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寓言故事还有什么啊?要1个就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4:43:09
寓言故事还有什么啊?
要1个就够
寓言故事还有什么啊?要1个就够
求千里马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官东奔西走,用了3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得到的.我花了3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金买下死马的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如果这一消息传扬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
这则寓言通过价值500金的马头使国君众望所归,招至卖马人纷至沓来的故事,说明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曾子杀猪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种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时他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东西,甚至不惜挥霍重金.“燕王好珍玩”的名声不胫而走.
有一天,一个卫国人到燕都求见燕王.他见到燕王后说:“我听说君王喜爱珍玩,所以特来为您在棘刺的顶尖上刻猕猴.”燕王一听非常高兴.虽然王宫内有金盘银盏、牙雕玉器、钻石珠宝、古玩真迹,可是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棘刺上可以刻猕猴.因此,燕王当即赐给那卫人享用30方里的俸禄.随后,燕王对那卫人说:“我想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那卫人说:“棘刺上的猕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诚心的人才能看得见.如果君王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饮酒食肉,并且赶上一个雨过日出的天气,抢在阴晴转换的那一瞬间去看刻有猕猴的棘刺,届时您将如愿以偿.”
不能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猕猴,燕王只好拿俸禄先养着那个卫人,等待有了机会再说.
郑国台下地方有个铁匠听说了这件事以后,觉得其中有诈,于是去给燕王出了一个主意.这匠人对燕王说:“在竹、木上雕刻东西,需要有锋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体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锋刃.我是一个打制刀斧的匠人,据我所知,棘刺的顶尖与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专心制作的刻刀锋刃相比,其锐利程序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棘刺的顶尖连刻刀的锋刃都容不下,那怎样进行雕刻呢?如果那卫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绝妙的刻刀.君王用不着等上半年,只要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卫人说:“用的是刻刀.”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智慧;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
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以善于相马出名的人物,著有《相马经》.
《相马经》上记载:良马的样子是高额映日、四蹄圆实.他的儿子就手拿《相马经》,出去寻找良马.
他儿子一出门,看见了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良马,和《相马经》上说的大体相同,只是蹄子不圆实.”
伯乐了解儿子很蠢笨,只得转怒为笑说:“你找的这匹马喜欢跳,只是不能架车.”
这就是“按图索骥”的故事.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兰子献技
古代,人们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他所怀有的绝技求见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技艺.
只见这个兰子用两根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7把宝剑.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准确无误地去接不断下落的剑.7把明晃晃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番而过,而空中则总有5把宝剑像一个轮回的光圈那样飘然飞舞.宋元君看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技,非常吃惊,他连声喝彩道:“妙!妙!”旁边围观的人也无不拍手叫绝.宋元君十分开心,马上叫人赏赐给这个卖艺人金银玉帛.
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听说了宋元君赏赐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去求见宋元君.这一回,宋元君却不但毫无兴趣,而且大怒说:“先前那个有绝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虽然他的技艺毫无用处,但是我仍然赏了他金银玉帛.今天这个兰子一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希望向我讨赏的吗?这种人实在可气!”
于是宋元君命人把那个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宋元君本来打算杀了那个人,后来又觉得他并无什么大的罪过,只把他关了一个月就放了.
一个只凭自己的喜怒来决定人的价值的昏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必定是没有原则的.如果凭一件偶然的事情,就以为他“识才”,那也是愚蠢的.
夫妻妒影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没细看,一见缸中有个女人,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嫉妒和愤怒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联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混蛋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过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
“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
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个侍卫抡起大锤,一锤下去,葡萄酒从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来.不一会儿,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没有人影了.
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时,毫不思考分析就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了,伤了和气.我们遇到怀疑的事,不要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他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忙忙赶往集市.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而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
好谀亡国
虢(guo)国的国君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擦擦嘴问车夫:
“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
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
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国君不高兴地又问:“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
国君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
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谁来给您吃的喝的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说话,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
国君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从国君头下抽出自己的腿,换一个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这位亡国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了.
如果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
参考资料:http://www.huaxia.com/wh/jdgs/yy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