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由来,要怎么过,习俗,诗句,词语,传说;故事 关于三峡的地理位置,诗句,传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21:53:17
关于中秋节由来,要怎么过,习俗,诗句,词语,传说;故事 关于三峡的地理位置,诗句,传说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民间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灯谜] 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
[吃月饼] 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
[燃灯]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
各地中秋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州的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降神”是中秋夜一个有趣的活动,经过咒语和仪式可使所降的神显灵,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篮神(是一个女神)等. “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中秋节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节词语;
花好月圆 月光皎洁 合家团聚 金风送爽 丹桂飘香 暗香浮动
月明星稀 明月 婵娟 月饼 赏月 团圆 温馨 亲情 思念 牵挂 问候 期待 守望 天涯共此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历史;
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
月...“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民间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灯谜] 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
[吃月饼] 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
[燃灯] 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玩兔儿爷] 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
各地中秋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州的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降神”是中秋夜一个有趣的活动,经过咒语和仪式可使所降的神显灵,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篮神(是一个女神)等. “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中秋节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节词语;
花好月圆 月光皎洁 合家团聚 金风送爽 丹桂飘香 暗香浮动
月明星稀 明月 婵娟 月饼 赏月 团圆 温馨 亲情 思念 牵挂 问候 期待 守望 天涯共此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历史;
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
月...“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