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牛满江和童第周的鲫鱼实验伞藻的嫁接实验分别证明了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9/29 13:20:22
牛满江和童第周的鲫鱼实验伞藻的嫁接实验
分别证明了什么?
请老师说清楚一点,谢谢!
牛满江和童第周的鲫鱼实验伞藻的嫁接实验分别证明了什么?
解题思路: 对生物学经典实验的了解及对实验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从中进一步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解题过程:
1、童第周教授和牛满江教授的实验结论可以从以下资料中得到:1956年童第周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设立实验胚胎学实验室。当时世界生物界流行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学派,李森科学派强调外因(认为环境因素能改变物种),摩尔根学派强调内因(认为只有细胞核中的物质能决定遗传)。童第周是从哲学转学生物的,善于从哲学的高度宏观地把控科研的方向,他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这两个学派肯定都存在着理论缺陷,遗传应该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即内因和外因对立统一的结果。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把鲫鱼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事先已去掉核的金鱼卵细胞中,由此发育而成的小鱼,如果完全像鲫鱼,则说明细胞质在遗传过程中不起作用,下一代的遗传基因全部取自移入的鲫鱼细胞核;反之,如果小鱼完全像金鱼,则说明遗传基因来自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移入的核不起任何遗传作用;如小鱼既有像鲫鱼的地方,又有像金鱼的地方,则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遗传物质。
凑巧的是,当时世界上刚出现的克隆技术也是以细胞核移植为研究手段的,因此,童第周开展细胞核移植实验,虽然本意只是为了借此弄清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特别是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问题,但歪打正着,无意间也成了中国的克隆先锋,成了中国最早开展克隆技术研究的人。当时世界上的克隆实验均采用蛙、蟾等两栖类动物为实验材料,童第周却独辟蹊径,以鱼类为实验材料,由此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鱼类克隆技术的人。
1963年,童第周以金鱼和鳑鲏鱼为实验材料的同种克隆实验都获得了成功,其中金鱼囊胚细胞核移到去核金鱼卵的实验大约有10%发育成了幼鱼。这使中国成为继美、英之后,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即成功地开展了核移植研究的国家。
童第周再接再厉,又在属于不同亚科的两种鱼鳑鲏鱼和金鱼之间,进行了异种克隆。由于这两种鱼的亲缘关系太远,所以实验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毕竟成功了,这又使我国成了最早开展不同亚科间异种克隆实验的国家。
为了进一步确定细胞质中起遗传作用的具体物质,童第周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环境中,冲破重重阻力,与美籍华人牛满江一起进行了有关的研究,成功培育出了被称为"童鱼"的异种克隆鱼,并首次证实了细胞质中的信使核糖核酸具有遗传功能。
2、伞藻嫁接实验:去两种伞藻的帽(分别为菊花型伞藻和伞形帽伞藻),并将两者的柄切下来,交换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去,可得到与原来一样的帽。
伞藻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形帽的伞藻的核移入到去核并去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中去,得到与菊花形帽伞藻一样的菊花形帽。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伞藻核移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