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07:00:29
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楼上的,你说“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延续.”这明明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核心观点的不严格表述,怎么能扯到政治经济学里当基本观点呢?我看了看你回答的几个问题,发现你很喜欢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其实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很小很小的一块内容,是因为中国革命的需要才在早期被毛泽东拿出来加以强化的,阶级理论根本就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特别要指明的是,千万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关于“政治”一词的由来,可以参看下面的说明: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百科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
因此,“政治经济学”最早是相对“家庭经济学”来说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用这样一个名称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
下面澄清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
应该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有宏观和微观角度的研究,只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微观)和“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为研究对象的,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以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经济学使用了数学的科学外衣来掩饰其不科学性,它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下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的修补,不敢触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本质.所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模型也防止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触及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本质,残酷的指出了它的固有矛盾,在数百年前就根据它的理论指出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固有矛盾,且证明了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防止的,这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里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令所有自以为是的西方经济学家感到汗颜.
如果非要简单的说,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蹩脚的修补匠,而马克思则是精通建筑学的建筑师,他能看清建筑的整个结构,并且知道它的漏洞明白该怎么推导重建.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为了不上西方经济学的当,是为了不被西方经济学家忽悠而乖乖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建议你去读一读人民大学已故的高鸿业教授著的微、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章,对这个问题有很精辟的阐述.
———————————————————————————
zxyyouyou:
感谢你对我的意见做了认真的点评和回复,此外对之前我对你的观点做的一些过于偏激的批评表示歉意.
我也认真看了你的补充,更深入的了解到了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我想重新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极为博大精深的,它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也产生过很多流派、很多解释、很多发展.因此,使用任何一个简单的说法来对它进行概括都显得过于武断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不同之处,也不可能绝对的说谁对谁错.因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理论工具,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是要和每个历史时期具体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
客观的说,如果仅仅看马克思主义在它的产生阶段和之后一百年中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例如《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确实可以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点并没有错.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也确实是被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武器.所以,用历史观点看“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说它的显著特色是“阶级斗争”;说“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都是正确的.
评价一个思想家是否伟大,要看他的学说是否能洞悉真理;评价一个学说是否经典,要看它阐述的理论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一贯的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今天依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它阐述的理论对实践具有一贯的指导意义,因为它的理论是实践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而不仅仅被局限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某一范畴.
建国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将阶级斗争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加以实践、在不发达生产力条件下全盘套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都是错误的.现实的说,目前中*共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了,这并不是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而是强调它其中的一些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已经不能再用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实践.所以我们今天再谈“马克思主义”、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谈的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被实践检验了的并能进一步推动我们继续实践、继续进步的理论精髓.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关注的是它如何正确的为我们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指导我们以“实践”为核心去改造世界.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去研究历史,去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怎样在阶级斗争中发展;更是为了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如何运行,我们将来的社会将如何发展.
所以我们谈唯物史观,强调的是怎样协调“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通过它们的矛盾和协调来促进社会发展,因为不论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它们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不用“阶级斗争”去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谈怎么使用“阶级斗争”去促进社会发展,因为马克思早已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要“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连无产阶级专政都只是“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关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可以参看《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倒数第二段,或任何一本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或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
同样,谈到“政治经济学”中“政治”和“经济”的问题时,我的原话是“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我想在这个地方存在一点误会.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把“政治”和“经济”分开,我想强调的是马克思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去研究经济的,我强调的是“出发点”、“角度”和“顺序”的问题,而不是割裂政治与经济的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打开《资本论》第一卷,看到的是商品、货币、价值,不是“阶级”“专政”“体制”.所以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阶级关系、剥削关系是隐藏在这些经济关系背后的.它是通过对经济关系的研究而一步步被揭示出来的,所说经济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它是在前面的.
另外想补充一点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每个概念的范畴都有严格的定义,每条理论的表述都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误读和混淆.想正确的学习和运用它,需要全面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了解哲学、政治、经济中每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和适用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术,尽量不要用随意的日常语言去代替它的严格表述.
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马克思理论存在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表达方式都很正常的.再次感谢你之前的回复,很高兴和你讨论这些问题~
特别要指明的是,千万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关于“政治”一词的由来,可以参看下面的说明: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百科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
因此,“政治经济学”最早是相对“家庭经济学”来说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用这样一个名称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
下面澄清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
应该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有宏观和微观角度的研究,只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微观)和“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为研究对象的,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以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经济学使用了数学的科学外衣来掩饰其不科学性,它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下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的修补,不敢触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本质.所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模型也防止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触及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本质,残酷的指出了它的固有矛盾,在数百年前就根据它的理论指出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固有矛盾,且证明了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防止的,这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里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令所有自以为是的西方经济学家感到汗颜.
如果非要简单的说,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蹩脚的修补匠,而马克思则是精通建筑学的建筑师,他能看清建筑的整个结构,并且知道它的漏洞明白该怎么推导重建.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为了不上西方经济学的当,是为了不被西方经济学家忽悠而乖乖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建议你去读一读人民大学已故的高鸿业教授著的微、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章,对这个问题有很精辟的阐述.
———————————————————————————
zxyyouyou:
感谢你对我的意见做了认真的点评和回复,此外对之前我对你的观点做的一些过于偏激的批评表示歉意.
我也认真看了你的补充,更深入的了解到了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我想重新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极为博大精深的,它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也产生过很多流派、很多解释、很多发展.因此,使用任何一个简单的说法来对它进行概括都显得过于武断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不同之处,也不可能绝对的说谁对谁错.因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理论工具,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是要和每个历史时期具体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
客观的说,如果仅仅看马克思主义在它的产生阶段和之后一百年中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例如《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确实可以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点并没有错.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也确实是被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武器.所以,用历史观点看“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说它的显著特色是“阶级斗争”;说“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都是正确的.
评价一个思想家是否伟大,要看他的学说是否能洞悉真理;评价一个学说是否经典,要看它阐述的理论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一贯的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今天依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它阐述的理论对实践具有一贯的指导意义,因为它的理论是实践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而不仅仅被局限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某一范畴.
建国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将阶级斗争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加以实践、在不发达生产力条件下全盘套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都是错误的.现实的说,目前中*共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了,这并不是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而是强调它其中的一些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已经不能再用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实践.所以我们今天再谈“马克思主义”、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谈的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被实践检验了的并能进一步推动我们继续实践、继续进步的理论精髓.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关注的是它如何正确的为我们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指导我们以“实践”为核心去改造世界.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去研究历史,去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怎样在阶级斗争中发展;更是为了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如何运行,我们将来的社会将如何发展.
所以我们谈唯物史观,强调的是怎样协调“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通过它们的矛盾和协调来促进社会发展,因为不论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它们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不用“阶级斗争”去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谈怎么使用“阶级斗争”去促进社会发展,因为马克思早已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要“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连无产阶级专政都只是“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关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可以参看《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倒数第二段,或任何一本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或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
同样,谈到“政治经济学”中“政治”和“经济”的问题时,我的原话是“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我想在这个地方存在一点误会.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把“政治”和“经济”分开,我想强调的是马克思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去研究经济的,我强调的是“出发点”、“角度”和“顺序”的问题,而不是割裂政治与经济的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打开《资本论》第一卷,看到的是商品、货币、价值,不是“阶级”“专政”“体制”.所以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阶级关系、剥削关系是隐藏在这些经济关系背后的.它是通过对经济关系的研究而一步步被揭示出来的,所说经济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它是在前面的.
另外想补充一点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每个概念的范畴都有严格的定义,每条理论的表述都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误读和混淆.想正确的学习和运用它,需要全面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了解哲学、政治、经济中每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和适用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术,尽量不要用随意的日常语言去代替它的严格表述.
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马克思理论存在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表达方式都很正常的.再次感谢你之前的回复,很高兴和你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