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说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19:49:55
地震的说明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地震的强弱可用地震仪来测量.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公里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於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黎克特制规模达9.5.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黎克特制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於黎克特制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黎克特制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於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於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黎克特制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来源请求]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於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护
任何建筑物(防震建筑)在设计与建造时,有效的防震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财产的损失.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於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应先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俱旁能在建筑物倒塌时提供一些空间,而对於规模较小地震,在家俱下则能防护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公里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於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於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黎克特制规模达9.5.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黎克特制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於黎克特制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黎克特制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於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於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黎克特制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来源请求]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於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护
任何建筑物(防震建筑)在设计与建造时,有效的防震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财产的损失.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於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应先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俱旁能在建筑物倒塌时提供一些空间,而对於规模较小地震,在家俱下则能防护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