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春节的习俗,了解春节的由来,了解春节的吃文化,了解春联的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8 11:00:03
了解春节的习俗,了解春节的由来,了解春节的吃文化,了解春联的知识
谢谢~>_
谢谢~>_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欢度春节
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欢度春节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
油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秦叔宝和尉迟恭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蒸花馍(19张)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贴春联(20张)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吃年夜饭
看春节联欢晚会(6张)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
欢度春节
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
欢度春节
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
油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秦叔宝和尉迟恭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蒸花馍(19张)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贴春联(20张)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
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吃年夜饭
看春节联欢晚会(6张)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