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语文高中文言文重虚词的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4:02:11
语文高中文言文重虚词的用法
语文高中文言文重虚词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