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科学家 作文急需1篇400~~500字的作文 题目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5:52:33
我心中的科学家 作文
急需1篇400~~500字的作文 题目为
急需1篇400~~500字的作文 题目为
祖国在我心中 记青年科学家郭雷
郭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控制论和系统科学研究.1998年当选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1999年起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系统辨识委员会主席.曾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熟悉了郭雷,了解了郭雷的经历,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想到了很多,想起
了艾青先生的诗《我爱这土地》,似乎也更理解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 “我要为乡亲们做点事”
有人说“吃苦是一笔财富”,郭雷深以为然.1961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郭雷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郭雷一直在贫困和繁重的农活中度过.每当放假或星期天,他便随大人们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十来岁的郭雷,从挖猪圈、造绿肥到收庄稼、犁地、种地等已样样都很精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此时的郭雷已深切地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我要认真读书,学好本领,为乡亲们做点事.”郭雷回忆说,“干农活真的很累,我当时多么希望乡亲们坐在家里一按电钮,农田里的水泵就能自动浇水,在家里也能自动监视农田灌溉情况,那时,大家就不用大清早到地里干活了.这也是后来我选择自动控制专业当初最朴素的愿望.”
少年的这段经历,使郭雷学习特别勤奋,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也很卖力.在读博士的两年时间里,郭雷几乎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办公大楼;有好几个假期,他都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甚至爱人在外地生小孩,他也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在澳大利亚作博士后的两年时间里,他甚至没去过悉尼歌剧院;每当圣诞节前后,留学生们纷纷利用假期开车外出旅游观光,他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搞研究.郭雷说,当时唯一想的就是多做出些研究成果,我们的祖国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这片土地太让我留恋了”
1984年,郭雷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当时正值出国潮,昔日的同学都在纷纷联系出国,郭雷这时也犹豫了.但他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之后,果断地选择了“土博士”之路.郭雷说:“我不是赌气,想证明什么.我只是觉得在国内同样能把科研做好,而且这里确实也需要我.”
虽然郭雷不想证明什么,但在别人看来,郭雷却创造了奇迹.读博士期间,他与导师合作完成了近20篇论文,全部以英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科研课题“动态系统的辨识与适应控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时也被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理论委员会选为1984年至1986年国际控制理论的重要进展之一,这是当时所有被选入的结果中唯一一项完全由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取得的成果.
1987年,郭雷第一次登上出国的飞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提供全部资助,邀请他去做博士后研究,期限两年.从出国伊始,郭雷就做好了回国的设想.他说:“我的出国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增长见识,准确把握科学研究前沿课题,为回国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准备.这片土地太让我留恋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的回国路.”
1989年6月初,郭雷怀着一腔报国情,克服了当时环境下的种种困难,谢绝了多方邀请,回到了祖国.当时,年仅27岁的郭雷已在国际自动控制领域享有一定声誉.该领域多位国际著名的专家在提职推荐书上是这样评价郭雷的:郭博士是随机系统领域内最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青年学者之一,可能是辨识和适应控制领域内国际上最好的研究者.由于学术上的成就,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向郭雷发出了一封封热情的邀请函.去美国、去加拿大,还是留在澳大利亚,郭雷的选择很多,而且处处都是丰厚的待遇.但郭雷早已认准了自己的目标,正如他说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回国路.
回到国内,当时郭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这样的:他和其他五位同事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办公,一家三口被安置在12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月的工资是100元左右.而在澳大利亚,他一个人专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并配备一台微机,而每月的薪金更是不能跟国内的相比.郭雷笑着说:“至少是国内的几十倍吧.”我问郭雷:“你后悔吗?”郭雷的回答很干脆:“没有.”
“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很欣慰”
郭雷在科研上勇攀高峰.1990年,郭雷被国际控制理论权威刊物——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控制与优化杂志》聘任为副主编,成为该刊创办30年来进入编委的第一个中国人.这一年郭雷仅28岁.1993年,郭雷因解决了“自校正调节器的稳定性与收敛性”这一国际自动控制领域20年悬而未决的著名难题,在悉尼召开的第12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上,荣获其三年颁发一名的“青年作者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1998年,因为对随机系统自适应控制和系统辨识领域几个关键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突破,郭雷当选为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的会士,在80年代以来出国留学的华人同行科学家中,至今也很少有人能得到该荣誉.郭雷的荣誉很多,当问及郭雷的感受时,郭雷显得很平静,他说:“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很欣慰.”(本报记者 王光荣 林英 王远方)
郭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控制论和系统科学研究.1998年当选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1999年起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系统辨识委员会主席.曾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熟悉了郭雷,了解了郭雷的经历,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想到了很多,想起
了艾青先生的诗《我爱这土地》,似乎也更理解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 “我要为乡亲们做点事”
有人说“吃苦是一笔财富”,郭雷深以为然.1961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郭雷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郭雷一直在贫困和繁重的农活中度过.每当放假或星期天,他便随大人们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十来岁的郭雷,从挖猪圈、造绿肥到收庄稼、犁地、种地等已样样都很精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此时的郭雷已深切地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我要认真读书,学好本领,为乡亲们做点事.”郭雷回忆说,“干农活真的很累,我当时多么希望乡亲们坐在家里一按电钮,农田里的水泵就能自动浇水,在家里也能自动监视农田灌溉情况,那时,大家就不用大清早到地里干活了.这也是后来我选择自动控制专业当初最朴素的愿望.”
少年的这段经历,使郭雷学习特别勤奋,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也很卖力.在读博士的两年时间里,郭雷几乎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办公大楼;有好几个假期,他都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甚至爱人在外地生小孩,他也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在澳大利亚作博士后的两年时间里,他甚至没去过悉尼歌剧院;每当圣诞节前后,留学生们纷纷利用假期开车外出旅游观光,他却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搞研究.郭雷说,当时唯一想的就是多做出些研究成果,我们的祖国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这片土地太让我留恋了”
1984年,郭雷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当时正值出国潮,昔日的同学都在纷纷联系出国,郭雷这时也犹豫了.但他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之后,果断地选择了“土博士”之路.郭雷说:“我不是赌气,想证明什么.我只是觉得在国内同样能把科研做好,而且这里确实也需要我.”
虽然郭雷不想证明什么,但在别人看来,郭雷却创造了奇迹.读博士期间,他与导师合作完成了近20篇论文,全部以英文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科研课题“动态系统的辨识与适应控制”,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时也被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理论委员会选为1984年至1986年国际控制理论的重要进展之一,这是当时所有被选入的结果中唯一一项完全由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取得的成果.
1987年,郭雷第一次登上出国的飞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提供全部资助,邀请他去做博士后研究,期限两年.从出国伊始,郭雷就做好了回国的设想.他说:“我的出国目的很明确,就是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增长见识,准确把握科学研究前沿课题,为回国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准备.这片土地太让我留恋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的回国路.”
1989年6月初,郭雷怀着一腔报国情,克服了当时环境下的种种困难,谢绝了多方邀请,回到了祖国.当时,年仅27岁的郭雷已在国际自动控制领域享有一定声誉.该领域多位国际著名的专家在提职推荐书上是这样评价郭雷的:郭博士是随机系统领域内最富有才华和创造力的青年学者之一,可能是辨识和适应控制领域内国际上最好的研究者.由于学术上的成就,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向郭雷发出了一封封热情的邀请函.去美国、去加拿大,还是留在澳大利亚,郭雷的选择很多,而且处处都是丰厚的待遇.但郭雷早已认准了自己的目标,正如他说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回国路.
回到国内,当时郭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这样的:他和其他五位同事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办公,一家三口被安置在12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月的工资是100元左右.而在澳大利亚,他一个人专用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并配备一台微机,而每月的薪金更是不能跟国内的相比.郭雷笑着说:“至少是国内的几十倍吧.”我问郭雷:“你后悔吗?”郭雷的回答很干脆:“没有.”
“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很欣慰”
郭雷在科研上勇攀高峰.1990年,郭雷被国际控制理论权威刊物——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控制与优化杂志》聘任为副主编,成为该刊创办30年来进入编委的第一个中国人.这一年郭雷仅28岁.1993年,郭雷因解决了“自校正调节器的稳定性与收敛性”这一国际自动控制领域20年悬而未决的著名难题,在悉尼召开的第12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上,荣获其三年颁发一名的“青年作者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1998年,因为对随机系统自适应控制和系统辨识领域几个关键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突破,郭雷当选为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的会士,在80年代以来出国留学的华人同行科学家中,至今也很少有人能得到该荣誉.郭雷的荣誉很多,当问及郭雷的感受时,郭雷显得很平静,他说:“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很欣慰.”(本报记者 王光荣 林英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