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意思是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对所观察事物的想法也就不同,求以观察为话题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7 04:05:40
意思是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对所观察事物的想法也就不同,求以观察为话题的作文
我要的是一篇作文
意思是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对所观察事物的想法也就不同,求以观察为话题的作文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 曹阳
●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
●写好话题作文,其次要善于“以小见大”
●“独辟蹊径、表现个性”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在以上三个主要特点中,最主要的是“范围宽泛”这个特点.由于“范围宽泛”,给写作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写作者表现个性特征,有利于选拔人才.可以说,以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主要题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题成熟的表现.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来说,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而小之”,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可以写“生活态度”方面的,可以写“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写“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这样,“化大为小”,“化空为实”,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现题材多样、迭彩纷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个话题作文为例: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的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的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
提醒同学们注意: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二个本事是“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考试说明》“发展等级”要求考生作文“有个性特征”.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增强“选择意识”.首先要善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想说的(有话可说的),有一定拓展空间的内容去写.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
拿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来说,可以从“认识世界的多样性”“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讲究包容性”“承认差异性”“尊重并发展个性”“增强批判性”“鼓励创新性”“反对僵死性”“提倡灵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简单地停留在原话题的“丰富多彩”原地转磨盘,更不要简单地仅仅用一些事例去佐证原话题的正确性.注意:只要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相关,就都符合话题作文写作的要求,不要错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当做一成不变的命题.
当然,“有个性特征”还表现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但最主要的是“独具慧眼”.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
写话题作文容易出现以下主要问题:
复制话题
试题给的是话题,要求围绕话题“做文章”.怎样做文章?就是要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总之,不能停留在原处.原处仅仅是个起点,如果在原处转磨盘,就没有创造,只有复制而已.要既不脱离起点,又不止于起点,要从起点走出来或说扩展开来:既可以从起点向远处延伸,也可以围绕起点纵横驰骋.须知,犹如母体和子体之间的关系,起点以外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创造,这才是“做文章”.为什么非要写“起点以外的东西”不可呢?因为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一位学者给出四个图形,让选出与其他几个图形不同的图形”的故事,读者已经听过了,感受过了,不需要你再去重复提供同样的材料.读者需要的是新的东西: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能够帮助读者深刻领悟其中道理;如果写记叙文,就要通过描述自己的体验或讲述故事,使读者有更具体、更强烈的感受;如果写抒情散文,就要召唤起更新鲜、更强烈、更丰富的思想感情……
总之,读者不需要复制,读者需要创新.不要简单地原样复制,举出一个个相同的例子然后“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与材料相同的例子能不能举呢?如果作为新的论证的材料,当然可以举,但要为自己新的论述服务,如果没有新的论述,那就等同于原样复制了,我们称之为“复制话题”.
2000年高考不少考生的作文有这种毛病.例如,开篇就“复制”,说有人喜欢山,有人喜欢海,这仅仅能表明社会上存在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现象而已,再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了.有的考生作文举出榴莲和臭豆腐,说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这就没有多大意义.有的考生作文所举的例子很好,说“在一次联欢会上,主持人拿一个塑料袋,问大家这个塑料袋有什么用途,有人说可以当口罩,有人说可以当帽子,有人说灌上空气可以当气球.最后班长说把成千上万个塑料袋压在一起,可以做塑料板”.这些例子本身是不错的,但可惜举完例子就戛然而止了,没能充分运用这个例子进行说理.有一些考生举了“给一个温度计测量楼高”“一加一等于几”等智力测验题或“某次考试失利每人总结的原因各不相同”的体验等等,这些例子本身都是不错的,可惜没能进一步让这些例子为论证服务,而仅仅把这些例子往那里一摆就完事大吉了,这叫“以摆代议”.如果所举例子与试题材料相同或十分相近,没有什么新的论述,就不仅仅是“以摆代议”了,而是“克隆”原材料了.
文意散漫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一次报告会上,一位学者提出一个问题:四个图形,找出一个与其他不同的.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答案也各不相同,这就能告诉我们生活中答案不一样的事很多,要从多方面去考虑.
近期,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各方面的压力很大等原因而自杀.其实,我们不能死钻牛角尖,我们初中时学过《范进中举》,范进好不容易成了举人,可是由于高兴过度,反而疯了.作为社会,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而我们学生也要把压力变为动力,好好学习,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
中国有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确,各行各业都有好的,在公共汽车上售票的李素丽,也可以成为劳模.他们干的是一般人不愿干的工作,但她却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工作,终于成为受人尊重的劳动模范.
前些天,故意开枪伤人的派出所所长被判死刑,他就是不严格要求自己,手里拿着枪,以为可以随意开枪.其实枪是人民给的,不是想开就开的,他敢胡作非为,终于被依法判刑,对这种人就应从重处理,决不手软.
我们在高中时学习了许多学习和做题的方法,有时一道题可以多解,但我们往往学得很死,有时一看到题知道怎么做,但算了很久才能算出,有时还不一定对.但当老师讲出很简单的方法时,我们才明白,如果我们每次都试着换几种思路,我们会做得更好.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会更精彩.(选自2000年高考考生作文)
一般来说,话题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没有规定写作的主旨.所以,在话题规定的范围内,还要“炼意”,也就是提炼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在这一环节下功夫不够,没有考虑好自己究竟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匆匆忙忙下笔,这样就有可能东拉西扯,多头指向,文意散漫,不知所云.像前面的文章①②③自然段,意思大致上还是往一块儿拢的,但第④自然段突然与前三个自然段脱节了,让人觉得是横生枝杈.第⑤自然段表面看来好像和第①②③自然段一样,都在谈学习上的问题,其实不是一码事:前两个自然段在谈减轻学习负担,第③自然段已经稍有偏离,谈起了对前途的认识问题.到了第④自然段就野马脱缰了.第⑤自然段表面看好像又回到前三个自然段的意思上来了,其实第⑤自然段谈的是学习方法问题,显然和前三个自然段谈的不是一码事.这样,一篇文章七零八落,让人读了不知所云,这就是“东拉西扯”式病文的显著特征.
偏离话题是同学们在写话题作文时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总结分析2000年高考考生作文情况,笔者认为造成“偏离话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转移话题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世界上的问题很多,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我原先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专心去解决问题.可是当我看到一篇文章过后,我的想法有了变化.
那篇文章这样写道:有一幅漫画《水开了》,说的是一个女孩面对水开了的场面不知所措,竟然叫道:“妈妈,水开了,你快来呀!”很多人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人说,这是女儿的错,那么大的人不会烧开水,将来可怎么办呀.我一开始也认为这种分析对,可是有人说,错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一个父亲不严格管教孩子,一个母亲不教孩子干家务活,这孩子能成长吗?
时下,很多父母一贯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导致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使孩子在将来的生活道路上遇到麻烦.这使我想起《动物世界》里的一组镜头:母狮子捉到一只小羊,但它没有把羊放到小狮子身边,而是让小狮子自己去捉.可是小狮子只会在母狮身边躺着,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没想到母狮不但不去帮助小狮子,反而去咬它,小狮争不过妈妈,乖乖地去捉小羊,最后终于把小羊捉到手.试想,如果母狮不严格训练小狮,那么小狮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
我希望父母们借鉴一下母狮的方法,平时管教孩子严一些,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他们.当然,孩子也不能一味地靠父母管教,自己也要主动去学习,就像魏征所说的:“若木之硬者,必固其根;若水之长者,必浚其源.”只有从小打好基础,将来才能成材.
《水开了》虽然只是一幅画,却发人深省.由此可见,教育孩子是国家的长远大计,切不可当作小事来看.
话题作文虽然写作范围相当宽泛,但把握话题却是基本要求.把握话题必须做到从头至尾牢牢把握,不能开篇尚能把握话题,但在行文当中却逐渐偏离话题,横生枝杈,然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主,造成转移话题甚至严重偏离题意.
上面所举病文,开始说“想法有了变化”,可以说是切合题意的.但在具体述说变化的过程时,没能仅仅扣住“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而是偏到“对孩子溺爱是害不是爱”的话题上去,把原话题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穿靴戴帽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
《生活中,看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答案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看到地球仪时,讲解员问我们:“地球为什么是圆的?”旁边看上去像小学生的同学说:“因为圆的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它在地球仪上,比较好转.”也有的说:“为了使人看得清楚.”各种回答,千变万化,最后讲解员说有位航海家在大海中一直向西行,最终达到了他的出发点,所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接着讲解员又问:“星星为什么看上去那么小?”有一位小同学非常天真地说:“因为天空是有限的,要是星星太大了就放不下了.”有的说:“因为星星本来就那么小.”讲解员很耐心地给大家讲了星星看上去那么小的原因,听后大家感到茅塞顿开.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也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答,这就是解答的妙处.
2000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这类“穿靴戴帽”式的作文.上面的病文不但没有扣紧“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反而去论证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内容上与原话题背道而驰,仅仅摘了原话题的一些语句生硬地给自己的文章“穿靴戴帽”而已.究其原因,虽和试题的提示语较多,同时限制性要求不足有关,但主要原因是这些考生没能把握原话题的涵义,或缺乏牢牢把握原话题本意的意识,把自己宿构的文章或材料往上硬搬.有的考生自己也觉得所写内容与原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于是只好“沐猴而冠”,穿靴戴帽打扮一番.尽管作者用心良苦,但这类文章的毛病是逃不过阅卷教师的眼睛的,我们把这样的病文类型称之为“穿靴戴帽式”.
另起炉灶
例如下面这篇考生作文(节选):
《心灵悟语》
“心,我的心不要悲哀,你要忍受命运的安排.严冬掠走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带回来.心,我的心,只要是你情之所钟,你都可以尽量去爱.”
合上我的日记本,体味着这一段话的含义.是呀,只要是你情之所钟,你都可以尽量去爱.平淡,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无所谓,而是平常与淡然.用一颗平常而且淡然的心去面对社会的艰难和压力,就不会过于烦恼和紧张了.就像面对高考,我从小学到初中真是12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在这人生的转折点上有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一路上却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即将要到达终点时,还要考虑万一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这时我的平常心和淡然的心对我说话了,他告诉我不要太多顾虑,在这12年里流的汗水会化作春雨毫不吝啬地浇在你身上,严冬夺取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夺回来.
……
这种“另起炉灶式”病文的病症和病因都摆在明处:不是按试题规定的命题或话题写,而是把试题抛到一边,自己“自由式作文”,内容和试题没有关系.这种现象的产生多半由于考生事先“死背”下了一篇文章,而看到考题后已经感到“不合辙不押韵”,但又不愿或无力按试题写出新作来,于是照搬原先背好的文章,造成“另起炉灶”;还有一个原因是考生对试题没仔细看明白或看不明白,写出的文章自然“驴唇不对马嘴”.
(中国教育报 2001-2-14)
返回《作文辅导》目录
参考资料:http://www.zuowen5.com/suzhi/jiqiao/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