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十则到底什么意思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2 19:23:06
孔子的论语十则到底什么意思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还要他废话吗!
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还要他废话吗!
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有关论语十则的所有资料
《〈论语〉十则》知识讲解
编 稿:王胜华 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积累文言实虚词,熟练背诵全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
知识汇总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论语》简介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
4、读准字的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三省吾身(xǐng)
愠(yùn)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5、解释加红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省:检查.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有害.
见贤思齐焉 齐:(向他)看齐.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6、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
内容分析
课文理解
这十则《论语》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等篇,下面将逐条讲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孔子;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悦的古字,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时常的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谈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 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可见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译文:孔子说:“子路,交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见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都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学习,对于别人的短处,也要及时借鉴反省.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胸怀宽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这句是指做人修身的,曾子的意思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树叶)是最后凋谢的.”
——这句是指人所应有的修养品格的,经得起困境的考验,方显出君子本色.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
译文: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这其实是儒家学说“修己以安人”的做人修养的集中体现.
问题思考
1、《十则》哪些是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思想修养的,哪些是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
2、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
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3、在新知识与旧知识、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
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对自身是没有好处的.
成果检测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则罔( ) 则殆( )
弘毅( ) 凋 ( ) 三省吾身( )
有我师焉( ) 传不习乎( )
诲女知之( ) 死而后已(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红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判断正误.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不少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篇章,书名是孔子定的.( )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春秋》合成《四书》.( )
(4)《论语》共20篇,它是现存最早的用语录体写的古籍.( )
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的相应段落.
(1)曾子谈到的人应具有自省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谈到的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谈到的士应该具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十则中,有很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为了成语,请把这些成语写出来.
简答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1、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学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设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1ún yùn wǎng dài hóng diāo xǐng yān chuán huì yǐ
2.说,为古“悦”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省,自我检查,反省.
知,通“智”,聪明,智慧.
已,停止.
施,施加.
3.(1)X(2)√(3)X(4)√
4.(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2)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3)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理解
1、仍然还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
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它讲了一个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就必须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道理.
3、天气寒冷了,才会知道松柏的叶子凋谢下来.它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道理.
4、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谈设想时,言之成理即可)
在线阅读
一、孔子和六经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其实它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一直出名,他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却有很不相同的评价.按历史顺序说,他本来是普通教师,不过是许多教师中的一个教师.但是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公元前二世纪,他的地位更加提高.当时许多儒家的人认为,孔子曾经真地接受天命,继周而王.他虽然没有真正登极,但是就理想上说,他是君临全国的王.这显然是个矛盾、可是有什么根据呢?这些儒家的人说,根据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义中找到.他们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现其伦理、政治观点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再到公元前一世纪、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据当时的许多人说,孔子是人群之中活着的神,这位神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所以他在《春秋》中树立一种政治理想,竟能完备得足够供汉朝人实施而有余.这种神化可以说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吧,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叫做宗教.
但是这种神化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公元一世纪初,就已经有比较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儒家的人开始占上风.从此以后,就不再认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为“至圣先贤”的地位仍然极高.直到十九世纪末,孔子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固然又短暂地复活,但是不久以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他的声望逐渐下降到“至圣先师”以下.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会认为,他本来是一位教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是远远不是唯一的教师.
此外, 孔子在生前就被认为是博学的人. 例如,有一个与他同时的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从前面的引证,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自认为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与他同时的一些人也这么认为.他的工作是以述为作,这使得他的学派重新解释了前代的文化.他坚持了古代中他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又创立了一个有力的传统,一直传到最近的时代,这个时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时代,中国又面临巨大而严重的经济、社会变化.最后,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
《〈论语〉十则》知识讲解
编 稿:王胜华 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前人对《论语》的评价,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作为中国人更应辩正地、批判地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积累文言实虚词,熟练背诵全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究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品德修养.
4、整理、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语言材料.
知识汇总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鲁国的小官吏.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学”“思”结合.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论语》简介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这篇课文只出现前两种体式.这两种体式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大多是某些事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都具有格言性质.
4、读准字的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三省吾身(xǐng)
愠(yùn)
罔(wǎng)
殆(dài)
诲(huì)
5、解释加红的字
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三省吾身 三,泛指多次;省:检查.
温故而知新 故: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有害.
见贤思齐焉 齐:(向他)看齐.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
6、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
内容分析
课文理解
这十则《论语》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等篇,下面将逐条讲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孔子;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悦的古字,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时常的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谈到了学习的方法、乐趣和个人修养三个方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曾参;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 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指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可见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则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仲由,字子路;女,同“汝”,你;是,此,这;知,通“智”.
译文:孔子说:“子路,交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讲的是学习态度问题,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见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章都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值得学习,对于别人的短处,也要及时借鉴反省.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胸怀宽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这句是指做人修身的,曾子的意思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树叶)是最后凋谢的.”
——这句是指人所应有的修养品格的,经得起困境的考验,方显出君子本色.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
译文: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这其实是儒家学说“修己以安人”的做人修养的集中体现.
问题思考
1、《十则》哪些是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谈思想修养的,哪些是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章;(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
2、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是什么?
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而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3、在新知识与旧知识、在学与思的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认为的?
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学和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弄得精神疲惫,对自身是没有好处的.
成果检测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论语( ) 不愠( ) 则罔( ) 则殆( )
弘毅( ) 凋 ( ) 三省吾身( )
有我师焉( ) 传不习乎( )
诲女知之( ) 死而后已(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红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吾日三省吾身(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判断正误.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不少关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篇章,书名是孔子定的.( )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3)《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春秋》合成《四书》.( )
(4)《论语》共20篇,它是现存最早的用语录体写的古籍.( )
4.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默写课文的相应段落.
(1)曾子谈到的人应具有自省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谈到的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子谈到的士应该具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十则中,有很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为了成语,请把这些成语写出来.
简答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1、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什么意思?它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意思?在你与人交往时是不是这样做的?学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设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1ún yùn wǎng dài hóng diāo xǐng yān chuán huì yǐ
2.说,为古“悦”字,愉快.
愠,生气,发怒.
省,自我检查,反省.
知,通“智”,聪明,智慧.
已,停止.
施,施加.
3.(1)X(2)√(3)X(4)√
4.(1)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 入邪说的)危险.”
(2)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3)孔子说:“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学而时习之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理解
1、仍然还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都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
2、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会有能够做我的老师的人.它讲了一个要成为一名高尚的人,就必须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道理.
3、天气寒冷了,才会知道松柏的叶子凋谢下来.它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道理.
4、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谈设想时,言之成理即可)
在线阅读
一、孔子和六经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
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
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
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其实它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
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
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二、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部、孔子虽然一直出名,他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却有很不相同的评价.按历史顺序说,他本来是普通教师,不过是许多教师中的一个教师.但是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公元前二世纪,他的地位更加提高.当时许多儒家的人认为,孔子曾经真地接受天命,继周而王.他虽然没有真正登极,但是就理想上说,他是君临全国的王.这显然是个矛盾、可是有什么根据呢?这些儒家的人说,根据可以在《春秋》的微言大义中找到.他们把《春秋》说成是孔子所著的表现其伦理、政治观点的一部最重要的政治著作,而不是孔子故乡鲁国的编年史.再到公元前一世纪、孔子的地位提高到比王还高.据当时的许多人说,孔子是人群之中活着的神,这位神知道在他以后有个汉朝(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所以他在《春秋》中树立一种政治理想,竟能完备得足够供汉朝人实施而有余.这种神化可以说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吧,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叫做宗教.
但是这种神化时期并没有持续很久.公元一世纪初,就已经有比较带有理性主义特色的儒家的人开始占上风.从此以后,就不再认为孔子是神了,但是他作为“至圣先贤”的地位仍然极高.直到十九世纪末,孔子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固然又短暂地复活,但是不久以后,随着民国的建立,他的声望逐渐下降到“至圣先师”以下.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会认为,他本来是一位教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但是远远不是唯一的教师.
此外, 孔子在生前就被认为是博学的人. 例如,有一个与他同时的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从前面的引证,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自认为是继承古代文化并使之垂之永久的人,与他同时的一些人也这么认为.他的工作是以述为作,这使得他的学派重新解释了前代的文化.他坚持了古代中他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又创立了一个有力的传统,一直传到最近的时代,这个时代又像孔子本人的时代,中国又面临巨大而严重的经济、社会变化.最后,他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