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描写鲁迅的笑的好词好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4 01:01:35
描写鲁迅的笑的好词好句
描写鲁迅的笑的好词好句
文字——我的另一半
  峻 毅
  我师傅专为我写了《文字的快乐》和《快乐写作》,这两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第一次感悟我的文字情结给予我种种快乐,因此写下这篇拙作《文字——我的另一半》.
  ——题记
  师傅说:“文字的快乐,主要来源于阅读.”短短的一句话,就概括了我的文字情结!
  文字的快乐,虽然不只是阅读,还有写作,但没有阅读,又为何要写作?写作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深入地阅读.细细回想一下,我应该是享受文字快乐的受益者.
  还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便托人从上海带来一包看图识字卡片,倒也非是望女成凤,要把我培养成神童,而是希望那些花花绿绿的卡片,能引起我的兴趣,让体弱多病的我能安静地呆在家里,不跟院子里那些“光头”小伙伴们“冲啊!杀啊!”满沙滩疯乐乱跑.卡片果然让我爱不释手,一向出手大方的我,惟独对这些卡片,成了吝啬鬼,死活不让小伙伴们动它一下.
  看图说话,拼音读物,小人书、连环画……在病床上能让我喜形于色的是书,哄我不哭不闹的是书,能让我安静的也是书.幸亏有书和我相伴,丰富了我的知识,培养了我的志趣,让我明白了不少事理.在师长们眼里,我要比同龄人更“乖”,在小伙伴眼里,我自然是他们的“洋囡囡军师”.
  不知什么时候起,凡是妈妈给我的奖品除了书还是书.我好像也与其他小女孩子有点不同,零食和新衣服什么的,并不引我兴趣,如果谁手里有我还没有读过的书,我就会想方设法去换到手.我在小书摊前一坐就可以坐到天黑,一分钱可以看两本连环画,我的点心钱都进了那个小书摊老板的口袋……我就这样快乐地在小人书的阅读上中度过了我的童年.
  上学的时候正处“文革”后期,很难得有好书读,一本《钢铁是怎么练成的》让我废寝忘食,读了又读,保尔与冬妮娅的故事,启开了少女朦朦胧胧的情怀,那些优美的句子,至今我还能背得出来.后来,好不容易弄到一本《青春之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不敢公然拿出来看,可我又偏偏放不下手,想了好久,想出把《毛选》的塑套套在《青春之歌》上,表面一看,还以为我在读《毛选》.这个自以为很聪明的办法,差点毁灭了全家,幸亏我的语文老师——王增友先生发现的早.王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喜欢读书,老师很欣慰,但不能这样,这要是让某些人看到了,会把你当作现行反革命抓起来不算,你的爸爸妈妈也遭灾了.”老师还告诫我:“读书不能只看故事情节,更是为了升华自己的思想,提高修养,丰富内涵.读时要记,记时要想,想时要懂,懂后会用……”
  我阅读的速度有三慢,越是喜欢的文章,读得越慢;越是深奥的文章,读得越慢;越是让我有兴趣挖掘更深理论的文章,读得越慢.
  我习惯做读书笔记.第一遍读,只记文中的好词好句.如遇我喜欢的文章,我再读时就会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课文中的《社戏》,我首先想弄清鲁迅先生写那个年代江南水乡的少年向往愉快自由的生活,不满封建制度的约束,主要表现在“我”与农民孩子之间的那份挚情,是用描写人物活动和语言去表现主题的;再想想为什么写江南水乡的夜景,写景原就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人物的内在思想与情感,再想如何掌握具体的写作技巧,如何让词句显得更为精练……
  对那些有思想,能挖掘更深理论的文章,我大都选用“能入能出”法.所谓能入能出,就是说我先钻进文章中,用心读,记下主要论点.再从文章中走出来,不被文章的具体字句束缚思维,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分析文章好在哪里,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入”,是我读书的手段,“出”,自然是我读书的目的了.我竭力不使自己死读,尽可能去理解,去分析,把文章读活了,我才敢谈论我的观点.四年的教坛生涯,六年多的网络编辑与论坛斑主,让我深知写评语的重要,要想写贴切求实的点评,尤其是指出写作者的具体不足之处,远远要比说好听的鼓励话难得多,必须精读,必须理解才能写出切实的点评.其实这是对写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对眼睛、对时间、对文字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说到“能入能出”法,是儿子的爱书、撕书、拼书、讲书的独创读书法,和陈丕婷老师对他的肯定与欣赏,启发了我.我要感谢我的儿子和他的启蒙老师陈丕婷女士.
  儿子从小喜欢书,刚刚会走,路过书摊,买一本不动,买两本不行,买三本勉强过瘾.他常常边看,边嘀咕,边不停地撕,撕出那些他喜欢的人物图案,然后重贴,结果刘邦与宋江成了哥们,潘金莲进了诸葛亮的帷幕……再精装的连环画书,在他手里都会变得面目全非,托儿所的阿姨常向我告状,为此我也没少买书赔偿.他撕书依旧,并只对被他重贴过的书感兴趣,常常独自滋味地欣赏“杰作”.儿子有幸遇上好老师,非但没有阻止,还找出更多的旧书让他撕,由他拼,启发他编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久而久之,儿子脑袋瓜里装的故事越来越多,故事的内容日渐丰厚,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有味道了,他成了小朋友心目中的故事大王……陈老师告诉我,不能把他撕书行为片面地当成是顽皮捣蛋,他撕书其实相对于我们成人做读书笔记,写评论一样,值得可喜的是他能走进书中,再出走书来,能学而会用很好.要好好引导,不可关闭他的创作思维空间.
  我们的伟人毛泽东主席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对于马克思主议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就在于应用.”这“精通”指的就是“入”书,不入能通?这里的“应用”,不就是“出”书吗?细细想来,恩师王增友先生在我初一时给予我的教诲:“读时要记,记时要想,想时要懂,懂后会用”,其实,也就是“能入能出”法啊.
  师傅在《快乐写作》中着重谈了“学习小学生的语言风格”,乍看似乎让人有点不能置信,读透了文章的思想,再走出文章来分析,才明白其中内涵之深.万千世界中的“天地轮换”、“返朴归真”、“返老还童”、“过极必反”等,说其是自然规律,其实更是人生的哲理.
  有一次我驾车外出,记错了路标,结果转来转去越转越迷糊,真是没辙了.平日不急不恼的我,在打给好友的求助电话中坦言:“我没辙了,转得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急得我屁股都快冒烟了.”
  “哈哈,你平日的机灵聪明咋都给冻结了啊?你把油加满了,甭管在什么位置,甭管是什么方向,就往前开,记住开过的路线不重复,不往左拐,不过市交地界,同一方向转,大不了从东转到东,最远也不可能超过你现在的位置啊!能转不出来?”这话太有哲理了.
  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语言风格也不应例外!到了最高境界处,自然又返回接近基础了.任何一篇美文,都不能离开基础的字、词、句的组合,对小学生的要求不就是先要掌握用字准确,用词合理,句子顺通吗?决不可用华丽的词缀盲目地雕琢与修饰,企图急功近利,却忽视内美中不可缺少的平朴简洁.
  能否快乐写作,作品能否让读者感到轻松,就取决于作者的写作心境.同是悲剧作品,有些作品读后有回味,有激情,有希望,而有些作品却让人萎靡不振,心像被煮茧似的.这类作品读多了,也渐渐明白了,成功的作者,就应尽最大的努力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轻松亲切,即使是悲剧,也要引导读者走出悲情;让读者在阅读后走不出悲伤酸楚,即使是再好的文笔,也只能算是消极的作品.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写作时,尽可能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实在不行,就干脆放下,或去读别人的作品,或另找一个欢乐的题材来写.如前些天我写《萦绕梦系仙山魂》时,写到好友早逝,实在是太伤感了,就丢下不写了.随后,找个喜庆的题材来调整心态,又能让大家开心,一举双得,何乐不为?于是,一篇由70多名编辑朋友的ID和他们的40多篇文章名串成的《阳春醉梦烟雨村》出手了,大伙读过快乐的不得了,我当然也跟着快乐,回头再写《萦绕梦系仙山魂》时,我原本沮丧的心已淡然宁静了许多.
  我希望我的朋友也能快乐写作.最近,一位让我尊重的朋友在写一部悲惨故事,他原以为把故事写出来就能减轻心里的伤痛,可适得其反,越写越不能自拔,真的让我心痛.我对他说:“快乐的作者,才会让读者快乐,就算是悲剧,也应给读者有所启示有所向往.如果写作的结果是让作者痛苦,读者也痛苦,那还不如不写.”我甚至有点过分的要求他:“放弃吧,别写了,答应我,以后只为快乐而写!好吗?”他终于答应放弃痛苦写作,过后不久,又看了他振奋人心的力作,真为他高兴.
  我是学理工的,做的是载波网络传输工作;后又转行改学财会,从事金融储蓄与保险.我坚持写作,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想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二是因为从小就喜欢涂涂写写,作家和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刚开始学写字,只是写我想说而无处可说的事,没有规格体裁,想到了哪里就写到哪里,痛苦的,快乐的,埋怨的,欣赏的……不图发表,写过而过,只是想放松被束缚的思想后而不至于耿耿于怀,权当是自己的日记,当找人发泄了,也就完了,我把写作当作倾诉的对象,一个不会出卖我的可靠对象.现在想想,我爱文字,是我在很多时候把文字当作了我的另一半了,可以对它笑,可以对它哭,即便是对爱人不能说的事,对文字就无需有任何保留……
  网络文学给了我写作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我坚持自己的观点,网络文字的虚实,是取决于操纵网络的人,我与网络文学的浓厚情结,是建立在淡然求实的写作态度上,并已成了我的风格.我讨厌,甚至于憎恨那些浅薄、媚俗和虚伪的文字,憎恨借网络文学空间而卖弄风情,制造垃圾文字的行为.
  我与文字(我另一半)的情结,自然离不开我的写作.我的写作文风,是以完全真诚的自我为基调,以淡然求实为准则.要求自己做到语言轻松亲切,富有诗意,倒还能勉强去凑合,但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思想深刻新颖,尤其是写杂评,对我来说还真不容易,这是我快乐写作中最痛苦的一件事了.
  很多时候,我虽有思想,却无法用贴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我的深刻,无法让人感到新颖.写完一看,没有了我原先想要写的那种韵味,淡如清水,没有任何味道.对于这样的东西,岂能称之文章?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文字,对于这样连我自己都无法感到满意的文字,我只会选择丢弃,把其打入冷宫,权当是我写了日记,一篇无法道出真实情感的败笔日记.
  我的写作灵感,更多的是来自对读者的感谢和回报,带给读者轻松快乐,如散文《阳春醉梦烟雨村》、小说《戏说嘻侃幽梦人》、故事《红袖添乱之戏侃编辑》等.我的灵感来源,正合我师傅“不能在阅读中体会到真诚快乐的人,是不能在写作中体会到真诚快乐”的教诲.
  我与文字拉拉扯扯也有些年头了,能一直坚持下来,并有所突破,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很清楚,自己与文字有了难解难分的情结,文字已经是我的另一半了,将再也不可能改变这样的事实:活着,读着,写着,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