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07:06:15
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1.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对原子弹试验场地在场人员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心情怎样的变化?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3.在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严格的历史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请结合上述选文,试探究其“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
文章第一段环境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中国西部上空的蘑菇云
①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大地一如往常.只是在我国西北新疆罗布泊静静地矗立着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它的顶端上托着那个代号596的球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人们对这颗不寻常的炸弹寄予希望,寄予深情,揪着心.不止是实验场地远远近近的观察者,远在数千里之外,在首都北京,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一起,手执电话筒也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听到的是罗布泊实验基地来的报告,以及开始倒数十、九、八、七、……数字的声音.
……
②猛然间,与一声巨大的轰鸣同时,铁塔顶端的烟云腾空而起.这一刹那,人们最期望也是最担心的伟大时刻到来了.在这一刹那,远远近近的人们的心脏跳动间歇,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距离,差不多同时听到了轰鸣声,同时看到了上升的蘑菇状烟云.一开始所有在场的人都毫无反应,他们许多人张着嘴,先后从愣神中醒过来,多数人是到形成蘑菇状烟云的时候,才突然欢呼雀跃.
③邓稼先热泪盈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他很想痛哭一场.他和同事们六年的辛劳、煎熬,都随着原子弹的烟云一块升上天空,也变成一朵美丽的大蘑菇.他所付出的一切,都得到了超级回报.他们下过的功夫,常人难以体会.
④几千里之外,北京的周恩来总理在话筒里等待着实验结果的报告.基地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兴奋地大声汇报说:“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了!”
⑤号外是当日夜里发出的,北京街头人群如潮抢阅号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0月16日22点,连续几次播送了《新闻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热烈祝贺首次核试验的巨大胜利》的贺电.举国欢腾.
⑥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国外广播.1964年10月16日消息:今天最大的新闻是,在华盛顿时间早上三点钟的时候,红色中国在大气层爆炸了一颗原子弹.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白宫召开了紧急会议.总统询问,世界各地人们都说些什么?情报局局长卡尔说道:“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那些国家在说,现在应该接受中国参加联合国.”
……
⑦印度总理尼赫鲁认为,中国核弹势必将严重降低印度在远东的地位.法国总理蓬皮杜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自然段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周恩来总理与聂荣臻元帅接听实验基地电话报告的场景,突出了这次爆炸实验的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B.第②自然段描写原子弹爆炸的刹那在场人员神情反应的由愣神到欢呼的变化,渲染了这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给人们带来的喜庆、欢乐的氛围.
C.第⑤自然段描写北京街头人群如潮抢阅号外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送公报、声明、贺电等的情景,反复强调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深远影响.
D.第⑥自然段叙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有关国外广播的消息,旨在强调说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推动了中国参加联合国的进程.
E.印度总理赫鲁认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仅严重降低印度在远东的地位,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形式和中国的地位.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3.品读第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说说它们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
4.“严格的历史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请结合上述选文,试探究其“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
答:
【参考答案】
1.DE.(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推动了中国参加联合国的进程”的说法缺乏实据.E.“改变了世界的形式和中国的地位”是法国总理蓬皮杜的观点.)
2.比喻.把六年的辛劳、煎熬所得到的结果,比作美丽的大蘑菇,这样写,语言生动、活泼,表达了他们收获成功时的欣慰的心情.
3.坚韧顽强、甘心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
4.⑴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确切的时间日期,具体的塔高、球体代号等数据,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⑵援引原子弹成功爆炸后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突出其举世瞩目的重大意义,这些引用也增强了传记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