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震精神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11/11 00:05:38
弘扬抗震精神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得益于自强不息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没有被灾难压倒,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非典”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3]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的路上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4]这些是对当前抗震救灾中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诠释.镇定,是因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着一个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信心、勇气,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不断得到激发和磨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自强不息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伟大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是人类崇高精神最自觉、最坚定的体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这再次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先锋队组织,不愧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伟大力量.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前一段,正是因为有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自立者强,自强者胜.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而仅靠外来援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自力更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这座大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座大熔炉里我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自力更生,能够激起干部群众更大的干劲,调动群众参与救灾和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使干部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新家园;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够促进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作风;能够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增长干部才干.实践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建设的新家园,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自己劳动的果实最甜美,自己建设的家园最牢靠.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受灾群众正在农田里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很多灾区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恢复生产.我们坚决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肯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尽快摆脱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成功经验.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得益于自强不息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没有被灾难压倒,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非典”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3]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的路上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4]这些是对当前抗震救灾中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诠释.镇定,是因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着一个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信心、勇气,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不断得到激发和磨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自强不息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伟大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是人类崇高精神最自觉、最坚定的体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这再次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先锋队组织,不愧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伟大力量.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前一段,正是因为有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自立者强,自强者胜.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而仅靠外来援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自力更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这座大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座大熔炉里我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自力更生,能够激起干部群众更大的干劲,调动群众参与救灾和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使干部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新家园;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够促进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作风;能够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增长干部才干.实践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建设的新家园,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自己劳动的果实最甜美,自己建设的家园最牢靠.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受灾群众正在农田里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很多灾区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恢复生产.我们坚决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肯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尽快摆脱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成功经验.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