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有几个省,简称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52:21
中国共有几个省,简称是?
中国各省的简称及简称的由来
北京市 京
天津市 津
上海市 沪 别称申
重庆市 渝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或贵 贵阳
云南省 滇或云 昆明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
澳门地区 简称澳,1999年12月20MACAO MACAU,别名濠江、濠海、濠镜、马交、濠澳、香山澳等
台湾省 台 台北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的来历
各省简称怎么来的大致上分几种:1.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2.取全称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北京市简介: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地理地貌: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土地面积: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 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 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 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天津:历史悠久的工商大埠、渤海湾上璀璨的明珠!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重庆市: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府及台厦道,是为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岛,后改台厦道为道;清末设省,后为日占,仍称;民国收复,恢复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顺口溜——
东三省,黑吉辽;
北、西部,蒙新藏; 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
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
华北华东两河山,皖赣东边是浙江;
陕甘青川内地广,宁夏虽小在胸膛;
直辖市,京津沪,山城重庆后补上;
香港澳门两特区,九七、九九回娘家.
三十四个行政区,牢牢记在心坎上.
北京市 京
天津市 津
上海市 沪 别称申
重庆市 渝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海南省 琼 海口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或贵 贵阳
云南省 滇或云 昆明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及离岛四部分
澳门地区 简称澳,1999年12月20MACAO MACAU,别名濠江、濠海、濠镜、马交、濠澳、香山澳等
台湾省 台 台北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的来历
各省简称怎么来的大致上分几种:1.古国或九州名:山西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2.取全称中一字.像北京(京),天津(津).3.地理因素.像湖南(湘),就是因为湘江;江西(赣),赣江贯穿全境.
北京市简介: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地理地貌: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土地面积: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 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 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 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天津:历史悠久的工商大埠、渤海湾上璀璨的明珠!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重庆市: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后秦灭巴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重庆古称江州,以后又称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时,巴郡改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台湾:以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府及台厦道,是为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岛,后改台厦道为道;清末设省,后为日占,仍称;民国收复,恢复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未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儿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顺口溜——
东三省,黑吉辽;
北、西部,蒙新藏; 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
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
华北华东两河山,皖赣东边是浙江;
陕甘青川内地广,宁夏虽小在胸膛;
直辖市,京津沪,山城重庆后补上;
香港澳门两特区,九七、九九回娘家.
三十四个行政区,牢牢记在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