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高尔基《童年》和吴承恩《西游记》文章简介及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21 01:16:19
高尔基《童年》和吴承恩《西游记》文章简介及读后感
高尔基的《童年》文章/读后感
无承恩的《西游记》文章/读后感
文章尽量简洁
高尔基《童年》和吴承恩《西游记》文章简介及读后感
高尔基(1868—1936),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他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一个木工家里.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里.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一岁走入“人间”.在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拣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1884年他来到喀山,想进大学不成,结果贫民窟成了他的“社会大学”.
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尔基两次在俄国南部
南部流浪.最后到梯弗里斯,进入铁路修配厂做工.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沙皇专制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其中,浪漫主义创作占重要地位.1895年写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是出色的作品.他的剧本有《小市民》、《底层》和《仇敌》.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随后写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晚年的代表作是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内容缩写】
本书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之后随母亲寄住到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在那里,他得到了外祖母的关怀、呵护,受到她的优美童话的熏陶.一次,阿廖沙因把白布都放到染缸中而被外祖父暴打,母亲也因此受尽责骂.他亲眼目睹了两位舅舅为了财产而互相争吵,十分自私,贪婪.母亲病故后,外祖父用鄙夷的目光盯着阿辽莎,把他逐出了家门.阿辽莎带着没有快乐的童年时光,踏上了同样冷酷的社会……
【精彩推荐】
《童年》是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是在列宁的鼓励之下创作完成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市民阶层的自私与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沙俄统治的黑暗与罪恶,是苏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童年》之所以被称为苏俄自传体小说中里程碑式的作品,首先在于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作品描绘的是一位儿童小主人公,但作者显然并没有把笔调定位于仅供儿童阅读,而是透过了主人公的视角,完整地再现了一幅19世纪末期俄罗斯社会的小市民生活图.在作品中,作者不想忽略与成人连接在一起,把沙俄专制下低层社会的生存的苦难与人性的复杂,贯穿在了一位儿童的成长历程中.透过小主人公的童年,我们看到了小市民思想中的自私、贪婪、庸俗与空虚,同时也看到的博大与虔诚的执着,看到了沙俄社会的残酷与无情,黑暗与罪恶.
《童年》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样令人敬佩.作者显然是情节构架的大师,小主人公曲折的成长经历、多舛的生活境遇让作品起伏跌宕,读来真实而又令人心中酸楚.作者同时还是人物刻画的巨擘,小主人公机智、敏感、无助而又不失童真情趣的形象栩栩如生,外祖父冷酷、凶狠而又贪鄙的性格鲜明丰满,外祖母慈祥、宽厚的情怀生动感人.《童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所以其中体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与爱憎立场.正是作者对人性中善良的赞美与对丑恶的抨击,才赋予了作品强烈的感染力与生命力,才使得作品真实可信,才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高尔基是苏俄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师,他的《童年》是苏俄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华彩乐章.
【妙语佳句】
●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各人不过有各人的名字,而权利人人都一样.
●官像顽皮的孩子,走上来就把一切法律破坏了.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厉,忧伤也是节目,闹火灾就是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教育博士网www.6mx.com.cn整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教育博士网www.6mx.com.cn整理)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 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
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标签:读后感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