殿以及定陵地下宫殿等建筑,造型大方,材质精良,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明十三陵既沿袭了前朝制度,又有创新,并对清朝陵的陵寝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清东陵、清西陵主陵神道由前而后依序建造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的布局,以及各陵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宝城、明楼、石供案、两柱牌楼门、三座门、隆恩殿、隆恩门纵向中轴布列的布局方式,均借鉴了明十三陵陵寝制度.清泰陵与明昭陵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布局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明十三陵在陵寝制度方面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在明十三陵营建中,还有明朝著名的工程技术人员蒯祥、陆祥等参与,明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著名书法家南云书丹,明仁宗朱高炽御制文《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及清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的御制诗文.
明十三陵所以能够让世界瞩目,因为它不仅是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明十三陵还历经清朝和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历史遗存,不仅是研究明朝陵寝制度、丧葬典制、祭祀礼仪、职官体制和建筑技术、工艺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也记录着清朝和民国年间的沧桑历史.
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由著名宫廷建筑师雷家玺设计,建于1750~1764年.占地约290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500余万两白银重修,改名为颐和园.园内殿堂楼阁、游廊水榭等建筑,精巧华丽,布局严整.
颐和园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境内,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1992年它被评为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园中的彩绘长廊长达72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被列入吉尼斯大全.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周口店是北京房山县的一个镇,距北京城约50公里.附近的龙骨山是“北京猿人”的故乡.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伴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北京地区的哪6项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有哪些
到现在,中国有几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文化双遗产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列举3个)
截至2003年7月,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几处
你认为还有哪些文化遗产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川第一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山西省的______、云南省的______、安徽省的______等.
我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录的名胜
我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颐和园是那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概括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