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蜡烛熄灭了会发生什么?注意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0 11:40:53
《半截蜡烛》蜡烛熄灭了会发生什么?注意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一、教材解读 1.课文解说.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他们与敌人的对话中:伯诺德夫人——“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烛)“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结果,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这是伯诺德夫人对两个孩子说的话.一个“守”字和“不惜代价”表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与秘密共存亡的决心,也可见保住秘密这一任务的艰巨.守住蜡烛,守住秘密,就是守住自己深深眷恋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法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誓死赶走侵略者的决心.正是这朴素、坚定的话,使两个孩子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敌人面前,才表现得那样镇定自若.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我们不能忽视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在这种时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有力地衬托出了他们的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小杰克想出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杰克的计策失败,保住蜡烛的重任就落到了杰奎琳身上.小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打了个懒懒的哈欠”“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一点慌张的痕迹也没有;表情是那样天真可爱,“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理由是那样的不露破绽,“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地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愚蠢的侵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天真烂漫似乎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他们的失败告终! 无疑,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勇敢的,这种勇敢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对和平生活的爱.这在文中字里行间都能找到答案. (2)对词语的理解.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建议 1.本课是略读课文.课前可布置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可这样安排: 首先,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理清课文脉络,深入学习课文,可引导围绕“蜡烛里的秘密是怎样被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的”这一问题进行细读、探究,体会人物语言透出的机智勇敢. 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旁白语言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气,把课文读好.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剧本的特点,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2.读懂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剧本,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把前边学过的课文改编成剧本.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 3.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儿童剧剧本,增加对剧本的了解和阅读兴趣. 四、教学案例 片段: 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联络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联络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想想,根据在哪里? 生:在课文中. 师:还需要全文逐字逐句读吗?(生摇头)学习得讲究方法.请大家快速读相关的部分,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来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下才能做到的.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联络站作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联络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