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要点(人教版)、速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9 18:59:34
初中历史复习要点(人教版)、速度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