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22:16:01
安娜卡列尼娜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列夫·托尔斯泰的( Anna Karenina)
一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我想着福音书中的话,“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原来,按福音书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二
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三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四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五
在古老的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他们有了性爱,从此人类有了罪.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的存在.
完全沉溺在爱情生活中的安娜和伏伦斯基有了第一次性爱,恐惧立刻袭来,一切开始回归到现实之中.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伏伦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
六
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伏伦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
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七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
八
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性?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
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九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十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有好几个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其中以苏菲.玛索主演的这部最受欢迎.
一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我想着福音书中的话,“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原来,按福音书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二
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三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四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五
在古老的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他们有了性爱,从此人类有了罪.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的存在.
完全沉溺在爱情生活中的安娜和伏伦斯基有了第一次性爱,恐惧立刻袭来,一切开始回归到现实之中.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伏伦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
六
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伏伦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
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七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
八
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性?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
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九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十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感到安娜正在某个角落里,怀着满腹的渴望和决绝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终会拥抱,带着同样满怀的激情,摆脱所有的现实,去与她一起起舞长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有好几个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其中以苏菲.玛索主演的这部最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