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黄鹤楼 登鹳雀楼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01:31:42
岳阳楼记 黄鹤楼 登鹳雀楼有什么不同?
越快越好!
越快越好!
分别是文言文`一座楼`一首诗`
【岳阳楼记 范仲淹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 范仲淹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叫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最美的景致,都集中在洞庭湖上.它口中象是含着远山,腹内好似吞吐着长江,浩浩汤汤,无边无岸.清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气象真是千变万化.这些都是岳阳楼的宏伟壮观啊!前人已经说得很详细了.那么,我想说的是,它向北可以沟通巫峡,往南可以到达潇水和湘江,贬谪到边远地区的官吏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风光的心情,能不因各自的遭遇而有所不同吗?
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风发着怒吼,浊浪腾空而来,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商人和旅客不敢上路,帆樯被吹倒,船桨被折断.傍晚时节,一片幽暗,虎在咆哮,猿在哀鸣.此刻登上这座楼啊,便有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攻讦的情绪涌上心头.举目一片萧条冷落,不禁感到无限悲凉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上风平浪
静,天光水色,在万顷碧波之上连成一片.沙鸥或飞或停,锦鳞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滩上的幽兰,摇曳着茂盛的花叶.于是漫天烟雾,扫荡一空;皓皓明月,清辉千里.水面上浮动的光圈,象跳跃着万点金星;月影停留在静止的水中,又象是一块圆圆的玉璧.渔船上飘来此唱彼和的渔歌,悠悠扬扬;这是多么快乐啊!此刻登上这座楼,便觉得心情开朗,精神愉快,可以暂时忘记一切荣誉和耻辱,当风举酒,真是喜气洋洋啊!
可叹哪!我曾经琢磨过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内心,也许与以上两种心情有所不同吧.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感到可喜,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觉得悲哀.居于朝廷的高位,则为他们的百姓担忧;退身于辽远的江湖,则为他们的君主忧虑.这真是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将崇敬谁呢?
时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背景:
武昌城里有一座闻名古今的黄鹤楼.黄鹤楼飞檐斗拱、富丽堂皇,位于长江之滨的黄鹤矶头.凡是来到武昌的人,都要登临此楼,放眼眺望烟波浩渺的长江,同时,还要听一听有关黄鹤的故事呢.
古时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里,临江的石壁象刀削斧砍的一样,被称为黄鹤矶.人们都喜欢登上黄鹤矶观赏长江的风光,每天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有个姓辛的寡妇,见这里好作生意,就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在黄鹤矶头开了一家酒店.尽管酒店的陈设简单,但是坐在店里可以一边饮酒,一边观赏江上风光,游人到了这里,谁不想来饮上几杯呢.辛氏的生意日渐兴隆,她常常暗中感谢神仙保佑了她.
有一天,一个老道走进酒店向她讨酒喝.辛氏见他衣衫破烂,骨瘦如柴,很是可怜,就笑脸相迎,以礼相待,给他端来了好酒好菜.谁知道老道吃饱喝足以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扬长而去了.
第二天,老道又找上门来,辛氏仍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以后每天如此,辛氏从来不要他一文钱.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月,一天,老道喝完酒对辛氏说:“我要到远方去云游了.蒙你一向照料,不能不谢.”说着,拿起一块桔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他说:“这黄鹤送给你了,以后有客人来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黄鹤就会下来跳舞.”他又指指店后的水井说:“那水也会变成酒,怎么都打不完的.”辛氏正要拜谢,那老道却忽然不见了.
自从出了这样奇怪的事,谁都想到酒店来看黄鹤跳舞,尝尝仙酒的滋味,黄鹤矶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赚的钱像潮水般涌来,简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财神.
天长日久,辛氏变得越来越贪心,再也不把穷苦人放在心里,甚至把老道也忘记了.
谁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来了.辛氏见到老道,始终没提黄鹤和酒井给她带来的好处,还要求老道再给她变出些好东西来.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只笛子,用笛声唤下墙上的黄鹤说:“这里不宜久留,我们走吧.”黄鹤展开双翅,驮着老道,飞向了遥远的天边.
黄鹤飞走了,酒井里的酒也还原成了水.辛氏后悔不迭,决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产在黄鹤矶头建了一座高楼,供游人登临观赏,也以此纪念老道和黄鹤.这楼就是著名的黄鹤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鹳雀楼已于1999年开始重建,2001年落成.
登鹳雀楼
[标题]: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言绝句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写作背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作者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含有哲理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唐代诗人.
[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此诗的名句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 范仲淹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叫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最美的景致,都集中在洞庭湖上.它口中象是含着远山,腹内好似吞吐着长江,浩浩汤汤,无边无岸.清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气象真是千变万化.这些都是岳阳楼的宏伟壮观啊!前人已经说得很详细了.那么,我想说的是,它向北可以沟通巫峡,往南可以到达潇水和湘江,贬谪到边远地区的官吏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风光的心情,能不因各自的遭遇而有所不同吗?
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风发着怒吼,浊浪腾空而来,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商人和旅客不敢上路,帆樯被吹倒,船桨被折断.傍晚时节,一片幽暗,虎在咆哮,猿在哀鸣.此刻登上这座楼啊,便有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攻讦的情绪涌上心头.举目一片萧条冷落,不禁感到无限悲凉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上风平浪
静,天光水色,在万顷碧波之上连成一片.沙鸥或飞或停,锦鳞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滩上的幽兰,摇曳着茂盛的花叶.于是漫天烟雾,扫荡一空;皓皓明月,清辉千里.水面上浮动的光圈,象跳跃着万点金星;月影停留在静止的水中,又象是一块圆圆的玉璧.渔船上飘来此唱彼和的渔歌,悠悠扬扬;这是多么快乐啊!此刻登上这座楼,便觉得心情开朗,精神愉快,可以暂时忘记一切荣誉和耻辱,当风举酒,真是喜气洋洋啊!
可叹哪!我曾经琢磨过古时候志士仁人的内心,也许与以上两种心情有所不同吧.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感到可喜,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觉得悲哀.居于朝廷的高位,则为他们的百姓担忧;退身于辽远的江湖,则为他们的君主忧虑.这真是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将崇敬谁呢?
时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背景:
武昌城里有一座闻名古今的黄鹤楼.黄鹤楼飞檐斗拱、富丽堂皇,位于长江之滨的黄鹤矶头.凡是来到武昌的人,都要登临此楼,放眼眺望烟波浩渺的长江,同时,还要听一听有关黄鹤的故事呢.
古时候,蛇山一直伸到江水里,临江的石壁象刀削斧砍的一样,被称为黄鹤矶.人们都喜欢登上黄鹤矶观赏长江的风光,每天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有个姓辛的寡妇,见这里好作生意,就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在黄鹤矶头开了一家酒店.尽管酒店的陈设简单,但是坐在店里可以一边饮酒,一边观赏江上风光,游人到了这里,谁不想来饮上几杯呢.辛氏的生意日渐兴隆,她常常暗中感谢神仙保佑了她.
有一天,一个老道走进酒店向她讨酒喝.辛氏见他衣衫破烂,骨瘦如柴,很是可怜,就笑脸相迎,以礼相待,给他端来了好酒好菜.谁知道老道吃饱喝足以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扬长而去了.
第二天,老道又找上门来,辛氏仍然用好酒好菜招待他.以后每天如此,辛氏从来不要他一文钱.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月,一天,老道喝完酒对辛氏说:“我要到远方去云游了.蒙你一向照料,不能不谢.”说着,拿起一块桔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他说:“这黄鹤送给你了,以后有客人来喝酒,你只要招招手,黄鹤就会下来跳舞.”他又指指店后的水井说:“那水也会变成酒,怎么都打不完的.”辛氏正要拜谢,那老道却忽然不见了.
自从出了这样奇怪的事,谁都想到酒店来看黄鹤跳舞,尝尝仙酒的滋味,黄鹤矶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赚的钱像潮水般涌来,简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财神.
天长日久,辛氏变得越来越贪心,再也不把穷苦人放在心里,甚至把老道也忘记了.
谁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来了.辛氏见到老道,始终没提黄鹤和酒井给她带来的好处,还要求老道再给她变出些好东西来.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只笛子,用笛声唤下墙上的黄鹤说:“这里不宜久留,我们走吧.”黄鹤展开双翅,驮着老道,飞向了遥远的天边.
黄鹤飞走了,酒井里的酒也还原成了水.辛氏后悔不迭,决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产在黄鹤矶头建了一座高楼,供游人登临观赏,也以此纪念老道和黄鹤.这楼就是著名的黄鹤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鹳雀楼已于1999年开始重建,2001年落成.
登鹳雀楼
[标题]: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言绝句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写作背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作者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含有哲理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唐代诗人.
[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此诗的名句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