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各个宫殿在明朝时候都叫什么名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8:30:48
紫禁城的各个宫殿在明朝时候都叫什么名字?
有一些是同名的,但是有一些就改掉了,所以就是想知道
尤其是在研习明朝政治制度的时候更是有些不方便
有一些是同名的,但是有一些就改掉了,所以就是想知道
尤其是在研习明朝政治制度的时候更是有些不方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交泰殿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宫宁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渖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弘德殿为乾清宫之西小殿,始建于明代,初名雍肃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今名.
昭仁殿始建于明代,为乾清宫东侧小殿.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为嫔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贮图书之地.
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清晚期于宫门内添加垂花门、游廊等.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交泰殿
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宫宁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渖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弘德殿为乾清宫之西小殿,始建于明代,初名雍肃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改今名.
昭仁殿始建于明代,为乾清宫东侧小殿.
景阳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阳宫.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为嫔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贮图书之地.
钟粹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后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次修葺.清晚期于宫门内添加垂花门、游廊等.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永和宫,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