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的意思(其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16:54:26
杜甫绝句的意思(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解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蒙友人资助,居于城外风景清幽的草堂,心情不错.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句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评解
t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两两对仗,写法精致考究,但读起来十分自然流畅,一点儿也不觉得有雕琢之感.因为一以贯之的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画的中心是几棵翠绿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其空间感和时间感运用巧妙,使人觉得既在眼前,又及万里;既是瞬间观感,又通连古今甚至未来;既是写实又富于想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解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蒙友人资助,居于城外风景清幽的草堂,心情不错.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句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评解
t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两两对仗,写法精致考究,但读起来十分自然流畅,一点儿也不觉得有雕琢之感.因为一以贯之的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画的中心是几棵翠绿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其空间感和时间感运用巧妙,使人觉得既在眼前,又及万里;既是瞬间观感,又通连古今甚至未来;既是写实又富于想象.