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还有灾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4 00:24:20
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还有灾难!
具体!
具体!
海洋灾害主要有暴风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
灾害性海浪
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我们这里指的灾害性海浪是指海上波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因为6米以上波高的海浪对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绝大多数船只已构成威胁,它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给航海、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带来灾难,正确及时地预报这种海浪对保证海上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它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的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但必须明确指出,灾害性海浪世界上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上述定义只是相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在海上与大自然抗争能力而言的相对定义.所以灾害性海浪 的确切定义只能是根据海上不同级别的船只和设施,而分别给出相应级别的定义,类似波级.例如,对于没有机械动力仍借助于风力的帆船,小马力的机帆船,游艇等小型船只,波高达2.5~3米的海浪已构成威胁.因此这种海浪对这些船只就可称为灾害性海浪;对于千吨以上和万吨以下,中远程运输作业船只波高达4~6米的巨浪已构成威胁,对它们来说4米以上的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与大自然抗争能力提高,对于20世纪60~70年代相继出现的20万~60万吨的巨轮,一般9米以上的海浪为灾害性海浪.所以在发布海浪预报和警报时除考虑海上一般和普遍情况外,还须根据不同任务,不同船只和不同海上设施进行特殊保证,以减少海上灾害的发生.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灾害
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1959年9月26日,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一带地区,遭受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米,最高潮位达5.81米.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被冲毁.造成了5180人死亡,伤亡合计7万余人,受灾人口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852亿日元(当年价).美国也是一个频繁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国家,并且和我国一样,既有飓(台)风风暴潮又有温带大风风暴潮.1969年登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卡米尔-Camille”飓风风暴潮曾引起了7.5米的风暴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一位的风暴潮记录.历史上,荷兰曾不止一次被海水淹没,又不止一次地从海洋里夺回被淹没的土地.这些被防潮大堤保护的土地约占荷兰全部国土的3/4.荷兰、英国、原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美国东北部海岸和中国的渤海,都是温带风暴潮的易发区域.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和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据1971年冬位于我国渤海湾的新"海二并"平台上观测结果计算出,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海冰
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密度坚硬,在一般情况下海冰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要有7厘米厚的冰.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公斤炸药包,结果还没有炸破冰层.
北极海域上的冰山
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胀压力造成的破坏.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度时,1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胀压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此外,还有冰的竖向力,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渤海大冰封
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本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流冰摧毁了由15根2.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85米、长41米、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
赤潮
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94年共有194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则有157起.
海啸
不仅仅是地震 ——专家揭示海啸多种成因
印度洋大海啸给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反思认为,苏格兰、加拿大和美国新泽西州等地之所以很难成为海啸袭击的目标,是因为这些地区位于相对稳定的地质板块上,不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容易发生地震的地质活跃地区.
然而,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不仅是地震,海底地滑、海床塌陷、岩石坠海和行星撞地球也是海啸的重要成因.
好处
1.海洋拥有庞大的生物体系,为地球制造大量的氧气
2.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
3.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矿物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海洋中也有
4.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海洋能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有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
5.海洋是药物王国.海洋中生长着20余万种生物和2万5千多种植物,是天然的海药资源
6.海洋具有巨大的自净能力,每天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
7.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不仅解决全球水源问题,而且还提供人类70%的氧气.
8.海洋中的石油是中国这个贫油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9、海洋中的食品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生存保证
10、海洋中的岛屿是中国人将来移民与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11、海洋中的海水是中国将来制造未经污染的淡水的重要来源
灾害性海浪
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我们这里指的灾害性海浪是指海上波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因为6米以上波高的海浪对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绝大多数船只已构成威胁,它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给航海、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带来灾难,正确及时地预报这种海浪对保证海上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它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的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但必须明确指出,灾害性海浪世界上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上述定义只是相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在海上与大自然抗争能力而言的相对定义.所以灾害性海浪 的确切定义只能是根据海上不同级别的船只和设施,而分别给出相应级别的定义,类似波级.例如,对于没有机械动力仍借助于风力的帆船,小马力的机帆船,游艇等小型船只,波高达2.5~3米的海浪已构成威胁.因此这种海浪对这些船只就可称为灾害性海浪;对于千吨以上和万吨以下,中远程运输作业船只波高达4~6米的巨浪已构成威胁,对它们来说4米以上的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与大自然抗争能力提高,对于20世纪60~70年代相继出现的20万~60万吨的巨轮,一般9米以上的海浪为灾害性海浪.所以在发布海浪预报和警报时除考虑海上一般和普遍情况外,还须根据不同任务,不同船只和不同海上设施进行特殊保证,以减少海上灾害的发生.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灾害
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1959年9月26日,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一带地区,遭受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米,最高潮位达5.81米.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被冲毁.造成了5180人死亡,伤亡合计7万余人,受灾人口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852亿日元(当年价).美国也是一个频繁遭受风暴潮袭击的国家,并且和我国一样,既有飓(台)风风暴潮又有温带大风风暴潮.1969年登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卡米尔-Camille”飓风风暴潮曾引起了7.5米的风暴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一位的风暴潮记录.历史上,荷兰曾不止一次被海水淹没,又不止一次地从海洋里夺回被淹没的土地.这些被防潮大堤保护的土地约占荷兰全部国土的3/4.荷兰、英国、原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美国东北部海岸和中国的渤海,都是温带风暴潮的易发区域.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和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据1971年冬位于我国渤海湾的新"海二并"平台上观测结果计算出,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海冰
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密度坚硬,在一般情况下海冰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要有7厘米厚的冰.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公斤炸药包,结果还没有炸破冰层.
北极海域上的冰山
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胀压力造成的破坏.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度时,1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胀压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此外,还有冰的竖向力,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渤海大冰封
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本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流冰摧毁了由15根2.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85米、长41米、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
赤潮
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我国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至1994年共有194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则有157起.
海啸
不仅仅是地震 ——专家揭示海啸多种成因
印度洋大海啸给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们反思认为,苏格兰、加拿大和美国新泽西州等地之所以很难成为海啸袭击的目标,是因为这些地区位于相对稳定的地质板块上,不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容易发生地震的地质活跃地区.
然而,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不仅是地震,海底地滑、海床塌陷、岩石坠海和行星撞地球也是海啸的重要成因.
好处
1.海洋拥有庞大的生物体系,为地球制造大量的氧气
2.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蛋白质最大的供应基地
3.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矿物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陆地上没有海洋中也有
4.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的海洋化学和海洋能资源,包括海水中所含有的大量化学物质和淡水以及丰富的动力、水力和热能资源
5.海洋是药物王国.海洋中生长着20余万种生物和2万5千多种植物,是天然的海药资源
6.海洋具有巨大的自净能力,每天为地球分解大量有毒物质
7.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调节器,是地球水循环的源头,不仅解决全球水源问题,而且还提供人类70%的氧气.
8.海洋中的石油是中国这个贫油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9、海洋中的食品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生存保证
10、海洋中的岛屿是中国人将来移民与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11、海洋中的海水是中国将来制造未经污染的淡水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