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琴诗》揭示了什么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6:59:53
苏轼的《琴诗》揭示了什么道理?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写得清新流畅,又富有哲理.它批评了两种片面性:一种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讲“琴上有琴声”;一种是只强调指头的作用,认为“声在指头上”.人们都清楚,优美动听的琴声,是人的指头拨动琴弦产生出来的,琴和指头二者如果缺其一,就难以奏出美妙音乐.
1.若:如果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2.何:为何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3.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不行,没有手也听不到琴声.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1.若:如果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2.何:为何的意思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3.思考的问题是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的,没有琴不行,没有手也听不到琴声.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