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课文的教案{作者李小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8:59:40
(最后一分钟)课文的教案{作者李小雨}
午夜 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最后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
是旗杆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骨
是展开的 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 香港 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才终于散尽
而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却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 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 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 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 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quote][/align][align=left]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 “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align][align=left]香港:[/align][align=left][quote]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开设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并竞选连任第二届行政长官,2005年3月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紫 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入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无数目光的聚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大会场内冉冉升起.全体中国人共同欢呼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大喜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也是国际间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从此,香港开始了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永久割让,正式成为殖民地.九龙半岛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也被永久割让.1898 年,英国向清廷租借新界99年,租约于1997年7月1日到期.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开始与英国谈判香港的问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他还向客人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撒切尔夫人当面称赞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创造」.此后,经过多轮谈判,到1984年撒切尔夫人再度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设想在回归的香港建立特别行政区,并根据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所作的承诺,制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日零时4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自此,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李小雨,女,1951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插过队,当过兵,现任《诗刊》副主编.1972年开始写诗,曾经出版诗集8部,其中《红纱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诗集奖,并荣获首届庄重文文学奖、铁人文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
《最后一分钟》是我在迎接香港回归前夕,怀着激动的心情写的一首抒情诗.读这首诗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清政府首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一百年来为争取祖国统一、香港回归,中国人民进行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等历史背景.除此之外,通过这首诗还应该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什么叫新诗,新诗写作的几个基本特点以及怎样读懂和欣赏新诗.
中国的新诗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兴起.它以胡适、郭沫若等为代表,以白话和日常语写作冲破了两千年来形成的旧体诗词格律.横向移植了西方诗歌的自由体分行排列的形式,增加了叙事、议论等表述内容,丰富了意识流、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新诗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是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新诗不是散文,迎接香港回归.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易写得平、直、散.而新诗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高度浓缩、高度提炼,用最典型的一个“点”,来概括提升整个诗的主题.于是我选择了“最后一分钟”这个“点”.以经历百年之后的最后时刻这个新鲜巧妙的角度进入主题,让现实中万众欢腾的场面与屏住呼吸的瞬间寂静在这一分钟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现场高扬的五星红旗与百年殖民地的屈辱回忆在这一分钟里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一分钟里.还浓缩了对虎门销烟、南京不平等条约、万里长城等历史回顾以及对香港未来的瞩望.
全诗仅42行,却展开想象的翅膀,囊括了历史和现实的众多内容.读起来却又凝练、集中.
新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它长于运用形象和细节.毛泽东曾经说过: “诗歌要用形象思维.”这样才能够具体感人.比如在这首诗中,为了表达人们激动的心情,我写下了“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寂静”写的是群体, “微微颤抖的嘴唇”写的是个人,这样就把“激动”这个抽象的词化为可感可视的与众不同的画面,如特写镜头,让读者感同身受.
新诗的第三个特点是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有些形象可以跳跃、夸张甚至变形,这也是古今中外诗歌的共同特点.比如“最后一分钟”是看不见的,而我把它比作是“旗帜的形状”, “旗帜”是实写.既点明了那天现场的实景,又带有夸张强调的含义,让读者去想象,用最少的字表达了最多的意味.这就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同样, “历史”一词是虚写,而“1997页上”“伤痕、血和刀光”“一纸发黄的旧条约”又是实写,是比喻一百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和痛苦, “旗杆”是实写.而“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虚写, “一滴泪珠”是实写,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是虚写, “使大海沸腾”又是夸张.这样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增加了诗歌的联想,也使诗生动、具体.
新诗的第四个特点,是含蓄.是注重诗的意境氛围.诗不是政论,不能直铺标语口号,而应在字里行间抒情或暗示.“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轻轻呼喊”“悄然落地”“缓缓上升…‘沸腾…‘紧紧”都是充满不同情感色彩的字眼,全诗少有直抒胸臆.却把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诗歌的含蓄,需要慢慢地品味.
此外.这首诗虽然形式上是自由体的新诗,但由于我注意到了它内在的节奏感,如长短诗句的搭配、语词上的大体押韵,使得它并不是随意的口语,而是精心锤炼,自然明快,琅琅上口,适合朗诵.
教材编辑的教学建议:
《最后一分钟》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安排了不少诗歌作品,到了高年级,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的诗歌阅读从儿童诗过渡到现代诗,从简单直白技法过渡到运用现代诗歌技法.
《最后一分钟》是主旋律诗歌,这类诗歌很容易陷于感情浮泛、语言直白的“陷阱”,但本诗读来却有催人泪下的情感作用力,应该是缘于作家的感情真挚,并运用了不少现代诗歌技巧.
诗歌语言是跳跃性的,是制造新鲜感受的.例如.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读来别致而有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诗对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是挑战.
诗歌的教学,我觉得目前的课堂上普遍处理得有些简单化.除了朗读还是朗读,变换各种形式来读.比较枯燥.“读”要不要?当然要,在读中涵泳诗味.在读中品味诗意,可是,如果教学只剩“朗读”一种策略,则是远远不够的.这首诗除了“朗读”.至少还有以下策略可以运用:
小组合作,列出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说一说这些历史事件对我们理解这首诗有什么帮助.
以“最后一分钟,是 ”为句式.想象一个亲人离别的情景,写出一个句子.
如果你在香港回归的现场.你会想到哪些内容?仿作一首诗.
看我找得那么辛苦 给分吧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最后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
是旗杆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骨
是展开的 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 香港 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才终于散尽
而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却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 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 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 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 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quote][/align][align=left]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 “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align][align=left]香港:[/align][align=left][quote]香港的历史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香港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归还给中国,开设了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保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内不变.
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已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了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并竞选连任第二届行政长官,2005年3月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紫 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略呈圆形,表面有光泽,花紫红色,荚果扁平.供观赏,木材和树皮都入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吨,用青铜铸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长,座落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已成为香港的标志之一.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无数目光的聚焦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大会场内冉冉升起.全体中国人共同欢呼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大喜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步骤,也是国际间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从此,香港开始了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永久割让,正式成为殖民地.九龙半岛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也被永久割让.1898 年,英国向清廷租借新界99年,租约于1997年7月1日到期.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开始与英国谈判香港的问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他还向客人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撒切尔夫人当面称赞这一构想是「天才的创造」.此后,经过多轮谈判,到1984年撒切尔夫人再度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设想在回归的香港建立特别行政区,并根据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所作的承诺,制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了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1997年7月1日零点,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当日零时4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自此,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李小雨,女,1951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插过队,当过兵,现任《诗刊》副主编.1972年开始写诗,曾经出版诗集8部,其中《红纱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诗集奖,并荣获首届庄重文文学奖、铁人文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
《最后一分钟》是我在迎接香港回归前夕,怀着激动的心情写的一首抒情诗.读这首诗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清政府首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一百年来为争取祖国统一、香港回归,中国人民进行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等历史背景.除此之外,通过这首诗还应该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什么叫新诗,新诗写作的几个基本特点以及怎样读懂和欣赏新诗.
中国的新诗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中兴起.它以胡适、郭沫若等为代表,以白话和日常语写作冲破了两千年来形成的旧体诗词格律.横向移植了西方诗歌的自由体分行排列的形式,增加了叙事、议论等表述内容,丰富了意识流、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新诗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是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新诗不是散文,迎接香港回归.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易写得平、直、散.而新诗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高度浓缩、高度提炼,用最典型的一个“点”,来概括提升整个诗的主题.于是我选择了“最后一分钟”这个“点”.以经历百年之后的最后时刻这个新鲜巧妙的角度进入主题,让现实中万众欢腾的场面与屏住呼吸的瞬间寂静在这一分钟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现场高扬的五星红旗与百年殖民地的屈辱回忆在这一分钟里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一分钟里.还浓缩了对虎门销烟、南京不平等条约、万里长城等历史回顾以及对香港未来的瞩望.
全诗仅42行,却展开想象的翅膀,囊括了历史和现实的众多内容.读起来却又凝练、集中.
新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它长于运用形象和细节.毛泽东曾经说过: “诗歌要用形象思维.”这样才能够具体感人.比如在这首诗中,为了表达人们激动的心情,我写下了“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寂静”写的是群体, “微微颤抖的嘴唇”写的是个人,这样就把“激动”这个抽象的词化为可感可视的与众不同的画面,如特写镜头,让读者感同身受.
新诗的第三个特点是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有些形象可以跳跃、夸张甚至变形,这也是古今中外诗歌的共同特点.比如“最后一分钟”是看不见的,而我把它比作是“旗帜的形状”, “旗帜”是实写.既点明了那天现场的实景,又带有夸张强调的含义,让读者去想象,用最少的字表达了最多的意味.这就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张力.同样, “历史”一词是虚写,而“1997页上”“伤痕、血和刀光”“一纸发黄的旧条约”又是实写,是比喻一百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和痛苦, “旗杆”是实写.而“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虚写, “一滴泪珠”是实写,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是虚写, “使大海沸腾”又是夸张.这样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增加了诗歌的联想,也使诗生动、具体.
新诗的第四个特点,是含蓄.是注重诗的意境氛围.诗不是政论,不能直铺标语口号,而应在字里行间抒情或暗示.“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轻轻呼喊”“悄然落地”“缓缓上升…‘沸腾…‘紧紧”都是充满不同情感色彩的字眼,全诗少有直抒胸臆.却把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诗歌的含蓄,需要慢慢地品味.
此外.这首诗虽然形式上是自由体的新诗,但由于我注意到了它内在的节奏感,如长短诗句的搭配、语词上的大体押韵,使得它并不是随意的口语,而是精心锤炼,自然明快,琅琅上口,适合朗诵.
教材编辑的教学建议:
《最后一分钟》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安排了不少诗歌作品,到了高年级,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的诗歌阅读从儿童诗过渡到现代诗,从简单直白技法过渡到运用现代诗歌技法.
《最后一分钟》是主旋律诗歌,这类诗歌很容易陷于感情浮泛、语言直白的“陷阱”,但本诗读来却有催人泪下的情感作用力,应该是缘于作家的感情真挚,并运用了不少现代诗歌技巧.
诗歌语言是跳跃性的,是制造新鲜感受的.例如.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读来别致而有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诗对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是挑战.
诗歌的教学,我觉得目前的课堂上普遍处理得有些简单化.除了朗读还是朗读,变换各种形式来读.比较枯燥.“读”要不要?当然要,在读中涵泳诗味.在读中品味诗意,可是,如果教学只剩“朗读”一种策略,则是远远不够的.这首诗除了“朗读”.至少还有以下策略可以运用:
小组合作,列出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说一说这些历史事件对我们理解这首诗有什么帮助.
以“最后一分钟,是 ”为句式.想象一个亲人离别的情景,写出一个句子.
如果你在香港回归的现场.你会想到哪些内容?仿作一首诗.
看我找得那么辛苦 给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