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假如台湾同胞们来河姆渡参加寻根活动,请向他们介绍一下河姆渡古遗址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0 18:01:58
假如台湾同胞们来河姆渡参加寻根活动,请向他们介绍一下河姆渡古遗址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是什么?
这是八上历史与社会中2011学年的期中考题目.还有很多啊!急死了
假如台湾同胞们来河姆渡参加寻根活动,请向他们介绍一下河姆渡古遗址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是什么?
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遗址分布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中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门前
化的故乡.
河姆渡的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河姆渡人饲养猪,狗等家禽,还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在建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卯榫(mao三声 sun三声)固定横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令人惊叹!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简介
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东距宁波市25公里.博物馆占地面积 60亩,由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区两大部分组成.文物陈列馆紧邻遗址西侧,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由6幢建筑组成,单体之间用连廊相接.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风格,“长脊、短檐、高床”的特点而设计,构筑出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炒米黄毛面墙砖,显得古朴、野趣,与河姆渡文化融为一体.序厅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习俗.
博物馆内设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
第一展厅
第一展厅为序厅,以序言、照片、图表、模型、文物,概括地介绍了河姆渡文化的基本情况.其展出的两个完整的人头骨和复原的头像,让观众见识到我们远祖的模样;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的模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稻作经济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盉、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河姆渡先民发明了农业以后,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从这里陈列的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以及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果实来看,证明渔猎和采集仍是河姆渡人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此外,陈列的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展示了当时成熟的纺织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展出的以象牙、骨、玉、石、 陶、木为材质的文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那种讲究对称、追求平衡的审美意识和整齐、稳重、沉静的艺术作品,令人赞叹不已.在众多艺术品中,尤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其中就有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蝶形器.
文物特征
简介
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支脚等.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木器较精巧多样.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早、晚两期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文物遗存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1)耜耕农业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2)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