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归园田居是什么季节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16:51:57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是什么季节
桃李是结果还是开花啊?
桃李是结果还是开花啊?
夏季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常见的是第三首.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立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合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
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人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
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诗人并不计较,关键在于他能在农事中得到乐趣,觉得做个农夫挺不错.《西田获早稻》一诗在备述农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可见,诗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园安居,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
早起晚归去耕种,诗人也认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说它苦,是因为怕辜负了自己的心志.而且,尽管耕作让人四体疲劳,可没有外界特别的忧患干扰,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其一)“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西田获早稻》)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里,诗人就不仅不言春作苦,而且还写了他在种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悦.
文人士大夫对于耕作,还有两例可以与陶渊明相对照,从中更可以看出陶的个性特点.汉代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作有歌诗,也言及种豆.陶诗首二句可能受到杨的启发,也可能根本未受杨的影响,二人所言之事类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我们都能够看出他们对种豆所持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废为庶人之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他过着以财自娱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亲自参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报孙会宗书》中却说:“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知何者为是.杨自云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歌呼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他也在南山种豆,但却听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为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由此看来,杨恽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发泄悲愤而沉沦的情感罢了,与陶渊明耕种以求食的朴素目的,在耕种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态度截然不同.
陶诗中谈及“理荒秽”,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从屈原的诗作中,我们看不到种豆的事情,不过他有对种植的表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屈原自云栽种了百亩香草,并对这些香草寄与了厚望,希望它们长得枝叶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断绝,他不会为之悲伤,可是香草却变得芜杂污秽,改变了自然的芬芳高洁品质,这让诗人哀叹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种植过香草,但诗中并非重在写植草种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赋予此事以象征意义,指的是诗人曾培植教育过一些弟子,可是,他们却和政治上的反动者同流合污,失去本来的贞正品格,使诗人深感痛心.
与杨恽和屈原相比,陶渊明既不像杨恽那样对南山之豆不闻不问,也不像屈原那样有所寄托,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卓越之处.与诗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较,就能够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获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此诗则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理荒秽”所说行动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体多了,而且“带月荷锄归”一句不仅有形象,还写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诗中有画,真切生动.有此警句,全诗生辉.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归,这样的措辞,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人物的风神,流露出人物对周遭景物的喜爱,虽然这欣喜是那样的淡,让人几乎不能觉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诗的语言平淡古朴,具有汉魏风格,不避重复就是一证.豆,草,沾衣等字样在短短的四十个字的小诗里,都重复出现,作者并不选择其他的语词来代替,这在近体诗中是很少见的.然而这些语词的重复并没有给人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朴实,仿佛诗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来的一样.他信口而吟,却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旷远散谈,天然浑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结构而言,不断的转折是本诗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种了吧,可诗人还津津有味地早起晚归去整治.言及归来,似乎已经无话可说,诗人转而言说道上草木长,晚露打湿衣裳.沾湿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背心志就行.就在这不断的转折中,诗人完成了一幅他心灵的风景画.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本来就平和,如果不是语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常见的是第三首.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立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合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
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人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
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诗人并不计较,关键在于他能在农事中得到乐趣,觉得做个农夫挺不错.《西田获早稻》一诗在备述农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可见,诗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园安居,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
早起晚归去耕种,诗人也认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说它苦,是因为怕辜负了自己的心志.而且,尽管耕作让人四体疲劳,可没有外界特别的忧患干扰,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其一)“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西田获早稻》)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里,诗人就不仅不言春作苦,而且还写了他在种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悦.
文人士大夫对于耕作,还有两例可以与陶渊明相对照,从中更可以看出陶的个性特点.汉代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作有歌诗,也言及种豆.陶诗首二句可能受到杨的启发,也可能根本未受杨的影响,二人所言之事类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我们都能够看出他们对种豆所持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废为庶人之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他过着以财自娱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亲自参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报孙会宗书》中却说:“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知何者为是.杨自云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歌呼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他也在南山种豆,但却听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为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由此看来,杨恽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发泄悲愤而沉沦的情感罢了,与陶渊明耕种以求食的朴素目的,在耕种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态度截然不同.
陶诗中谈及“理荒秽”,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从屈原的诗作中,我们看不到种豆的事情,不过他有对种植的表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屈原自云栽种了百亩香草,并对这些香草寄与了厚望,希望它们长得枝叶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断绝,他不会为之悲伤,可是香草却变得芜杂污秽,改变了自然的芬芳高洁品质,这让诗人哀叹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种植过香草,但诗中并非重在写植草种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赋予此事以象征意义,指的是诗人曾培植教育过一些弟子,可是,他们却和政治上的反动者同流合污,失去本来的贞正品格,使诗人深感痛心.
与杨恽和屈原相比,陶渊明既不像杨恽那样对南山之豆不闻不问,也不像屈原那样有所寄托,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卓越之处.与诗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较,就能够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获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此诗则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理荒秽”所说行动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体多了,而且“带月荷锄归”一句不仅有形象,还写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诗中有画,真切生动.有此警句,全诗生辉.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归,这样的措辞,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人物的风神,流露出人物对周遭景物的喜爱,虽然这欣喜是那样的淡,让人几乎不能觉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诗的语言平淡古朴,具有汉魏风格,不避重复就是一证.豆,草,沾衣等字样在短短的四十个字的小诗里,都重复出现,作者并不选择其他的语词来代替,这在近体诗中是很少见的.然而这些语词的重复并没有给人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朴实,仿佛诗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来的一样.他信口而吟,却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旷远散谈,天然浑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结构而言,不断的转折是本诗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种了吧,可诗人还津津有味地早起晚归去整治.言及归来,似乎已经无话可说,诗人转而言说道上草木长,晚露打湿衣裳.沾湿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背心志就行.就在这不断的转折中,诗人完成了一幅他心灵的风景画.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本来就平和,如果不是语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